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是怎么看中国的秦朝的?看《剑桥中国秦汉史》论秦朝灭亡原因

近几日读到英国历史学家崔瑞德和鲁唯一写的《剑桥中国秦汉史》,里面有写到他们怎么看待中国秦朝的灭亡,下面稍加总结,与诸君共享。

一.道德因素

在整个历史中,儒家的作者一直最重视道德因素。贾谊在著名的《过秦论》中提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但只是部分正确。因为考虑到后世王朝对前朝多少都会做的歪曲和抹黑,汉朝的《史记》对秦帝国,特别是对秦始皇的描述可能是过于阴暗了。如果人们对这些篡改和汉代批评家如董仲舒的感情用事的谴责不予;理睬,或者如果人们把出土的以秦代法律为例子的法家实践和法家理论作一比较,那么就会出现一个远比传统形象更为合理的形象。

这不是说秦王朝的施政不残暴和没有剥削:不应该忘记有无数罪犯和不幸的人被送往长城和其他地方劳动。但是夫说前面提出的联想是可取的:如果其他国家拥有秦那样的实力,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许与秦的作为不会有多大的差别。也许有些批判秦的人与其说是反对苛政本身,倒不如说是反对秦更有效的推行了苛政,以及受害者既包括没有特权的多数人,也包括了享有特权的少数人。

二.智能的缺陷

道德论者的一个特殊论点强调,秦之亡不单单是由于道德的弱点,而且还由于主要有关人物的据称是智能的缺陷。贾谊最全面的应用了这个论点。他说,秦始皇的自满,不愿意纳谏,犯错误后还不准备改正。秦二世也大致如此,而子婴则软弱和生性孤独。“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不亦宜乎?”

汉朝班固写到,秦始皇是残暴和压制人的。可是他统一天下,连续取得军事胜利长达37年之久,并且创建了传给后世君主的政治制度,“盖得圣人之威”。但另一方面,他的继承人极愚。他杀李斯,依赖赵高,“人头畜鸣”。至于子婴,尽管他不可避免的表现出软弱和缺乏锻炼,但至少有勇气杀死赵高,“婴死生之义备矣”。

三.摒弃传统

许多西方的历史学家可能会对出于贾谊之口的桑塔亚纳的著名格言产生共鸣----不能记住过去的人势必重复过去!

但是很少西方史学家会同意,行政的本领在于把国家分成属国,而不是把他置于中央的通知之下。根据西方观点的似乎更为合适的批判是,秦始皇根据法家的学说抑制商业的发展,从而树立了官僚统治的一个典型,这种统治方式一直阻止中国像西方那样经历一次导致文艺复兴及随之出现的一切形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哲哲批判在这里当然过于简单化了,所以在看中传统的中国自然是不会予以参考的。

四.社会因素

前面所提出的几个解释都是中国的传统史学强调过的。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根据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观察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即农民起义和阶级斗争。

前面所提出的几个解释都是中国的传统史学强调过的。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根据社会制度和阶级斗争观察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当秦始皇死后中央政府迅速趋于腐败时,这些人和其他人必定形成了一支随时准备参加叛乱的心怀不满的亡命之徒的大队伍。

但是,这个事实是否意味着爆发的起义甚至在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斗争的最高体现?如果认为在这类斗争中,参与者都应明确地具有本阶级的“阶级团结”觉悟和阶级间的“阶级矛盾”觉悟,那么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在几个叛乱领袖进行的不但是反对秦朝、而且是自相残杀的斗争中,很少发现有“阶级团结”的证据,而大量出现的倒是机会主义和追求私利。

但有一件事可以说:不管对秦末的叛乱作何解释,它们也不能象提高特权者的地位那祥对被剥夺生计的人的地位进行真正的和持久的改善。从广义上说,汉朝在这方面也几乎没有重大的变化,而且这种状况在中国要长期保持下去。不管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只是缓慢地出现。

五.资源的过分紧张

不论重视以上的任何一种解释,或者重视其他的解释,也许至少有一种解释,可以据以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意见。这就是: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血腥战争,当秦突然从诸侯国发展成帝国时,它承担的任务太多,根本不能在如此短的时期中完成。因此,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秦始皇死前的紧张局势,只能在史料中隐隐约约地见到,但是肯定存在。人们对帝国在秦始皇身后不能长期维持下去,也许是不会大吃一惊的。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地作了修正。

如果容许这项制度以原来的法家方式来实现,即对帝国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严密的中央集权控制,那么它不可能维持得这么久。在汉代,上面的行政控制与基层自我管理的行为标准结合了起来,正是这种法家和儒家的共生现象,才使中国具有得以生存下来的那种坚定性和灵活性的必要的结合。

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而不是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转移,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的革命。的确,它是在本世纪以前中国唯一的真正革命。

这些是《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对秦朝灭亡的论述,不知各位怎么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