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沧桑 最美季节领略北疆伊宁独特人文风光 | 大美中国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每年的5月到8月是伊犁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伊犁的美,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每年的5月到8月是伊犁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伊犁的美,美在那拉提草原的绿草苍翠、碧空如洗;美在薰衣草庄园里的七彩花田,风车作伴好似在大洋彼岸的异国花田。尤其是进入6月,成群的牛羊散落在草毯之上,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竞相盛放。

当朋友圈里的看客分不清这片美景是在内蒙还是新疆,巍峨的雪山与辽阔的草原所组成的美景如同电流一般,触达每一位向往旅行的游子心房。伊犁的美景不止一面,伊犁的人文同样让人为之向往。

本期凤凰网旅游《大美中国》,让我们跟着特约撰稿人七色地图一起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用一种非主流的玩法,感受不一样的大美新疆。

文:七色地图

铸锅为业的花城  品味百色民居

从明末清初,准格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会宗之地,到清代光绪年间,从沙俄手中收回被侵占的宁远,设宁远为伊塔道台驻地,后改宁远县为伊宁县,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

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巨变,伊宁人骨子里对花的热爱从未被抹去。伊宁别名“古丽斯坦”,“古丽”即是维吾尔语中“花”的意思。而在伊宁的历史上,还曾经历了蛰失蜜城(茉莉城)、古丽扎城(花园城)等演变,始终与花朵紧密相关。

每年的3月下旬开始,行走在伊宁的街道两旁,从寒冬中复苏的花朵开始次第开放。楸树花、杏花、苹果花、桃花、海棠……人们听过的,或者没听过的花朵在伊宁的街道上,巷子里,庭院中从初春一直开到深秋。这些花朵点缀了伊宁人的生活,也为从伊宁中转奔向那些绝美风光地的过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岁月的变迁形成了伊宁多民族聚居的格局,也塑造了伊宁色彩鲜艳的民居。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位于伊宁城区东南的喀赞其。“喀赞其”在维语中的意思为“铸锅为业的人”。

历史上,喀赞其曾是伊犁民族手工艺品制作销售的中心,时至今日,当你在喀赞其的街巷中穿行,如马鞍、铁艺、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仍随处可见。

喀赞其的民居院墙颜色各有不同,在门槛上通常会有雕花为点缀。这些融合了水墨画和优化的装饰,内容通常是新疆的山水风景以及人物,极富民族特色。

除了颜色鲜艳的外墙,走进喀赞其的民居,几乎家家户户都搭上了葡萄架。面对远方的来客,热情好客的伊宁人通常会拿出刚刚摘下的瓜果以及出了名的新疆干果来招待客人,如果碰上主人家的姑娘心情好,或许还能在一家人欢乐的歌声中,欣赏一段美妙的舞蹈。

在伊宁之行中,我们有幸走进始建于1931年的吐达洪巴依大院。这一处大宅子,可谓喀赞其最豪华的院落。院子里共有房屋24间。依据当年鼎盛时期巴依大院的原貌进行恢复,房屋内部地毯、窗帘搭配巧妙,还陈设有民族特色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屋内整体风格体现的是维吾尔族、塔塔尔族民俗风情,还摆放有留声机、电话等当时较为先进的生活用品。

如今巴依老爷的院子里,搭上了舞台,喀赞其最美的姑娘小伙子汇聚一堂。71岁的卡里大叔是这里的大明星,老爷子扭着灵活的腰肢,展现了一手头顶花瓶的绝技,表演结束后,老爷子就骑着摩托回家吃饭了。这些游客眼中的绝技,对他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

汉人街里的美食天堂

来到伊宁,当地人会告诉你“没来过汉人街,就不算到过伊宁”。真正走一遭汉人街以后,原来在这里可以饱尝羊肉串、烤馕等新疆特色美食,美食的特色与纯正让人赞不绝口。

汉人街的历史,不仅包含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人口迁移历史,同时,还留下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深刻印记。1875年,在阿古柏攻占乌鲁木齐和北疆大部分地区第5年、沙俄占据北疆伊犁4年后,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受命为清廷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开启了西征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大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由于西域地狱辽阔,人烟稀少,为了保障军队的生活用品供给,清政府命令在天津杨柳青招募小商贩数百名,挑上京津等地生产的中成药、生活用品等随军出征,边做生意边保障军队生活用品的供应。这一中国近代商贸业者的大迁徙,史称“赶大营”。

