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湾油面清代曾被选为宫廷食品,故有龙须贡面之称

浒湾油面又称龙须贡面、挂面、须面、龙凤喜面、福禄喜面、寿面等。明末清初在市场上出现,清代曾选为宫廷食品。

null

油面生产地在浒湾镇,因其地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快,信息灵,原料充沛,因而自然形成生产基地。油面的制作工艺特殊,虽然在清朝后期有些乡村也有生产,但质量却无法与浒湾生产的油面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浒湾生产油面的作坊主要有美芳斋、森和兴、利芳福何源和等10余家。当时生产的油面主要供富人享用,普通百姓只能在喜庆日或节日时少量购买招待贵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油面作坊逐步改为公私合营,再后被收归县粮食局所属的浒湾粮油加工厂,成立了油面生产车间。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时,个体油面作坊基本上关闭,油面全部由浒湾粮油加工厂生产。1982年,建立独立核算的浒湾油面厂,专门生产龙须贡面,产量不断提高,1997年达到250吨。产品在不断改善内在质量的前提下,又改进了传统包装。

民国时,精装油面采用红漆木盒包装,木盒外刻龙凤呈祥、百年好合、锦绣山河等图案,并配描金品名和作坊字号、烹调说明,秀气精美。1992年,改用瓦楞纸箱彩印套装,每小盒3公斤,便于携带和馈赠亲友。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放开,国有性质的浒湾油面厂的生产销售量逐步下降,个体油面生产作坊重新兴起。2004年浒湾镇有个体油面作坊10家,此外,县城有两家生产油面的作坊。2003年全县油面的产量在250吨左右。

null

特色与效用:

浒湾油面做工精细,用料讲究,操作严格,它采用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食盐为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具有爽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等特色。有健脾胃、降血压、发伤感、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深受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喜爱。昔日宫廷和达官贵人享用的浒湾油面,现已成为寻常百姓家庭的主食之一。

1984~1985年,浒湾油面厂生产的龙须贡面两次被评为省商业系统的优质产品,1988年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在上海的展销会上获得上海市民的欢迎。

油面因含有盐份,不易长期保管,储存保鲜冋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因此,产量和销售量一直难以突破,每年都在200吨上下徘徊。

加工工序:

浒湾油面虽为面食,但其加工工艺讲究,特别是受到水质、气候条件的限制,别处生产的油面质量远不能与浒湾生产的油面相媲美。

浒湾油面的主要原料是精面粉,采用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面粉。二是食用植物油,采用上等的山茶油或麻油。三是淀粉。用精制的薯粉或葛粉。四是食盐,以福建产的细沙海盐为佳。

null

null

浒湾油面的制作工序主要有:

和面:一般以25公斤为一缸搅和。以手工搅和为佳,现代机械搅和次之。和面时按照四季气候不同加入不同量的清水,夏季宜和得硬一些,冬季可软些。和面时应加入食盐水,食盐加入量也应按四季气候不同有所区别,一般按照面粉食盐之比为100比8。面和均匀后让其在缸中自然发酵,20分钟后进入搓条工序

搓条:搓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搓大条,搓大条时加入适量的植物油,大条搓成后,停约20分钟,让其进一步自然发酵,待大条内产生气泡后再搓小条。搓小条工序中应边搓边加入薯粉,加入薯粉的目的有二,一是便于操作,不使小条与案板相粘;二是增加面条的润滑度。搓成的小条可置入竹制篓盘中,以备下道工序之用。

绕面:绕面就是将搓成的小条绕在特制的竹棍上,每两根竹棍绕上约3斤面条,约70根。

null

拉长:将绕在竹棍上的小面条连同一根竹棍一道插入特制的木架孔上,操作人双手持另一根竹棍向下拉。拉面时,双手应用力均勺,并且要视面条的干湿和耐拉程度逐步进行,绝不能一步到位。拉面时一般都在室外进行,风和日丽时最佳,边拉边让日晒风吹,由其自然干燥,拉成后一般经半个小时风吹日晒就干燥了。

切断:经拉长干燥后、将木架上的面条下架,再根据需要的长度进行切断,粘在竹棍上的面头可以回用。

包装: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精包装,或简易包装。

从和面开始至加工成成品整个工序约需9小时,要加工成优质的贡面,一人一天只能生产30斤面粉的面条,合格的油面为每一厘米直径中可容纳15~16根面条,每人只能管理3至4个面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