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如何审讯恐怖主义疑犯?

2001 年11 月13 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了一项有关“在反恐战争中拘留、对待和审讯非美国公

2001 年11 月13 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了一项有关“在反恐战争中拘留、对待和审讯非美国公民”的军事法令,其中条款规定,不是美国公民的恐怖分子嫌疑人要拘留在由国防部指定的合适地点,如果被审讯,要由军事委员会审理和宣判,该委员会的成员中不需要有律师,审理过程不适用普通军法、战争法,也不适用任何美国传统法律。美国官方制定的拷问恐怖分子的方法极不人道,其中包括脱光恐怖分子的衣服,让其暴露在极端的温度和光亮下,虐待其家人,使用恶犬相威胁等。这些政策和审讯方法让美国政府饱受质疑,长期遭到一些人权组织和外国政府的批评。

2009 年,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成立了高价值在押人员审讯小组(High-Value Detainee Interrogation Group,HIG)这个新的情报机构来处理恐怖主义疑犯。这是一个跨部门的联合组织,由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五角大楼、国务院的情报专家组成。获取情报是这一组织的首要任务。HIG 审讯了诸多重要嫌疑人,如涉嫌2012 年袭击利比亚班加西美国领事馆的艾哈迈德·阿布·哈塔拉以及2013 年波士顿爆炸案嫌疑人焦哈尔·萨纳耶夫。

1.jpg

艾哈迈德·阿布·哈塔拉

2010 年,HIG 还资助了大量与审讯相关的研究。艾奥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安·迈斯纳负责HIG绝大多数研究的统筹工作。他将美国政府以往的严刑逼供称为“焦虑式”审讯,并表示反对这种审讯模式。

焦虑式审讯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施压使其招供,并观察他们理应表现出的压力迹象以判断他们是否在说谎。但是并无证据表明这种对抗审讯有用,很大程度上得到的都是虚假供述。此外,情绪激动时嫌疑人一旦说谎就能够被看出在科学上也同样站不住脚。测谎仪通过检测心跳加快、出汗等迹象检测说谎与否,可靠性极低。

新的审讯研究不同于以往,它所关注的是面谈技巧,不是给嫌疑人施压,而是帮助他们回忆事件有关的细节,这样一旦说谎,就很难把事情扯圆了。细节让谎言无处遁形。据称,其核心方法是由迈阿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心理学家罗纳德·菲西尔提出的“认知面谈”。不对嫌疑人抛出一连串问题,而是让他们闭上眼睛,回想在重要会面时发生了什么,或者要他画出开会所在房间的草图。如此鼓励他们不断回忆,提供或重要或不重要的细节信息。

2.jpg

焦哈尔·萨纳耶夫

菲西尔研究团队在实验中,印证了“认知面谈”方法比“直接提问”更有效。研究发现,较之于使用直接提问的方式,认知面谈方法可多获得80%的信息。此外,这一方法还可以鉴别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在认知面谈中,那些讲真话的人往往给出具体翔实的回答。并且随着细节增多,回忆会越来越多。而说谎的人,给出的只是一个干巴巴的回复。最重要的是,这个方法很难糊弄。相比说实话,说谎对心理素质要求更高,而认知努力比压力更难隐藏。他们还通过让嫌疑人倒叙的方式来加大记忆难度,从而判断其说谎与否。另一个鉴别是否说谎的办法是策略性地隐瞒重要证据,直到审讯最后阶段再摊牌。如果一开始就亮出来,嫌疑人很容易按照你所得的事实证据去编造。

与美国相似,英国也有严刑逼供的历史,加之当时不完善的法医学,造成了臭名昭著的重大刑事错案——伯明翰6 人错案。为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英国调查人员现在必须遵守严格的审讯条例,禁止非难嫌疑人限制他们获取信息。而且,所有的面谈都要记录在案。

一般认为,只有通过严刑拷打从精神上摧毁他们,顽固的恐怖分子才愿意开口。但研究证实,事实并非如此,与嫌疑人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实现对话。至于建立融洽关系的方法,主要是秉承公正和同情的态度,赋予囚犯一定的自由。融洽关系建立得越好,审判员越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嫌疑人的反抗手段如不愿看面谈者、沉默、转移话题等也更少。即便是为数很少的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举动,如一丝讽刺,都可能会动摇嫌疑人开口说话的意愿。

3.jpg

残酷的水刑

以上内容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别告诉我你懂军事:反恐篇》,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对反恐作战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书中精心收录了读者广为关注的百余个热门问题,涵盖基本概念、反恐装备、作战战术、经典战例等多个方面,每个问题都进行了专业、准确和细致的解答。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的军事知识并增强图书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书中还配有丰富而精美的示意图和鉴赏图以及生动有趣的小知识。

书名:

作者:《深度军事》编委会

定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