旅行探险博主原来在1000年前就有了...|意外

《千里江山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青绿色彩千年不朽,光彩夺目。 而这幅画的作者,是当时年仅18岁

《千里江山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青绿色彩千年不朽光彩夺目。

而这幅画的作者,是当时年仅18岁的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

他一生短暂,唯一记载他生平的只有60字题跋。

18岁作《千里江山图》,不到20岁则离世。王希孟这个名字包含了太多人们对于天才的惊叹和早逝命运的叹息。

这个神秘的天才少年,引发后世人们无限的探寻。

王希孟画像,陈丹青先生觉得他应该是一位美少年

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猜测,在王希孟进行绘制这幅画之前,在北宋疆域内有一场较长时间的游历。

一边游一边画,放在现在,应该是个才气与勇气兼备的旅游探界博主了

今天,我想通过这些隐藏在画里的秘密,带你一起去探寻,近千年前这个天才少年最真实的模样。

王希孟的探险之旅


一艘商船缓缓穿过汴河,这是北宋的都城,河岸酒肆、商贩、桥梁、船只、房屋,皆是一派繁华景象。一个青袍少年站在船边,背着一个箱笼,装满了白色的空画卷,他无心观赏这繁华的市井风光,陷入思绪之中。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个少年正是希孟。他从小进入到画院学习,希望通过画院考核进入到翰林图画院,但他在这次考核中失败了,只得了一个闲职,在宫中文书库当值,整理书籍、抄账等琐事。

不甘心的王希孟不断呈上自己的画作,终于引起了宋徽宗的重视,亲自教授他绘画。

而这次游历,正是少年王希孟所接到的一份极其重大的任务,他要将这大宋江山在笔下绘制出来。

那王希孟究竟去了那些地方呢?

沿着汴河航线,一路往东,王希孟抵达了江南地区。

江南水乡,水陆交汇,“南船北马”在此时体现的格外明显,一座木制桥梁横卧水波之上,桥中间还建造了一个十字廊,上下两层,上层供人们赶路,下层可供人们休憩纳凉。该长桥的原型极可能取自于今江苏吴江的垂虹桥,桥中间的亭子即垂虹亭。

今天的桥经过了多次重建,已不是当时模样,但王希孟将木质结构极其精细的描绘了下来,甚至根据他的画可以将桥复原出来。

王希孟一路南下。此时沿路是大江大湖,宽阔的水域耸立起连延不断的高峰。结合现代地图和北宋当时的疆域,王希孟所到的地点可能正是在江西鄱阳湖和长江口附近。

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王希孟登山庐山之中,反而看不清庐山了。但这自山腰垂直而下,磅礴之势的瀑布倒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这和他在福建仙游见过的双瀑在脑海中结合到了一起,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画中的四叠瀑和双瀑,则是结合庐山三叠瀑和福建仙游九鲤湖的双瀑而成。

王希孟画中七组群山,而令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群山的最高峰,原型可能就是庐山的汉阳峰。

但是要观看到山峰林立的开阔之景,更直观的观看庐山,只有一个办法—湖上观景。于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王希孟就在一叶扁舟上航行,远眺庐山。此时正是清晨,曙光初照,山色愈加显得青翠,且带着金色的光晕。画卷中最高峰山腰之间有一段绢本没有晕染青绿色彩,或许,是王希孟将这缕曙光留存在了画里。

历经了数个月的游历之后,在公元1112年,王希孟回到了汴京,开始了他的创作。

青绿山水巅峰之作


这幅千里江山图,也包含着江山千里,千年江山的寓意,是宋徽宗的理想国。而王希孟没有辜负徽宗期待,他将这幅画绘成了青绿山水的巅峰之作。

长卷构图


要如何展现千里江山呢?王希孟选择了长卷。

因为唯有长卷才能展现这千里江山的气势,但近12米的长度,对于这个不满18岁的少年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非有精巧的构思和深厚的功力不能及。

移步换景,这是中国画独有的一种观画体验,而这种体验在长达近12米的《千里江山图》中,尤为惊艳。

王希孟将群山分为了七组,每一组的表现形态各有特点,景色富于变化,没有一处重复,整个结构既严密紧凑又疏落有致,无论截取哪一段,都能相对独立的构成一幅画。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可观、可游、可居的体验

当你开始浏览画卷,就如同走进去画中游览,景色在你移动的瞬间也会发生变化,步移景异。

远观,是江山千里,江水浩荡,群山起伏,

近观,则可见水村野市,渔船竹筏、桥梁水车,以及各式各样生活生产、游玩的人物活动。

在每一组景色的交界处,均会有桥、舟、小径将两端连接,山穷时水现,乘舟可渡,而山险时,则有小径可达,可以真确的“游走”在画里。

这就如同电影中的“一镜到底”,完美的衔接,王希孟把这江山千里变成了咫尺之趣,营造出了一个构思精巧绝伦的空间。

 

颜色千年的秘密

 

《千里江山图》千年不变的色彩,归功于它所使用的天然矿物颜料。色泽沉着艳丽,色质稳定自然,能够做到上千年仍保持色彩的纯正。

王希孟所主要使用的矿物颜料正是这两种:石青、石绿

石绿,研磨提取自孔雀石或绿松石;石青,研磨提取自蓝铜矿。

这种矿物颜料在缺乏开采条件,探寻矿产不易的古代,不仅极为昂贵而且十分稀有。而用来画画的,都是其中宝石级别的上品。

而且其制作的工艺也极为的复杂,需要精准的步骤和长时间的人工操作。

但颜料制成之后,要将这些天然矿物颜料上在绢本上,也是极其考验画家技巧和耐性的。

天然矿物颜料不易粘附在绢本上,每当完成一层上色,就需要用矾胶水将其固定,再进行下一次的上色。所谓“三矾九染”指的就是繁复上色过程,而如果使用不慎,就会造成颜料粘连、混色,甚至毁掉整幅画。

