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货丨传说中的海军61式单管100毫米舰炮,是否真的装备中国海军?

私货时间~ 今年是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在4月23日的青岛海域海上阅兵式上,大家的眼球都被055型驱

私货时间~

今年是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在4月23日的青岛海域海上阅兵式上,大家的眼球都被055型驱逐舰首舰101“南昌”舰,以及虽然没有参加海上阅兵,但已经在中船重工的码头上蓄势待发的002型航空母舰给吸引过去了,可对于在人民海军建军史上曾经出现的老旧舰艇、老旧装备,很多人的印象都非常模糊。

比如大家提到101首舰“南昌舰”,一般都会顺带提一下它的前身,同样是101舰的海军初创时期的“四大金刚”,但是这“四大金刚”到底是什么东西,怎样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来到中国的,配备了哪些武器装备,加入新中国海军后承担怎样的海军战役任务,那就是众说纷纭乃至以讹传讹了。

因此,从不忘初心的角度来讲,我们把新中国人民海军从初创到现在的技术装备从头做一个梳理,给一些老舰、老武器、老技术装备做一下正名,为新中国海军的历史资料库里添砖加瓦,乃至成为历史记忆就非常非常必要。咱们今天不说别的,咱们来说说舰炮。

提到舰炮有点常识的军迷都能说点头绪出来:比如装备在8艘052B/C驱逐舰、2艘051C型驱逐舰、2艘054护卫舰上面的、仿制自法军T100C型单100毫米紧凑型舰炮的H/PJ-87型舰炮;装备在32艘054A护卫舰上的仿制自俄军AK-176型舰炮的H/PJ-26型舰炮;以及目前我国海军较为新锐的、装备在24艘052D/DG型驱逐舰上的国产H/PJ-38型单130毫米舰炮。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新中国海军初创时期一型非常特殊、笼罩着历史迷雾的装备:61型单100毫米舰炮。根据流传的说法,61式100毫米单管舰炮是仿制自苏制Б-34式100毫米单管舰炮,配套于第一代国产护卫舰,65型火炮护卫舰和053H型导弹护卫舰,说得有鼻子有眼。

▲65型火炮护卫舰 502南充号

从表面来看,这个说法没什么问题,早在50年代初,Б-34式100毫米单管舰炮就已经进入了新中国人民海军的装备序列,在人民海军早期的老式护卫舰中,除了两艘装备苏制Б-13型单管130毫米舰炮以外,剩下的全部装备的是Б-34式100毫米舰炮。

▲053H型导弹护卫舰 511南通号

在一江山岛战役前的几次海战中,装备100毫米和130毫米舰炮的人民海军护卫舰部队成功的击伤了多艘国民党海军“太”字级巡防舰,顺利的达到了夺控海域制海权、为后续部队登岛作战创造条件的战役目标。除了在海战中有优良的表现外,在一江山登陆作战中,Б-34式100毫米单管舰炮作为支援火力,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除了装备老式护卫舰以外,在中国建造的四艘“成都”级6601型护卫舰(苏制“科尼”级护卫舰)上,Б-34УСМА式舰炮(配有“球-50”射击指挥仪)是除了鱼雷以外最重要的反舰和防空武器。

▲6601型护卫舰 507凭祥号

正是由于装备了该炮,使得6601型护卫舰的中距离防空火力甚至比同时代引进的苏7U型火炮驱逐舰都要好——毫不夸张地讲,Б-34型100毫米单管舰炮是当时中国海军性能最好的舰炮没有之一,在79式双100毫米舰炮(正式编号H/PJ-33,装备在053K/053H2G护卫舰上)问世前,Б-34可以说简直快成了我国海军的海上王牌。

▲053K型护卫舰 鹰潭号

这么好的装备我们要仿制不?到底有没有如部分军史专家或都市传说所言,我们有仿制型61式舰炮?其实你要笔者来解答这个问题,那答案是很明确的:没有这种东西。

▲053H2G型 540“淮南”舰

至于为啥子没有这个东西,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没有配套的舰艇来用这个所谓的61式舰炮;二,没有时间差来研发和使用这个61式舰炮。下面,就让我们一个一个因素的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先说没有配套舰艇这个东西,没有配套的舰艇来用这个所谓的61式舰炮。

众所周知,在解放军中,舰炮和陆炮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陆炮本身就是一个武器系统,能独立执行作战任务。而舰炮不是,舰炮仅仅是一个舰艇项目中的一个细分下来的部分。尽管海军的一型舰炮往往会配套给多型舰艇。但是,至少在研发时,某型舰炮那是有明确的配套舰艇的。但61式舰炮是没有配套的舰艇的,这是它不存在的第一个证据。民间军史学者虽然不清楚61式舰炮到底是配套于哪个舰艇项目,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只有二个可能性,一是完全超过了当时科技水平的022型护卫舰(不是我们说了很多遍的22型导快),另一个就是专门为南海舰队量身打造的65型火炮护卫舰。

