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满洲人的人参文化源远流长,满洲人以前的生活主要是狩猎和采参,所以满洲人建立了很多原始的庙宇,山神庙和采参庙。满洲人认为山神就是老罕王努尔哈赤,生日是农历三月十六日,所以这也算是民间流传是纪念老罕王。采参庙纪念的是清始祖布库里雍顺的母亲佛库伦的姐姐天女恩古伦,满洲人流传是天女恩古伦盗取天庭的仙草种子,并撒在长白山一带,就是后来人们称为的人参。纪念恩古伦的采参庙有的就演化成财神庙,可以说满洲人的采参庙就是财神庙。
我们的民俗专家富察晨枫专门写出《 满洲人的采参活动》。
满洲人的采参活动
人参是“关东三宝”之首。满洲人称“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首。
人参(满洲人称“棒槌”)喜散光而怕强光,怕暴雨和强风,喜湿怕旱,喜向阴而背阳,遮阴而透光,遮雨而透水,窝风而透凉,土湿而不涝,地肥而不腐,
霜重但不受影响的地方。满洲族和他们的先祖,在一千多年的采参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采参习俗。
1、拉帮
满族人把采参称做“放山”,“拉帮”就是组织“放山”的组织。几个想要采参的人,聚到一起,先要选出有经验的人当“把头”,“把头”根据不同人员的情况进行“排棍”。一般三至九人为伙,一伙人要单数。因放山的规矩是“放山不从双,”要单去双回,意为回来带人参(人身)。如单人放山叫“放单棍”,但遇到团伙可申请加入。把头根据人数就可以“排棍”了。有经验的人要当“边棍”,把经验不足的人夹在中间叫“腰棍”。“边棍”要带动“腰棍”和防止“腰棍人”跳出去而“麻达山(迷路)”。“端锅”人(后勤)不在“排棍”之列。
2、放山物品的准备
放山采参的人要准备的物品很多。必带的物件有:
索拨棍:是满语称呼,汉人采参放山用的叫“索罗棍”。它是用铁梨木做的,长约五尺二寸(1.5米右右),粗约一寸(3厘米),上粗下细,不准去皮。大头一端端顶需钉有五枚唐开元年间的“开元”大钱儿。
挖参时要准备一大一小两种钎子。钎子是用鹿骨磨制而成
,大钎子约一尺半长(45cm)顶部宽约6寸(18cm),大头宽处有一小孔,用来拴红布条和红绒绳的。小钎子是专门挖大人参用的,长约8寸(25Cm)左右,上宽3寸(8Cm),有孔,也栓红布条与红绒绳。
棒槌锁:实际是长约2尺4寸两头各拴两枚吉利年号的红绒绳。
因放一次山的时间少说半月多则两三个月,所以一些工具如锹、斧、锯、镰等作业工具以及锅碗瓢盆盐或咸菜,引火用品的火石、火镰、用艾蒿搓成的火绳,狍皮和换用的衣服鞋。狍皮能隔潮湿並起保暖作用。这么多的工具和米都放在放山人人手一件的桦树皮编成的背篓中,桦皮篓是满洲人在曰常生产生话中发明的独特的放山搬运物品的工具。而汉族人放山器具是放在像鲜族人用的背夹里搬运上下山的。
3 进山
拉起了帮,就可以进山了。但进山必须要瞧(选)日子。俗语说:要想有,三六九,要想发,三个八,六六大顺带回家。所以要选择吉曰进山:进山得宝,出山顺当。
拉帮进山后,先要给山神爷和老把头建庙(搭建简易的庙)。然后找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呛子。“呛”(音)子,满族人叫撮罗,汉译叫呛子或窝棚。在漫坡上挖进八尺到一丈的空间,上面搭上木头,披上山草以防雨和日晒,也起背风和保暖作用,里面先铺一些干草,再铺狍皮,用来过夜休息。
呛子搭成后,晚上和夜间都要“打火堆”,要把火烧得旺旺地,以示“火烧财(柴)运旺”。打火堆主要是防止野兽袭扰、暖身、去潮和驱蚊作用,同时也能和其它放山的同伙联系。“打火堆”要由把头引火,如把没回或不在,则由“端锅”的来引火,柴禾要摆放顺顺当当,不准往火堆中扔东西或烧烤食物,更不准在火堆旁说不吉利的话。“打火堆”是满洲人祭祀火神的演变、和崇尚日月星辰。崇尚火神,认为“打火堆”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和幸福。
作者富察晨枫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