新疆收复后,杨柳青商贩已经遍布新疆各大城镇,形成“三千货郎满天山”的局面。曾经的伊宁汉人街上,杨柳青人开的店铺一度多达400余家,街上叫卖包子、果子等京津小吃的声音不绝于耳。

年画、风筝、剪纸在这里随处可见,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如今,尽管这条街道上几乎难见汉人的商铺,但是,汉人街的名字却被保留下来,这或许汉族与维吾尔族人们之间的默契传承与情感纽带。

来到汉人街之前,千万不要吃饭。在这里正宗的新疆羊肉串、比脸还大的烤馕、喷香热乎的手抓饭、苜蓿馅儿曲曲(本地馄饨)在诱惑者每一位食客的味蕾。已经吃过饭了也没关系,向维吾尔族大叔买一杯酸奶,一边散步一边用酸奶帮助消化,一圈逛下来,兴许还能再吃两大串羊肉串。

近百年老街区里  跨越民族的感人故事

在伊宁市的西北侧,一个由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规划设计的街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个呈现六角形的独特街区中,目前居住着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等民族的居民。

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条被称为“六星街”的街区已经成为集特色街巷观光、庭院旅游、特色餐饮、工艺品加工与零售、多民族居住区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景区。

这里既有欧式风格的尖顶小阁楼,也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的半弓形窗棂,还有俄罗斯铁皮尖顶木屋门廊,维族风格木雕、石雕浮板及各式铁艺门廊。

2018年,伊宁市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启动改造提升工程,据《伊犁日报》报道,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将按照体现田园城镇和民族风情的规划设计要求,在保护古老民俗文化和街区古建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对道路、游园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漫步在街区,特色的民宿客栈、传统手工艺品商店、特色美食商店鳞次栉比。走进六星街上的手风琴博物馆,一位质朴的俄罗斯汉子亚历山大热情地分享了他与手风琴难解难分的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亚历山大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收藏手风琴,目前收藏的手风琴数量已达到一千个。他不仅收藏手风琴弹奏手风琴,还创作出20多首手风琴乐曲。随便一台手风琴,他都能说出其历史和特色,如数家珍。躺在那里的手风琴,一到他的手中,立刻就活泛起来。而他演奏的那些俄罗斯名曲,直至今日,仍在耳边回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俄罗斯族人彼得向笔者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彼得的爷爷曾经是一名苏联红军,在新疆三区革命爆发后,彼得的爷爷于1945年不幸壮烈牺牲。对于苏联红军对这场革命的贡献,原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利群曾表示,没有苏联的帮助,三区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想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可以到伊宁的新疆三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一探究竟。

黄昏时候,来到了伊犁河边。清风吹拂,河畔的芦花迎风飘荡,金色的夕阳,让人分外流连。

伊宁周边3日游

详细行程请后台回复“伊宁”

DAY1:伊宁市→果子沟大桥→赛里木湖→解忧公主薰衣草园

DAY2:伊宁市→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DAY3:那拉提旅游风景区→新源

版权声明

本文由凤凰网旅游原创首发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后台,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想勾搭主页君,可以加我们私人号:

生活家LIFE+

ID:   lifeofwealth2015

我们还为你准备了更多目的地实用指南

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

国内:西藏 | 北京 | 港澳 | 台湾 | 川渝 | 湖南 | 云南 | 江浙 | 东北 |内蒙古 | 新疆

| 福建 | 西沙 | 甘肃

国外:日本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新西兰 | 俄罗斯 | 东欧 | 中东 | 非洲 | 欧洲 | 大洋洲 | 南亚 | 韩国 | 朝鲜 | 南美 | 东南亚 | 以色列

编辑:张致宁

主编:许玥

投稿:all_travel@ifeng.com

新浪微博:@凤凰网旅游

如果想获取更多最新的旅行资讯,可以下载我们客户端凤凰新闻】并订阅【旅游】频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