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佩香囊,遥寄相思 --古人佩香之雅

null

端午,祭屈原,佩香囊,咏先怀古。

null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广泛的用香,香草,香花、挂饰佩香等等,只是我们过于熟悉浑然不觉。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洁净的民俗。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保持传统,给孩子带香袋的习惯。香包早在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带之意。开创了“香草美人”的象征,以纯净芬芳的香草表现品质高洁、情操高雅。

null

香囊,亦称“容臭[ xiù ](同嗅,气味的总称)”,俗称“香袋”。是一种多以色彩鲜明的丝织物缝制,装有香料的小囊。青少年男女佩戴于身,取其芬芳,并作为装饰。起源甚古老,《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衿缨皆佩容臭。”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由此香包还具有了礼仪作用。古诗《为焦促卿妻作》:“红罗复头号帐,四角垂香囊。”这里将香囊作为室内芳香剂来使用。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辇缀五色香囊,方香伴随,平安避秽。朝廷还把香囊作为赏赐之物。

null

晋代以后香包渐女人、儿童日常开始使用。到了唐宋时期,香囊为仕女、美人所钟爱。造型更加奇巧多样,精美纷呈。而男性官吏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礼仪作用愈加凸显。这一时期,香包出现更为实用的变化,即荷包。香包里主要装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细物”的。

null

到了清代,香包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爱情信物。这一点从影视作品中可见一斑。《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一次“闹别扭”便是由送香囊引发的。随着手工艺不断发展,这一时期的香囊材质形态更为百变,皇家还出现了金丝缀各种宝石的香囊,而香囊也成为君王赐给臣子的物品。清宫剧《甄嬛传》中的人物造型中对香囊多有展现,其中妃嫔争相为皇帝绣香囊,表达爱意。这时候香包有了更多的私密性和专属性,也更加精美繁复,因秉持着个自心意,更有独一无二性。

null

佩带香囊之俗,也在民间盛行。“榴花角黎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珠门。”这首古诗是描述当时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种种习俗。端午节前后,人们除了吃棕子、插艾叶以外,还要给孩子们带上香囊。

null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做香囊,过端阳

戴在身上香四方

至今仍有这样的歌谣,一辈又一辈传唱。承载着古老而美好的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还能求吉祈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null

从科学的角度去讲,究其原因,大致是因为端午时值仲夏,夏天是生命力旺盛的季节,万物蓬勃,虫害易生,天气湿热,人们比较容易烦躁、疲惫,各类病症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对端午节佩戴香包,将香包的作用、特性放大了。可以说,端午节与香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

null

中国香文化传承数千年,从燃烧香蒿、燔柴祭天,到佩戴香囊、兰汤沐浴,香品广泛用于辟邪、除秽、驱虫、疗疾等等。焚香、熏香、佩香、浴香这些活动都与道家儒家医家养生的理念紧密结合,日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发展到今天,从实用性出发,延伸出了更多的是审美性与愉悦身心的价值所在。今日迎接古老素朴的美好习俗,于漫漫夏日佩上一方香囊,偶嗅到丝丝馨香,承载着平安顺利的希冀,亦或者深深地眷恋,何其美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