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鸣冤”:首次立法设立“登闻鼓”的人是那个“煮豆燃豆萁”的曹丕

立法人 上访这个问题不是今天オ有。 在古代,上访不叫上访,叫上控;如果是到首都去上访,那就叫京控。

立法人

上访这个问题不是今天オ有。

在古代,上访不叫上访,叫上控;如果是到首都去上访,那就叫京控

清代是这样定义“京控”的:“其有冤抑赴都察院、通政司或步军统领衙门呈诉者,名曰京控"

据说,早在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也就是尧舜的时候,就建立了上访渠道——“进善旌”(提合理化建议)、“诽谤木”(提批评意见、“敢谏鼓”

古代的上访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击鼓鸣冤

这里的鼓叫做“登闻鼓”,就是“登时上闻”,领导立马出面处理的意思。

“登闻鼓”源自周代“肺石”“路鼓”

什么叫“肺石”?

就是一块红色的石头,形状跟人的肺差不多。这块石头摆在政府办公场所的外面,老百姓要是有冤屈的话,就可以敲这块石头鸣冤。估计是当时生产力还不发达,造不出鼓来,就拿石头代替了。要是当地的官员对于老百姓的申诉不闻不问,当事人就可以站到这块石头上面,只要他能站三天,专门负责处理诉讼问题的“士”就会过来了解他的问题,然后报告给天子以及大臣。

那什么又叫“路鼓”呢?

这种鼓摆放在“路寝”(天子的办公场所)的门外,有冤屈的人可以击鼓鸣冤。

周代的“肺石”和“路鼓”就是后世登闻鼓的前身。

刘峰先生说,按照正史的记载,正式设立登闻鼓的人是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

《魏书·刑罚志》记载:“世祖阙左悬登闻鼓,以达冤人。”世祖曹丕开始设置“登闻鼓”。

隋、唐两代继续保留肺石制度和登闻鼓制度。清人黄本骥《历代职官表》载:“唐代于东西朝堂分置肺石及登闻鼓,有冤不能自伸者,立肺石之上,或挝登闻鼓……挝鼓者右监门卫奏闻。”

《石林燕语》记载,宋太宗端拱初年,某次选拔进士考试,录取了127人,但是有个考生很不服气,“击登闻鼓自列”,惊动了皇帝,“朝廷不得已,又为复试”。

《元史·世祖本纪》中也有记载:“诸事赴台、省诉之,理决不平者,许诣登闻鼓院击鼓以闻。”

明代将“登闻鼓”先放在午门外,“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来,将其移到长安右门外,派员轮流值班,接纳击鼓申诉者。

清朝也有“登闻鼓”。《清史稿》卷五记载,顺治十三年(1656年)冬十月“戊寅,设登闻鼓。”

拦驾喊冤

拦驾喊冤,就是拦住皇帝、官员的车驾,申诉冤情。不过,这种方式风险是比较大的,因为可能惊扰皇帝的车驾,所以不论冤情是否属实,都要受到处罚,这就是所谓的“冲突仪仗罪”,屁股开花是难免的。

拦驾喊冤汉代即有,又叫“邀车驾”、“告御状”等,跟击鼓鸣冤合称"(hun,宫门)。

元顺帝的时候,一次派钦差王土宏等人到地方访察民情。可是,这些钦差大人根本就不问民间疾苦,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玩到哪里,收受财物,参加酒宴。

一个叫黄如征的士人目睹钦差的种种劣迹,愤而赴京,拦住元顺帝的銮驾告御状,请求皇帝对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员进行惩戒。看到黄如征的上书,元顺帝十分欣赏,马上命人将黄如征送到政府的招待所里保护起来,以免有人打击报复。后来,还授予黄如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的职务,派自己的御前侍卫护送他赴任。可是,黄如征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婉谢了皇帝的好意,自己回家去了。

上书申冤

这种上访方式又被称为“诣阙上书”

著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就是“诣阙上书”的典型案例。

古代中国对于上访问题历来是比较重视的,安排专门的官员负责接待上访群众,汉代叫做“公车司马”。“公车司马”如果不及时汇报接到的上访事项,是要受处分的。

古代也有处理上访问题的专门机构,也就是今天的信访局。隋朝的时候,这个机构叫谒者台,除了接受申诉上访,还负责慰问安抚百姓。

宋代设立了登闻院,是正式的信访局。

明代察言司、通政使司都承担着信访职能。到了清代,登闻院并入通政司。

刘峰先生说,古代对于上访是严格限制的,提倡逐级上诉,官司要一级一级地打。否则的话,就构成了“越诉”

按照唐代的法律,越诉要挨四十鞭子或竹板。

明代规定,拦驾喊冤,冲击皇帝仪仗队的,处以绞刑。在闻鼓前上吊自刎,撒泼喧闹的,要予以查办,揪出背后的黑手,从重处罚。

清代同样禁止拦驾喊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