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和一番盛世之景相比,李家内部斗争更为出彩

导读:唐朝时期,和一番盛世之景相比,李家内部斗争更为出彩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唐朝在所有朝代中都能算的上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年代。在这个朝代,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室,都有很多故事发生。唐朝的皇帝们,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个值得人观赏的故事,尤其是几位皇帝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人感动。不过小编认为,抛却这些男女爱情的大唐皇宫,关于皇位的斗争,才更具观赏性,那是一出关于人性欲望的极致描绘。

从大唐建立的时候,就存在了皇位斗争的问题。当年第一位皇帝李渊,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儿子会篡位。他凭借着个人偏好以着传统传位这样的理由把太子的位置交给了长子,就为大唐后面发生的皇室斗争埋下了伏笔。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对于唐朝的建立,那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的,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他的父亲。

在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李世民,所以这个朝代的建立过程才顺利了很多。相对比没有什么主见的李渊,李世民那就要强势很多,更能胜任君主的位置。如果不是李渊在太子位置人选的考量上的一意孤行,李世民也许还能对这位父亲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恪守着传统的孝道。

在那次斗争中,李渊的执意而为,直接把自己的几个儿子逼上了内讧。小编都有点同情长子李建成,这位长子,当年也许对于太子的位置,也没有那么多的自信可以坐稳,更甚者小编认为他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太子。

但是李渊这位当父亲的人,一点都不能从大局出发,就把李建成立成了太子,于是后面大家看到的宫廷斗争也就难以避免了。而且,凭借着李世民积攒起来的实力,李建成哪里会是他的对手?兵败身亡,真的就是早晚的事情。这一出戏,对于观众来讲那十足是一出大戏。

而且,在这之后,唐朝连续几位皇帝,在太子位置的确立上总是会出现反复。比如说李世民的时候,他第一次确立的太子人选,也是他的长子,后来就被他给废掉了。这位李承乾,顶着太子的身份也是过了一些年的。

不过,这位太子遭到废黜,基本上是他咎由自取。作为太子,他心胸比较狭隘,还做出谋害老师和手足的事情,甚至想要起兵谋反。当时李世民对于这个儿子,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即使李承乾犯了很多错误,但好歹也保全了性命,最后是自己抑郁而终,也怪不了谁。

在李世民后面的皇帝,就是那位因为坚持自己的爱情非常有名的李治了。小编认为,李治的儿子们是唐朝历史上最为可怜的皇子。不是和武则天生的那些儿子,对于皇帝的位置,从来都是没有机会继承的,不管他们的排行如何,这是可怜的第一个原因。

就连武则天给李治生的那些皇子,也比较可怜。细细翻看当时的历史,武则天的长子那没有什么办法,年纪轻轻病逝的,可怜;而武则天的二儿子,在没有做几年太子之后,就被贬为了平民,虽然也有自身的过错,但是他们的父母和李世民比起来也就非常不近人情了;再来看他们的第三个儿子,那在太子的位置上起起伏伏,还有十几年的流放生活,也可以说是非常可怜了。

虽然古代皇家的历史从来都是故事纷呈的,但是小编认为,唐朝内部的斗争故事,真的是格外精彩。

作者:浮生故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