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高考作弊也疯狂,用上了铜锣和水烟袋,结局令人哭笑不得

很多人把科举比作是古代的高考,现在的高考也类似古代的科举,所以才沿用了很多古代科举的专用名词,比如说金榜题名,独占鳌头等,排名也用状元、榜眼、探花等,但实际上古代的科举比现在的高考要难的多了,明清两朝的科举分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只有通过了会试才算中了进士。

null

现在的高考顶多相当于当时的府试,考过这个考试也就成为了秀才,如果说现在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古代的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钢丝。

有考试的地方就少不了作弊,尤其是在古代这么难的科举考试,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两则清朝科举作弊的故事。

铜锣暗示科举题目

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张英的官员,官居宰相,又是礼部尚书,因此他被任命为主考官。自从他知道自己被任命为主考官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乡桐城县,他希望自己的家乡也只能够更多的学子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

null

但是作弊被发现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情,怎么能够悄悄的帮助自己家乡的这些学子呢,张英挖空心思想到了一个非常隐秘的方法,把题目泄露给家乡的学子。

在应试的前两个月,他派人从京城捎回一个画有美人图的铜锣,送给准备参加考试的桐城书生,勉励他们要刻苦读书,以便能够金榜题名,鸣锣开道,而且还有美人相伴,是非常好的一个寓意,正好符合书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有黄金屋的教诲,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桐城的考生接到礼物之后,受宠若惊,非常感谢张英的爱护和鼓励,于是把画有美人图的铜锣放在学堂里,朝夕相见,以便勉励自己,不辜负宰相对自己的一片苦心。

null

这些考生也并没有想到在这个铜锣里面会有什么秘密,但是有一天有一个考生无意中将铜锣敲响,铜锣发出了铛铛铛的响声,清脆的铜锣响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个时候大家发现,铜锣里面的美人竟然动了,而且美轮美奂。大家都在欣赏这幅美人图的时候,有一个考生发出了一声赞叹:真是“响里有容色”啊,另外一个考生接了一句:这句话不是诗经里的句子吗?

已经是相当明显的暗示了,如果这些考生还不能领悟的话,那简直是蠢笨到家了,于是大家都按照这句话进行准备,果然在应试的时候出现了这道题目,由于准备充分,所以桐城的考生,有很多人都中了进士,当然没有中状元,因为中状元这个事情不是知道题目就能中的。

 考中的考生后来都去拜访了张英,感谢张英对自己的勉励,当然这其中的秘密,大家就都心照不宣了。

其实张英也是兵行险招,这也是他的位置决定的,由于他是丞相又是礼部尚书,不可能把题目暗示的非常的明显,这个就要看考生的领悟能力了,不过桐城的考生并没有辜负张英的期望,他们还是猜测到了题目,即使如此,还是非常的惊险,如果没有那个考生去敲响铜锣的话,那么这个题目的意义就隐藏在了这个铜锣当中了。

水烟袋的约定

如果说张英的隐秘暗示可能会让考生们无法识别,那么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可就是一个科考题目明目张胆的约定了。

陆润庠是清末同治年间的状元,曾是是溥仪的老师,他刚中状元的时候可谓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不过素来跟他交好的湖南李某却名落孙山,看到自己的好友如此的沮丧,于是陆润庠就安慰他,如果我能主考湖南,那么你必定是头名,李某看他说的如此慷慨激昂,也非常激动,如果你真的成为湖南主考官,该怎么帮我呢?

null

陆润庠说如果我当主考官,你只需将水烟袋三个字嵌入考卷中即可。

到了下次科考,陆润庠刚好就被任命为湖南副主考官,于是他写信给李某,大意是我已经是湖南副主考官了,兄台还记得水烟袋嘛?李某收到信后,欣喜若狂,将信往抽屉里一塞就跑出去了,他妻子看到他行动如此出人意料,怀疑是外面轻浮的女子给他写的情书,但她又不认识字,于是拿给自己的母亲看。

她母亲看后,喜上眉梢,告诉李某的妻子,这是好事,但是要注意保密,不过李某的岳母却没能做好保密措施,而是告诉了他另外两个女婿,另外两个女婿也知道了其中的关节。

于是陆润庠收到了三份带有关键字的考卷,他选取了其中的一份,结果高中的是李某的连襟,这让陆润庠和李某哭笑不得,只能说李某和科举无缘了。

一时的作弊可能有帮助,但人生是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不可能每次都作弊,重要的还是要有真才实学,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祝愿所有的学子都能金榜题名,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