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笔下的花鸟:从兰竹水仙到两鸡相斗

文征明花鸟画也表现出不同于前代的新特征和新趣味。他的花鸟画主要以沈周、赵孟頫为宗,兼取宋元笔墨遗韵,重视笔墨情趣,设色淡雅,风格清丽雅致,秀润天成。在题材上,兰、石、竹、枯木、棘草是其常表现的对象,梅、菊、玉兰、芙蓉、桃花等亦是文氏喜爱的题材。

文徵明

文徵明

作为吴门画派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文徵明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长期以来,艺术史学界对文徵明山水画的研究关注度非常高,研究成果颇多。相比较而言,对于其花鸟画的探析较少。

其实,文征明花鸟画也表现出不同于前代的新特征和新趣味。他的花鸟画主要以沈周、赵孟頫为宗,兼取宋元笔墨遗韵,重视笔墨情趣,设色淡雅,风格清丽雅致,秀润天成。在题材上,兰、石、竹、枯木、棘草是其常表现的对象,梅、菊、玉兰、芙蓉、桃花等亦是文氏喜爱的题材。

文徵明兰竹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兰竹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以风意写兰,以雨意写竹。一生为兰花写照,有“文兰”之誉。文氏也爱画竹,许多作品以兰竹枯石入画。在其所作山水画中,房前屋后常有茂林修竹陪伴左右。除到自然中细致观察,他还阅览历代画竹大家,如北宋文同、东坡,元代赵孟頫、吴镇、柯九思,明代宋克、王绂、夏昶。最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在表现方法上,多以水墨写意和没骨的画法写之,强调书法性运笔,画兰以行草笔法写出,潇洒飘逸;写竹如书八分,沉着浑厚;画石多用干笔,时有飞白带出。这种对于笔墨的追求受赵孟頫“以书入画”说的影响。

从文徵明现存世的花鸟画作品来看,他的作品题材主要有三类,一是以传统兰竹梅菊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人写意花鸟画,这类作品属于“粗文”类型,数量较多。如《临赵松雪兰石图》、《漪兰竹石图》、《兰竹图》等;二是以玉兰、芙蓉等特定花卉为对象的细笔花鸟画,如《玉兰图卷》(纸本)、《玉兰图》(绢本)、《秋葵折枝图》、《芙蓉图》;三是以鸟禽为描绘对象的花鸟画,如《斗鸡图》、《兰棘禽鸟图》、《临沈石田金鸡图》。

明·文徵明兰竹图/纸本26.8x73/北京故宫

明·文徵明兰竹图/纸本26.8x73/北京故宫

文徵明花鸟画的新特征和新趣味

从元代开始,以赵孟頫、钱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提倡“古意说”,反对宋代院体花鸟画赋色浓艳的弊病,并试图将宋代的院体工笔花鸟画与文人画相结合,由此进一步演变为王渊、张中的兼工带写式的水墨花鸟画,文徵明对这种融合的趋势进行新的探索,把院体花鸟画中的技法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设色也异于宋代画家,追求古朴淡雅的效果,这种新的尝试给明代的花鸟画增加了创作程式与语言,形成了新的绘画审美趣味与潮流。

明·佚名(传文徵明) 《玉兰图卷》局部

明·佚名(传文徵明) 《玉兰图卷》局部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玉兰图卷》即是文徵明融合院体花鸟画技法与文人画审美的成功之作。这幅作品是文徵明在庭院漫步时忽闻玉兰花香,于是画兴大发,戏笔而作。

文氏选择一株玉兰花的局别作为描绘的对象,突出了玉兰花横向的姿态,通过对几组花朵的巧妙经营,形成了富有疏密节奏与韵律的画面效果。花朵采用院体花鸟画的技法,用细致的线条勾勒出花朵的形状与姿态,再以白色表现花朵颜色,设色朴素淡雅。枝干运用淡墨随形依次写出,树枝的穿插疏密得当,用笔细致严谨而有笔墨趣味。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恰好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对比,一改前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与追求,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种新的审美趣味和表现方法为后世的花鸟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程式语言,促进了明末清初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

在文徵明的花鸟画作品中,有一类作品不同于传统的文人画家,他的表现题材出现了新的对象,传统的文人画家多以兰竹梅菊等作为表现对象,很少在画中添加禽鸟等,似乎这些题材是院体花鸟画家的专属表现对象。文氏的花鸟画改变了宋元文人花卉画中仅仅以“枯木竹石”、“兰梅水仙”为取材范围的现象,将禽鸟之类的物象穿插在传统竹石之间,并上升为主要的表现对象,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造,由此打破了传统文人花卉画与院体花鸟画之间的界限,这种新的尝试使文人画与院体画相互融合,也为明代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审美趣味。文徵明在这个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徵明《斗鸡图》作于嘉靖十年辛卯(1531年),此时文徵明六十二岁,可谓正值其画艺成熟时期。

