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一个绘画流派。
1950年至1960年代的冷战时期,东德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接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被阻断,作为德国最古老的艺术教育机构,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只能转向发展其已有的教学体系,在这里学生要花7年的时间学习基础课程,包括具象素描、空间网格、色彩理论、结构和透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贝恩哈·德海斯(Bernhard Heisig)、沃尔夫冈·马托伊尔(Wolfgang Mattheuer)和维尔纳·图布克(Werner Tübke)为代表的“莱比锡画派”,虽然他们各自的作品风格各异,但他们都继承和发扬了绘画的传统。
David Zwirner - Neo Rauch portrait
而如今,已作为“新莱比锡画派”中坚人物的艺术家尼奥·劳赫(Neo Rauch)曾就读于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我从小就开始画画,后来也随着自己的志愿前往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如果不画画的话,我又是谁呢?”
Neo Rauch, Der Wächter,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尼奥·劳赫1960年在莱比锡出生,他的生活与工作也都在此地。劳赫因独创性地将传统的具象绘画和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融合成全新的视觉语言而备受赞誉。他独特的具象派绘画风格正是在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学习期间所探索出的,这与当时在他的家乡东德的社会现实主义美学以及在西方流行的新表现主义风格截然不同。
Neo Rauch, Käfer, 2017.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有人将劳赫的艺术实践比作一座桥,称他将民主德国的老牌政治画家与统一后的德国年轻艺术家之间连接起来。正如莱比锡美术馆馆长汉斯-维尔纳·斯米特(Hans-Werner Schmidt)对劳赫的评价:“并非想标榜劳赫在莱比锡绘画史上的地位,不过有一点很明显,劳赫是连接1970年代、1980年代乃至当今绘画的重要一环。”
Neo Rauch, Brauner Bagger,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劳赫以他的教与学体现了莱比锡绘画传统及图画结构,这种结构在不和谐的色彩堆叠中,以神秘莫测之物刺穿了叙事背景。如果说1990年代初的绘画风尚仍然以色彩和笔触为画面要素,不久之后则出现了向精致化布局的转变,在色彩的使用上产生了向渐变色的过渡。劳赫在不和谐的构图中,加入了许多引起一个社会系统向另一个社会系统激烈转变的彻底变革。”
Neo Rauch, Kap,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劳赫的画作色彩丰富、构图华丽,他将一系列看似真实熟悉,但同时又神秘莫测的人物、场景、物体和主题融汇于画面之中。它们往往蕴含着更广阔的叙事和历史,而这似乎又重新与现实主义的美学传统联系在一起,同时,它们也是如梦如幻的,常常包罗了迥异和重迭的空间和形式。
Neo Rauch, Zweifel, 2018. ©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劳赫说他所描绘的画面“来自我的脑海,完全出自想象。但是我的人生经历塑造了我这个人,从而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想象力,这是毋庸置疑的。画画对我来说就像是梦游一样,有时候很难去反过来解释我到底画了什么。色彩也一样,在当下我作出了那样的决定,直到画面让我自己满意。”
Neo Rauch, Anfahrt,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从视觉上看,它们让人想起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和巴尔萨斯(Balthus)等著名的现代主义画家,以及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和丁托列托(Tintoretto)等老一辈巨匠。虽然他的艺术实践高度精炼且蕴含相当深厚的绘画功底,但劳赫本人却更强调直觉,以及创作过程深层的个人性。他说:“我的创作过程与其说是一种反思,不如说是从我过去的沉淀中汲取灵感,这个过程几乎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
Neo Rauch, Zahler,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在上个月结束的亚洲首展上,艺术家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的个展,《宣传》中展示了15幅全新画作,包括8幅大型油画和7幅较小的作品,这些作品延续了劳赫对形象化、梦幻般的意象和视觉艺术中意义模糊性的探索,同时也为他的艺术实践指明了新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劳赫原本就已常在重迭的空间环境中描绘人物和结构,但在本次展览的一些大型作品中,如《光》(Luz,2018),画面充满了不同尺寸、相互冲突的人物、物件以及超现实的生物,产生出一种拼贴的质感——它们就像是劳赫脑海中个人图像学的剪贴簿。
Neo Rauch, Luz,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这些作品也体现了劳赫纯熟的色彩运用:一些作品色调相对克制,而另一些则采用了大量的色彩。其中一幅名为《切割》(Der Aufschneider,2018)的油画几乎整幅采用了鲜艳的玫瑰色和紫红色,辅以一些绿色,描绘出一个拿着小刀或军刀正切割鳗鱼状生物的人物形象。
Neo Rauch, Sperre,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相比之下,《障碍》(Sperre,2018)以较为朴素的色彩为主和些许精妙的黄色与浅绿色点缀,描绘了在乡村背景下一名手持小旗子的妇女正在攻击一头赤裸上身的人兽混种怪物。而在《情人》(Die Herrin,2018)中他以怡人的茶色为基调展现了一群人围聚在一个女性形象人偶周围的场景,并在画面中加以亮粉色、黄色和橙色,这在传统的绘画色调与使人联想到街头艺术和电子标牌的色彩之间营造了一种精妙的张力。
Neo Rauch, Die Herrin,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在此次展览的尾声YT和劳赫聊了聊他的创作生活,聊了聊这次亚洲首展。
YT:还记的在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的学习时光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给予了你创作上怎样的深远影响?
