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指一种因为高等教育而形成的居民点城镇。一般来说,大学城形成于欧洲,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
国外大学城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成,如美国的波士顿,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大学城,它们都经过百年以上的历史自然形成;另一种是主动构建,如美国的夏洛茨威尔、州学院、麦迪逊、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等,它们是二战后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由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而共同构建的。
欧洲的大学城一般都以拥有古老大学为荣,那些大学城不仅是教育和文化中心,有时也会因为其巨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而成为政治中心。
剑桥大学:散发着浓浓艺术气息的大学城
0 1
校区环境和总体布局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城之一,剑桥大学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小城,尽管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就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仍是明快而且现代化的。还有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
剑桥大学校园 图片来源:新华网
剑桥大学没有统一的校区概念。到了剑桥镇,也根本找不到所谓“剑桥大学”, 剑桥各学院分散在全城各处,但是又可以说整个剑桥市都是它的校园。因为市中心几乎被学院所包围,好像成了剑桥的生活区。
校园东边与剑桥市中心融为一体,主要为一些老的学院。市中心西边为新校园,很多学院都已经搬过去,环境优美,密度低,但是交通不太方便。
市中心到处都是骑自行车的学生。街上的店铺大多是书店文具店,出售学生们应用的东西。这里还有专为学生作传统学袍的服装店!至于小酒馆,也是学生们侃大山,发牢骚的地方。
在剑桥,图书馆与教室相比,图书馆更像是重要的课堂。学生们不一定每天都有课,有课也不过三四个小时,算下来,用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借书还书、复印打字的时间却占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学会用图书馆是一门大学问。剑桥大学的图书馆系统纷繁复杂,每个系或研究所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馆,31座学院也都各自建有或大或小的图书馆。最有名望的属藏书丰富的剑桥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Library),该图书馆是英国境内为数不多的所谓“版权图书馆”(Copyright Library)之一,据说英国每出版一部新书,都会送一册到这里收藏。图书馆内更有不少罕见的珍本。
剑桥大学由29个学院和2个研究生院组成,学院是剑桥大学学生社区生活的中心,大部分学院提供各种类型和不同价位的学生宿舍供新生选择,并且很多学院保证为本科生提供至少3年的住宿,部分学院还将提供第四年的住宿。
学院的普通宿舍通常带有洗漱间,套房宿舍配有独立卫生间,基本上所有宿舍都配有床、桌椅、台灯、壁灯、柜子等基本家具。冰箱设在每一层楼的公用厨房里,同楼层的同学一起共用。住在学院宿舍,可以更方便利用学院内的各项学习和生活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公用计算机房、课室和健身房等。
0 2
大学城给当地带来的影响力
大学对城市最深刻的塑造,在于无形的文化滋养让城市居民从积淀百年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中汲取能量。开放的课堂和讲座、博物馆和艺术馆、科学文艺演出,都给所在城市带来无形的文化财富。
剑桥大学还为当地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剑桥大学出版社带动了印刷出版业;学校的学术威望推动了旅游服务业;为剑桥市及周边地区增加近千家高科技公司……如今剑桥已经成为英国的一座名城,每年接待世界各地400余万游客。
这里还诞生了举世闻名的“剑桥现象”:以剑桥大学为圆心,20 英里半径范围内的“大剑桥区”,聚集了 3500 多家高科技企业,创造了 50000 多个高新技术就业机会 、370000 多个总就业机会,为经济增加的总附加值达到了 550 亿英镑,并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一奇迹的产生,剑桥大学功不可没。
哈佛比邻麻省理工:美国最强大学城
英国的剑桥大学无人不知,但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也有一座小城名叫剑桥。
