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台圣王”郑成功:为台湾而生,亦为台湾而死!

郑成功,原名郑森,祖籍福建南安石井人,生于1624年8月27日日本平户,卒于1662年6月23日台湾东都,享年38岁。

郑成功出生这一年,父郑芝龙参与平户叛乱,被日本政府通缉,仓皇逃离日本,来到台湾拓垦,成为首批开台先驱。这一年,荷兰人登陆台湾,占据台湾南部,筑堡建城,开设商馆,开启荷兰统治台湾38年的殖民历史。

郑成功生母田川氏在日本平户给其取名福松,7岁时从日本接返福建南安,改名郑森,接受中华儒家传统文化教育,15岁中秀才,20岁入南京国子监。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大明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吴三桂引清兵入山海关,江南诸臣拥立福王于南京划江而治。次年清兵攻入南京,挟弘光帝北去。福建水师提督郑芝龙等拥立唐王朱聿键福州称帝,建元“隆武”。隆武帝初见郑森,赐“国姓”,改名成功,封御营中军都督,挂招讨大将军印,意在反清复明一定成功。

1646年8月,清军大举进攻福建。清军将领福建人洪承畴劝说同乡郑芝龙降清。清军攻克南明隆武政权首府福州,隆武帝被俘绝食而亡。清军劝降郑芝龙后将其软禁押解去京,派兵突袭郑氏故里南平,郑氏家族几乎杀戳一空,郑成功生母田川氏自杀身亡。

郑成功国恨家仇,匡扶社稷,忠义报国,立志反清复明,率部将兵勇90余人退往金门岛,在鼓浪屿设立大本营,打造战船,训练水师,打通东亚贸易航道,成为雄踞东南沿海,拥有十万大军、战船三千多艘的抗清海上武装力量。

1646年至1660年,郑成功这股抗清力量,雄踞东南与清廷持续交战15年,战火遍及广东、福建、浙江、江苏,1659年郑成功北伐南京的一场决定性大战失败,功亏一篑,元气大伤,使得十余年来累积的全部资本消耗殆尽,陷入了濒临绝地险境。

清王朝厉行迁界禁海,封锁海岸断绝外援,郑成功困守金厦,苦撑危局,清军集中优势兵力直逼东南,意图彻底消灭这股孤军奋战的抗清力量,郑氏集团到了生死抉择退无可退的危难时刻。

风雨飘摇的南明永历王朝被清军消灭在大西南,永历皇帝朱由榔远逃缅甸开始流亡生涯。清朝统治大陆的潮流不可逆转,必须重新选择抗清基地,从长计议反清复明大业。郑成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东渡海峡,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统治者,把台湾作为新的抗清基地。

郑成功选择东征台湾,决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经过深谋远虑的选择。其父郑芝龙早年逃离日本退据台湾,这股海盗与海商为一体的海上武装力量,开拓经略台湾数十年,大量大陆汉人移居台湾拓垦,建立海上商业贸易网络。郑成功在清廷迁界禁海期间,在日本、台湾与东南亚之间建立商业贸易通道,并了解掌握荷兰统治台湾的军事、经济、社会等情况,在台湾安插内应勘察地形、搜集情报、绘制地图,为谋取台湾做好充分准备。

1661年2月5日,大清顺治皇帝驾崩,清王朝忙于“权力交接”,东南战事骤停。真是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收复台湾的时机己到,郑成功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亲率2.5万名官兵,乘300艘舰船,从金门料罗湾启航突袭东征台湾。次日即到澎湖。舰队到达澎湖,天气骤变,连日暴风骤雨,舰队进击受阻,风雨中舰队行至台湾鹿耳门外海时,雨过天晴,老天似乎也在成全郑成功。

荷兰人对郑成功攻进台湾也有预警情报,故在可能登陆的航道港口沉满了船只。进攻登岛时遇有风浪或退潮,舰船进不去,也很有可能会触礁翻船。一切奇迹皆有可能!此时的鹿耳门外海正是拂晓涨潮时,老天又给了舰队最佳登岛时机。荷兰人据堡抵抗,己无法抵挡郑军水师攻击。

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督派出增援舰队,11艘军舰驶往台湾,途中又遭遇风暴,无法抵达台湾支援。荷兰长官揆一率部献城投降,签约条约,退出台湾。

1662年2月1日,荷方以荷兰文书写下降约十八条,中方以大明招讨大将军郑成功之名书写条约十六条,这是17世以来唯一一次中国接受西方列强的投降条约,是以大明王朝将军名义而不是郑成功个人名义签订的降约,它标志着中国政府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收复自已的固有领土。郑成功的历史功绩,注定铭刻在中华民族伟大丰碑上!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王朝大为震惊,将软禁京城的郑芝龙及家人全部诛杀。败逃缅甸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被平西王吴三桂抓获勒死于云南府。郑成功昔日部将叛逃降清的黄梧,竟然带人挖掘南平老家的祖坟。还有留守厦门长子郑经与弟弟乳母私情生子,尽失伦理纲常等等。这些锥心刺骨、痛彻心腑的沉重打击,使郑成功悲愤至极,暴病而卒,令人痛惜!

38年对荷兰统治者而言,终结了占据台湾的殖民历史;38岁对郑成功个人而言,成就了短暂生命的历史辉煌。从流落异乡的叛贼孤儿到富甲一方的官绅子弟,从指点江山的热血志士到匡扶南明的复国忠臣,从虎踞东南的海上枭雄到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开台圣王”郑成功,为台湾而生,亦为台湾而死!彪炳千秋,名垂青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