文徵明《斗鸡图》作于嘉靖十年辛卯(1531年),此时文徵明六十二岁,可谓正值其画艺成熟时期。

图中两块峥嵘怪诞的枯石后面生出几枝挺拔的翠竹,周围簇拥着数丛怒放的菊花。透过镂空的石头,些许翠竹和菊花隐约可见,姿态俊逸。画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前面的两只鸡的描绘,一大一小,气势上剑拔弩张,意欲进行一场事关生死的争斗。图中鸡的造型准确生动,文氏通过浓淡相间的墨色塑造形体,点线结合,用笔虚实有度,构图空灵潇洒。

图的上方有其工整秀美的小楷题跋:“大鸡昂然来,小鸡飒而待。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磔毛各嘌瘁,怒瘿争碨磊。俄膺忽尔低,植立瞥而改……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英心甘斗死,义肉耻庖宰。君看斗鸡篇,短韵有可采。”

此诗选自韩愈与孟郊之《斗鸡联句》,诗中描写两鸡相斗,互相攻守,跌宕起伏的过程,是描写斗鸡诗歌的佳作。文氏选此诗入画,除了描绘形象生动的斗鸡场面,更重要的表现其在遭遇种种挫折与困难时不甘示弱、奋起前行的勇气和壮志。文徵明在描绘现实生活中平凡而朴质的事物中寄托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绘画境界,从美学意义上来说,文徵明的这种文人审美趣味,正是西方美学家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

文徵明《临沈石田金鸡图》

文徵明《临沈石田金鸡图》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文徵明临摹其老师沈周的佳作《临沈石田金鸡图》。这件作品从金鸡的整体刻画乃至沈周原作的题跋,文徵明都毕恭毕敬地临摹,笔法干净利落,着色淡雅,再现了沈周原作的风格特征。文氏临摹此画,并和诗一首:“争雄不入少年场,走马长安事亦忘。白首山川清梦稳,任他啼落五更霜。”伴随着新的临摹和题跋,此副作品在承载原作笔墨趣味的同时绘画境界进一步得到拓展与深化。

关于文徵明花鸟画的画史地位

文徵明《秋葵折枝图》

文徵明《秋葵折枝图》

中国花鸟画最早见于原始彩陶和青铜器上,此时的“花鸟”充满神秘色彩,遗留着图腾的象征意味。据史书记载,六朝时期已经出现一些独立形态的花鸟画作品。但是,花鸟画真正独立成科乃是在唐代。唐代已出现专门画马、牛、虎、鸡等题材的画家。五代时期,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形成了中国花鸟画史上两种不同的风格类型,即“徐熙野逸,黄家富贵”。后世花鸟画基本围绕这两种风格类型承继与发展,宋代的花鸟画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以追求写实逼真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二是出现了苏轼、文同为代表的文人写意花鸟画。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了宋代后期,虽然花鸟画的创作主流仍以写实画法为主,但因受到文人士大夫创作观念和山水画审美的影响,绝对的写实已不是绘画创作的终极目标,一些画家转向作品意境和主观情趣的表达,如赵昌、崔白。元代花鸟深受文人写意画创作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兰竹、梅花等题材的画家,如柯九思、倪瓒、吴镇、王冕等。

明·文徵明《墨竹图》

明·文徵明《墨竹图》

明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前期出现了边景昭、孙隆、林良、吕纪等宫廷院体花鸟画家,他们在继承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基础上,作品的审美趣味转向世俗性、平民气息的表现,力图追求异于前代风格的时代新审美。

到了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把原来高雅清幽的文人写意花鸟画变得更加雅俗共赏,进一步符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实现了创作审美观念的时代转变。大众化、世俗性成为明代中期花鸟画风格的新特征。

通过梳理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大致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徵明花鸟画处在画史上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重要地位,他的花鸟画承载了明代花鸟画的演变进程与时代新貌。文徵明花鸟画继承了沈周、赵孟頫等绘画传统,使明代花鸟画有了新的审美趣味,对明清写意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青藤、白阳文人大写意花鸟画的新画风。

原标题:大师文徵明:除了书法 他还有更多伟大的贡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