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冷漠的孩子都是这样养成的 家长一定要知道这几点

null

孩子自私、冷漠,一点也不体贴,家长该怎么办?

案例:梓梓今年5岁了,他常常让父母头疼。比如:妈妈跟梓梓说:“去帮妈妈把鞋子拿过来。”梓梓说:“我正忙着呢。”有时家里吃烧鸡,梓梓会拿一个鸡腿,然后把另一个鸡腿也拿到自己的碗里。妈妈觉得他这样做不对,可想了想,何必跟一个孩子计较呢。上周,妈妈在卫生间滑倒,就大声喊梓梓过来帮忙。梓梓来到卫生间看了妈妈一眼,说:“我摔跤你都要我自己站起来,这次你也自己站起来吧。”然后,梓梓就走了。妈妈听到这些话也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梓梓。

梓梓是不是真的很自私、冷漠呢?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分析:其实,没有生来就自私的孩子,多是父母后天教养的结果。3岁之前,孩子不懂分享和体贴,一般来说是正常的。这叫“自我”,不叫自私,因为这是由孩子们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孩子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外部世界,而且通过对外部事物的“占有”,来确定自己的边界和位置。因此,父母应该少给孩子帖标签。

null

孩子在3岁之后,如果还不懂分享和体贴,正常来说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常见有2类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自私:

1. 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

如果父母早期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没能建立起来。又加上父母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通常都是命令、指责和批评,这样更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说到底,孩子抵触的不是规矩,而是用冷漠来抵触行为,这样就能表达自己的愤怒。所以,父母要先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再来立规矩才行。

2. 在孩子进入社会化的年龄,父母缺少必要的示范和提醒

孩子在3岁之后,就进入社会化的年龄了。可是,家长们仍然叫着孩子宝贝,做任何事情都是孩子优先,孩子就是一切。如果孩子适应了这种方式,那他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些孩子没有机会享受到关爱别人的乐趣,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关爱别人了。因此,父母的引导很重要。比如:有什么好吃的,家长要引导孩子先给家里的长辈。当孩子在这些方面缺乏意识的时候,父母有这个义务提醒孩子。

null

那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养出自私自利的孩子呢?家长一定要避免下面3个误区:

1. 总说孩子“自私”

在孩子3岁以前,孩子还没有能力区分自己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所以他们常常表现出一切与“自我”为主导的态度。所以,父母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把他归类为自私的人。

2. 不尊重孩子的物权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物权,就很容易导致孩子抵触分享,有自私的表现。比如:家长随意把孩子的零食分给其他人;把孩子的玩具随意送人等。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发现分享是一件很讨厌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喜欢分享了。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时,家长可以询问一下孩子是否愿意分享,如果他说不要,家长千万不要勉强。

3. 孩子缺少同伴交往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缺少小伙伴,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自私”就是许多问题中的一种。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要上幼儿园的原因。

null

自私的父母只能造就自私的孩子,被指望他替别人着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