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江右商兴起并迅速进入鼎盛时期,清同治《抚州府志》记载了明清时期很多金溪商人的经商业绩。这些商人来往于湖广及云、贵、川,籴贱贩贵,开商号,建市场,纵横于商场,经营四方。金溪商人经营的商品,多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粮食、布匹、木材、纸张、瓷器等有史可查的金溪名商有:姜虞佳、聂宗亮、陈佩玉、陈文楷、陈应谋、胡对杨、王官祷、王新驰、王嵩一、王履亨、彭洪川、邹青、傅谦、傅宣惠、傅疆亮、傅延亮、唐享荣、郑文彩、郑嵩岭、邱青、黄观光、黄瑜、黄崎、李道铨、刘映辉、谢梦兰、苏以义、戴一详等。这些商人在有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大多热心于公益事业。投资也在以商养农、建祠修谱、增置族产、兴建义学等方面。
傅谦:重信誉,又懂经营之道,成了商界领袖。在四川重庆,由八省商侣所推荐,一直充任客总,为商人剖决是非曲直。其本人修城垣,筑堤岸,费数万金。在重庆出巨资收殓死者,并分省类葬,砌石立碑,又捐资生息为祭扫费。
陈文楷:曾贾四川,后“由巴亼黔,开场冶铁于桐梓、綦江间”,积赀颇厚。费数万金,做了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如此,陈文楷还专程往西北地区推广自己创立的接泉洒润法。该法以机斛水力省功倍,并绘制图式散于各村。他不仅仅限于赈灾救荒,而是试图帮助干旱的西北地区寻求缓解旱情,建立增产增收的长久性有效措施。
李道铨:幼年随父李英若服贾成都,后父死于异乡,道铨即“身持筹”,继承父业,成一巨商。四川大饥,道铨捐米数百石,煮粥赈民,又施药、施粮。邑人因乾隆寅卯两科乡无中举者,大伙商议在旧址移建魁星阁,费金五百奇,道铨与二郑共成之。又独力为族人兴义塾。
李先诚:幼年丧父,随其母佣工于同邑周进士家伴读。周进士未达之时,经常教先诚读书,又开了一个书铺,入仕后无人经管,先诚为报周进士之恩,代其经营书铺。稍长辞去,贾于陕西汉中、西安等地。
吴皋:自幼随父服贾贵州,颇有资产。及父年高,不愿再在外地冒风险,吴皋挈家而归。族人¨睨视之”,屡生衅侮。吴皋广散钱粮,恭敬待人,凭借多年来父子经商所积蓄的财力,施惠于族人遇事又能冷静处置,亏已厚人。
邱绍庭:家素贫,为富家帮佣。有了一定的资金后,开炭店于浙之常山。
王嵩一:祖上贾于贵阳,嵩一承家业,以例贡生服贾,居滇十余载,积数千金,后又贾汉口。所得嬴余,皆用于创设宗祠。
周坤:在管理家业上很有一套,¨家范严肃,耕读商艺,各职一业,食指嬴千,无敢喧嚣”
江上锦:以贩卖纸张致富,然后将资本用于经营竹山,开设纸厂,并将自产纸张外销,形成了原料生产、加工制作、运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
郑文彩:服贾致养,家渐裕,尝欲兴义塾,未竟而卒。有5子,置店17所,尽用于资助乡学。郡县试、乡试会试均出资赞助。又建宗祠,捐银800两助建文昌桥。
郑嵩岭:字世宏,服贾湖南桃源县,费金2800两开山修路,当地人称世宏路
谢梦兰:经商于湖广,以2000金在汉口倡买义山,葬客死者,又费千余金修渡源桥路10余里。
黄瑜:岁饥,买谷数百石减价售本里,有贫而卖妻者,皆以钱赎回,让其团聚。又重建左家桥、建憩息亭及修路,费金400余。
邹青:每年年终,给同族贫者谷米,春荒则平粜粮食,几十年力行之,外舅唐某贫而无子,代为养葬,并割产为之立后。又在湖南浏阳设义渡。
胡对扬:父母去逝后,“家如悬罄”持一点土产外出谋生,从而开始了流移经商生涯。兄弟分居后,继母弟益贫,仍令合炊。妹亡夫无所依,养葬悉自任。又出银3000余两修桥。
刘光昌:晩年居家,做典当生意,许多乡民用衣被典贷粮食,因年景不好,粮食歉收,乡民无法赎回自己的衣被,天气渐寒,光昌将这些乡民召来,让他们将衣被全部取回,所贷粮食均不再索。有人不解,刘光昌说:“天气凛冽,族邻号寒,吾忍厚绵独拥乎?”又将所有的债券合数千两尽行烧毁。
严潜华:20世纪30年代之初,就职于重庆,在打铜街开办祥源纱号,在打铁街开办通达汽车材料行。通达是固特异轮胎的西南地区总经销,店堂里,轮胎摞到天花板上。严潜华体胖稳重严肃,叫人易生畏心,敬而远之。他家有地多达千亩。在浒湾还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米行,有一台用蒸汽机带动的碾米机。蒸汽机烧木柴,机器两边有两个直径比人还要高的大铁轮,利用它的惯性力,以加大碾米机的动力系数与稳定性能。一台蒸汽机带动两台碾米机,机器开动起来,轰然响动,颇有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