▲022的历史资料

先说这个022型护卫舰,跟空军的多个“东风”项目一样,也是海军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脑洞大开的产物,但是由于它明显超过了当时的我国的国力和军工科研水平,所以该方案仅仅经过了项目论证就被束之高阁了,那就不可能因为一个压根没上马的项目去研发一型100毫米单管舰炮——事实上只要看一下还处于论证状态的022型护卫舰方案就能知道,舰上除了100毫米主炮以外,还计划安装3座57毫米舰炮和4座8联装火箭式深弹发射器,后二种武器没有进入到研发阶段,处于同一个方案中的100毫米舰炮自然也未能免俗。

▲65型火炮护卫舰(504东川舰 529海口舰)

而在去掉了022护卫舰以后,就只剩下65型火炮护卫舰了,作为60年代中国海军唯一建造完成的火炮护卫舰,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国产第一代护卫舰,今天的我们给予65型护卫舰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但是,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一点,以当时的中国的国力和军工科研实力,是不可能为65型火炮护卫舰专门研发一型100毫米舰炮的。

▲65型火炮护卫舰  501下关号


这就牵涉到了我们之前所说的第二个因素了:没有研发时间也没有研发投资。

先来说时间,65型护卫舰上马的原因就是为了尽快为南海舰队提供一型用于执行护航和近海巡逻任务的火炮护卫舰。为了提高建造速度,65型护卫舰上绝大多数设备都选用了现有的军民用装备,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选择的都是货架产品,在这种总体设计思路下,是不可能专门抽出时间为其研发一型舰炮的。

▲65型火炮护卫舰

以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实力来说,65型护卫舰的建造速度是比较快的,广州造船厂首艘65型护卫舰的建造周期仅为17个月。今天的军迷已经看惯了中国海军下饺子一般的舰艇建造速度,很难想象在上世纪60年代,研发或是仿制一型武器是何等的困难。

以结构更加简单,原型技术更为成熟的61式双联装37毫米舰炮为例,1957年国营497厂受命仿制苏V-11M式双联装舰炮,1961年生产出第一门样炮,1963年才通过生产定型试验,整个仿制时间长达6年。即使真要为65型护卫舰研发一型100毫米舰炮,从立项到量产,至少也需要6年时间,而整个65型护卫舰项目,从设计到建造完成全部5艘舰艇,也只耗时7年零5个月。

▲61式双联装37mm舰炮

所以说,从时间上来说,65型护卫舰不可能用6年时间去等待主炮的问世。更为关键的是,65型护卫舰计划是1962年初提出的,即使真正的存在一型专门为它研发的舰炮,也不太可能叫61式——毕竟当时精打细算的中国海军还没有土豪到搞这种子系统的预先研发,军舰还没有个影儿先把舰炮、火控、雷弹给研发出来——不存在的。

▲65型护卫舰参加西沙海战

而再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仅为5艘65型护卫舰仿制一型当时已经有些落后(当然是相对于当时的世界主流舰炮水准来讲,在我国海军里还是先进的武器装备)的单管100毫米舰炮明显是极其不经济、不划算的装备决策,即使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是不可接受的。

▲053K型导弹护卫舰 532号舰

毕竟在60年代中后期,人民海军对于护卫舰的要求就转向了以对空防御为主的053型(后改称053K型),配套053K型导弹护卫舰的是性能更先进的双联装100毫米全自动舰炮(也就是我们先前提到过的79式双管100毫米舰炮,H/PJ-33型),因此,海军是不可能在1961年拨款研发一型手动的100毫米单管舰炮的。

▲053H型导弹护卫舰 

512无锡号 513淮安号 514镇江号

这段新中国海军建立之初艰难创业、苦苦耕耘的历史讲到这里,笼罩在所谓的“61式单管100毫米手动舰炮”上的历史迷雾其实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没有这种东西,所谓的“61式单管100毫米舰炮”其实应该被视为我军按照传统赋予苏制Б-34式100毫米单管舰炮的一个国内型号。

至于在上世纪60、70年代兢兢业业地保卫着我国海疆的65型火炮护卫舰和053H型导弹护卫舰上的主炮,更有可能是海军从海岸防御阵地上拆下来的Б-34装到舰上,或者再从65型护卫舰上拆下来装到053H护卫舰上。

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向50年前使用着这些老旧的、东拼西凑的装备,操纵着吨位小火力弱的护卫舰保卫祖国海疆的人民海军前辈致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