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断碑》为何不简单?

总第一五四二 三国隶书碑刻《王基断碑》拓片,《金石萃编》载:石高四尺五寸,宽四尺,文共十九行,每行存

三国隶书碑刻《王基断碑》拓片,《金石萃编》载:石高四尺五寸,宽四尺,文共十九行,每行存字二十一至二十二不等。

《王基断碑》全称《东武侯王基碑》,三国魏隶书碑刻,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四月立于洛阳。洛阳关林碑林藏。

相传该碑初出土时,半段尚未刻凿,朱书灿然,惜因未加保护,书丹之字很快磨灭。证明汉魏碑刻先书丹后镌字。

汉末至三国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期,此碑有明显的楷意,波磔装饰性强,整体华丽,与魏之《受禅表》《上尊号》《曹真残碑》近似,风神雄健清隽,其运用所谓“折刀头”(撇划收笔)的笔法更为强烈,不少字的形貌已直如楷书,可谓“上托隶源,下开魏齐风范”。

欣赏此碑可知,其与汉隶、唐隶、清隶均有较大的差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