剑桥市位于波士顿的西北方,和波士顿只有一桥之隔。这座只有10万人口小城市是一座拥有两所世界著名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名副其实的大学城。专业调查和制作城市排名的美国Niche公司曾经给出一份美国最好的大学城排名,这座城市榜上有名。
1636年,哈佛大学的前身、北美洲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哈佛学院在这里创办。人们希望此镇能成为跟英国剑桥一样的大学城,1638年,将它改名为“剑桥”。该镇于1846年升格为剑桥市。
而这个期望果然成真了,这里是被人们称为学识智商最高的地方,居民中44%的人拥有研究生或以上的学位,为全美城市中最高。剑桥20个最大的雇主几乎都与大学有关,城里25%的工作与教育有关。
0 1
哈佛大学校园环境和氛围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主校区并不大,校门多达31个,校门并无标示“哈佛大学”,因此后来经常被人指为哈佛没有校门。哈佛校区范围广大,本身是一座大学城。
哈佛大学校园 图片来源:新华网
哈佛广场(Harvard Square)是这所大学城的中心,距哈佛校区约100公尺,是当地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街道上充满书店、餐馆、商店、咖啡饮料店,刚开始这些店面全都以学生作为主要客源,后来名气愈来愈响,逐渐成为波一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许多学生、游客除了在大学城的店面活动外,也经常三五成群的跑进哈佛校园区内,躺在草坪上,或是坐在椅子上日晒、闲聊、沉思或是阅读,还有三五好友相约在此下西洋棋,当然也有人在校园里跑步运动,让哈佛校园活动型态更为多采多姿。
哈佛大学本部坐落于剑桥市的哈佛庭院上,庭院位于波士顿商业区西北方约5.5公里处。里面包括了中央行政办公署及大学中央图书馆,另外也有数栋学术大楼,如大学学堂、纪念教堂和新生宿舍等。共有十二所住宿大楼提供给本科生。
在哈佛,有个规定就是每门课必须要有10%的人不及格。那么不管你有多优秀,你只要在最后10%,那么就意味着你要被淘汰。
因为这样一个淘汰制,每年班级里都会有人被退学。所以高度的压力,也是哈佛生活的特征。因为实际上班级里没有不认真学习的人,每个人也是极其聪明的,那么你就要时时刻刻往前冲,不能掉下。
不过实际上半夜四点的图书馆那一说并不存在,大家还是能够每天睡个五六个小时,本科食堂晚上还有夜宵。
0 2
麻省理工校园环境和氛围
而同在大学城内的麻省理工与哈佛只相隔几个街区。同许多美国大学一样,麻省理工的校园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没有人看守大门,外人可以随便进入参观。
麻省理工校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麻省理工的校园不大,中央校区由一组互相连通的大楼组成。设计者为建筑家维尔斯·波斯维斯(Welles Bosworth)。互相连通的设计是为了方便人们往来于各个院系之间,不论严寒酷暑,师生们的学习、工作、娱乐等活动都可以风雨无阻,在学校内来往穿行。麻省理工的宽带无线网络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共有3000个收讯点(就是出了校园一公里内,收讯率还是95%以上,)是全美无线化做的最好的大学。
单论校园的美丽程度,麻省理工一定不会名列前茅。走在校园里,像是走在一个用数字和代码堆砌起来的大工厂中,稍不小心,就会迷失在一堆灰墙或者红砖的用数字标号的建筑群中。然而,就是这些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建筑里面,孕育出了91位诺贝尔奖得主。
就如一位麻省理工的教授说的“就是再优秀都还不够优秀”。在这里紧张的理工科学习被誉为“高压锅”,新生们第一学期上的课都不给以字母表示的成绩,只给打“通过”或“不通过”。这无疑是校方尽力想给学生们缓解点压力的结果。
在3S,即Study(学习)、Sleep(睡觉)、Social activities(社会活动)中,一般的麻省理工的学生只能做到两个,如果有谁三个都能做到那就是一个“超人”。学生必须拿满360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在繁重的学习中,学生们在“夹缝里求生存”。你会看到在跑步机上有人边跑边看,“24小时房间”有着看书、查资料和小憩的人,学生读起书来不管时间,睡起觉来也不管空间。学生入学后学习的刻苦程度也属罕见。但即便如此,麻省理工的学生在入学后四年内的毕业率却是92%(全美排第三名)。
0 3
大学城给当地带来的影响力
得益于哈佛和麻省理工两所世界名校,剑桥地区科技发达。亚马逊、谷歌、微软、INC,Genzyme,诺华生物等大公司都在当地有自己的公司,其中生物技术公司的水平更是位居世界前列。全市共有 200 余家生物科技公司,约占全市公司数的 1/3 。肯德尔广场也从之前的工业区,成功转变为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研究和创新中心。
看完这两个世界著名的大学城,由衷感叹就是:“伟大的思想美学,促进了人文繁荣。人文的繁荣,推进城市板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