青绿山水画的作画步骤分为起稿、落墨、罩色、上色、复色、固色。除起稿之外,其他过程都是多次反复进行。


先用炭笔或淡墨起稿,安排山水的布局;再用墨线勾勒,表现山势的阴面和阳面,这就是落墨;罩色即轻轻地敷上一层颜色,也就是一个平涂的过程,一般先用赭石色罩染一遍,然后用石绿色,山头用石青色罩染,画面越来越立体;

要将这幅画上色五遍以上,才有这样青绿的色彩。一副画的长度近12米,而反复勾勒上色,时间和工序就是12米×5倍以上,难度可想而知。

而青绿设色画对光线十分严格,要求必须在光线充足的白天进行上色,晚上昏黄的灯光会使得上色偏差。回到汴京的王希孟,进行绘画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寒冬,冬季日照时间变短,一天只有7-8小时的日照,使得他的时间越加紧迫。

 

气韵的营造

 

但尽管时间的紧迫,也没有让王希孟急躁,他保持着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这是在此之前的青绿山水画代表作之一:唐代画家李思训的《明皇幸蜀图》,他的青绿山水画重色彩,轻皴法,直接将色彩铺设在山体上。

皴法,是指绘画时体现山石、峰峦、树木等脉络纹理的画法。

而王希孟没有按照前代画家的做法直接铺色,而是结合水墨山水的技法,将皴法与青绿设色结合,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千里江山图》中厚重与轻盈的结合:山峰青翠,看似有莹莹之光,山脉厚重,有威严之势。

宽阔的水面,面积巨大,平涂上色是最简单省时的方法,但王希孟选择一笔笔的勾勒,将浩瀚的河水均用细笔勾出波纹,皴法的运用使得水的颜色有蓝有绿,有深有浅。

他用皴法画出山的走势,细细的勾勒山体,使山显得更加立体、厚重。

而将上图左侧的瀑布在9亿像素下、放大观察,我们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画面下方的瀑布下有三个穿着彩衣的小人儿在赏瀑布。

王希孟的画是可以用放大镜来看的,他在描绘对象时,用笔十分精细,一丝不苟,树木花草,都用色、墨一一点出,细小如豆的人物,服饰也各有区别,甚至肢体的动感也表现出来,显得生动活泼,众多的桥梁、船只、房屋、水榭,形制和位置都不尽相同,毫无繁复之感。

在溪流瀑布旁的柳树下,右下角还有老师带着学生们讲课

“远观取其势,近观取其质”,《千里江山图》里面并存着豪放与婉约,让这连绵的山水不仅展露出连贯磅礴的气势,还流露出一种灵动的气韵。

 

近千年后的回望

半年之后,画成,被徽宗赐给了当时的宰相蔡京。于是蔡京的一段题跋,成了王希孟唯一的记载。

在往后近600年的记载中,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的故事,直到清朝一位收藏家写出王希孟在20岁时早逝。

《千里江山图》成为了他唯一传世的作品,也成了青绿山水的巅峰之作,在此之后,水墨山水画成为主流,青绿山水画和王希孟的逝去一起,逐渐没落了。

这位天才少年画家,将这凝视山河的一眼,用不朽的青绿之色封存了近千年。

而经过了九百多年的时光,《千里江山图》每一次展开,都会让颜料剥落,造成损害。一百年中仅有四次展出,故宫门外排起长队,排队五小时,人们驻足观赏时间却只有五分钟。

短短的一瞥,我们极难能够长久驻足,去细细体会到王希孟笔下的江山瑰丽之美。


雪佛兰探界者Redline还原出了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图》。  


借由影像的力量,让我们再次回望这位天才少年画家,带你近距离感受,近千年前,王希孟所看到的世界。

穿过湖畔千山的鄱阳湖,去到那沼泽湖泊交错,水草丛生的地方,远处天水交接,氤氲的雾气模糊了二者的界限,感受烟波浩渺之美。

在日落时分,驶过夕阳铺设的苏州长桥,千年青绿山水之色与落日熔金之色相融合,这是千年时光交错的痕迹。

伫立于山石之旁,感受瀑布磅礴而下的气势,水流和岩石撞击迸发出的一颗水珠正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穿过层峦叠嶂的山群,就见到了庐山真面目—汉阳峰,于众山之间傲立。

如果一生只能凝望一种风景,那这千里瑰丽的江山,无疑是王希孟短暂一生最深情的凝望。

而从画中之景,王希孟也展现给我们他的形象,他不再是完全神秘的。

对于绘画,他有去探索真实山水的勇气,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己见,挣脱规则的束缚,他是一个探界者,从不给自己设立边界,而是大胆的去探索。

正如雪佛兰探界者的精神一样,始终行走在探索之路上。

此次雪佛兰探界者穿越千里江山,在线下重走千里江山之路。


这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在探界精神的感召下,完成的一场跨越历史的使命之旅。

古往今来,对未知边界的探寻,铸就了无数经典作品,雪佛兰探界者更是凝练了这样的勇气和灵魂,在性能和品质上,将“探界”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今天,雪佛兰探界者将千里江山的壮阔之美带到了我们面前;未来,探界者将以非凡的眼界,带更多人去探寻无界的世界。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坐上时光穿越机,

一起探寻近千年前王希孟笔下的瑰丽世界,

画里等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