尼奥·劳赫:对于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我是慕名已久。学院最早因为社会现实主义大师而闻名。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现实主义不再是一个语意统一的名词,学院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全新的诠释方式。加上当时国家正发生着巨变,时间和社会环境都影响着我们。我的许多绘画技巧都得益于这些大师的启发,而后期更让我领悟到画面秩序的重要性,并且让我从半抽象式的涂鸦中清醒过来,向完全的具象发展。
Neo Rauch, Tara,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YT: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的展览是你在亚洲的首次展览,感觉怎么样?这次展览展出了多幅新作,展览的地点是否对你的创作也有着一些影响?
尼奥·劳赫:我很兴奋,我很少旅行但是每次来到香港都能感受到这里的能量,这种能量你几乎可以通过皮肤感受得到。我之前来到过卓纳画廊的香港空间,我知道这些巨型的油画在这里可以得到最佳的展示。我的作品内容完全来自于我脑内的想象,他们不属于某一个年代也不属于某一个地区,我并没有刻意要去容纳展览所在地的元素。
Neo Rauch, Propaganda exhibition. Installation shots. Courtesy of David Zwirner
YT:展出的作品又是如何选择的?
尼奥·劳赫:这次展览的作品都是全新的,专门为这次展览创作。作品既有人物具象画,也有风景画,在颜色方面也既有鲜艳的组合又有克制的色调,可以说很全面地展示了我近期的创作。我从不重复自己,所以每一幅作品都会有一些新的元素,可能是颜色,也可能是构图的方式。
Neo Rauch, Propaganda exhibition. Installation shots. Courtesy of David Zwirner
YT:《障碍》、《情人》、《切割》你的作品在标题上的选择隐晦又意义深远,有时会使用德语或其他语言中的双关语,所以你认为标题也是作品产生过程的一部分吗?又为什么会为这次展览起名为《宣传》?
尼奥·劳赫:标题为观看体验增添了更深层次的复杂性和趣味性。展览的标题包括作品的名字都是非常重要的。展览的标题之所以叫《宣传》,是因为这是我在这15幅作品中完成的最后一幅画的名字。
Neo Rauch, Propaganda, 2018. Photo by Uwe Walter. ©Neo Rauch VG Bild-Kunst, Bon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取名为《宣传》是因为我本身痛恨政治宣传,这是当年在德国的历史背景下折磨我的东西。所以在创作这幅画时,我也想给我自己一些折磨,在画布上体现出一些我的内心斗争,所以故意取了一个让我痛恨的名字。政治宣传充满了禁锢,这与我的画正好相反。
David Zwirner - Neo Rauch portrait
YT:欣赏你的作品就像在读一则故事,走进你的想象世界,那你的创作实践过程是怎样的?
尼奥·劳赫:绘画始终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通常会坐在空白的画布前冥想,这个可以持续半小时、半天有时甚至是一整天。直到我鼓起勇气走向画布开始作画时,我就消失在画面里了,我会凭意识去感受应该出现在画布上东西。然后我会刻意再移开脚步,看一下我都画了些什么。这只是很小的开端,之后我再去追寻下一个。这就是我绘画的过程。我从不准备也不画草稿,我在绘画时喜欢冒险,这倒是和我在现实生活中截然相反。
文中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