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马车”到“小汽车” 欧洲汽车文化你了解吗?

欧洲是汽车的发源地,历史上欧洲有个特点,就是小国寡民。贵族可以依山傍水建一座城堡,小镇平民建筑以独立式和连排式住宅为主,动辄留存数百年的建筑比比皆是,你可以在咖啡馆里邂逅梵高的狂想,也可在一座木桥上找到达芬奇的灵感。人们的生活环境造就欧洲人偏爱小车,这也一度成为他们的车文化。

null

国人偏爱“大”,欧洲钟情“小”

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似乎更趋向于“以大为美”,手机要 plus,电视尺寸不断加大,在买车时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偏爱又长又宽的大车。但反观国外,特别是欧洲和日本,他们却酷爱小车。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实际上欧洲也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小车的。早期,欧洲也是更喜欢大车的。20世纪早期的英国街道上,经常可以见到车长超过5米甚至6米、车高超过1.5米的车型。不论是早期像马车的“敞篷”,还是后来的厢式汽车,都能看见许多“巨型车辆”。从英剧《唐顿庄园》(背景为1910年英王乔治五世时期)里道具车的尺寸来看,恐怕现在也鲜有车辆的内部空间能与之抗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欧洲和日本从追捧大车变成如今的“小车横行”局面呢?

null

是何缘故,让欧洲从大车变成了小车?

首先,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造成了交通问题。城市人口和汽车数量都大幅上升,城市开始变得拥挤,大车灵活性较低,劣势逐渐凸显,人们目光开始转向灵活的小车。另一方面,购买人群变了,随着时代变化,父母有车的家庭会越来越多,子女购车时不再非得考虑“拖家带口”,而会更多地转向个性化需求。由此,小车开始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流行起来,并诞生了菲亚特500、甲壳虫等一系列经典小车。

null

经典让人铭记,改变难以阻挡

翻开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册,老一辈经典小车菲亚特500、甲壳虫、MINI、smart也在历史舞台上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世界汽车文化的经典符号,走过近80年历史光阴的甲壳虫,早已成为传奇。甲壳虫出身保时捷创始人波尔舍先生之手,是希特勒钦点的国民小车,自诞生之日起,便凭借着永不过时的造型,成为穿梭于世界各国街头的流动风景线。1981年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汽车在工厂下线,标志着一个新世界纪录的诞生。然而一代经典也终将落幕,甲壳虫于今年正式停产。

null

甲壳虫只是小车时代的一个缩影,老一辈经典小车菲亚特500、MINI、smart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适合国内消费者。例如:菲亚特500油耗高、不舒适等槽点,使得国内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

欧拉R1,新一代小车代表

仔细思考你会发现,欧洲从大车到小车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发展有着诸多类似之处。例如,目前国内许多一二线城市也都存在着“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此外,国内车辆购买主力也从70-80后,转向了90甚至00后,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他们更希望有一辆在拥挤的城市里开车和停车都很自如,品质高、设计风格时尚、性价比高的精品小车,就像欧拉 R1这样。

null

一来汽车发展的必然是朝着精品小车方向前进,因为拥挤的城市道路上,驾驶小车会更加便捷自如;二来汽车发展不会脱离社会发展,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环保,新能源车将是必然趋势。而欧拉就很符合这两大特点,本身又具备技术上和科技上的强劲实力,因此成为了都市青年的新宠,距离下一步经典车之路也就不远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