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外交往一直都是每朝每代都要重视的事情,而在这其中,清朝面对的外交情况最为复杂,清朝一些官员的不作为也让清朝外交工作长期得不到进展,而一代忠臣曾国藩总结出三个有效外交手段力挽狂澜。
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因为封建帝制,因此曾经出现过不少忠良臣子,如为刘氏江山尽心尽力的诸葛亮;不畏唐太宗怒气,敢于忠言进谏的魏征;一生忠心耿耿的,心怀黎民百姓的狄仁杰等等。而清朝又是在众多帝王朝代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清朝的臣子应对的情况更是在史书上得不到任何借鉴,都是在摸索中试图解决。在清朝的众多大臣中,有着“清朝第一名臣”的曾国藩饱受争议,对于他的功与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从总体而言,他对于清朝的贡献最显而易见,尤其是外交方面,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使清朝的对外交往得到很大的改善。
曾国藩的出身稀疏平常,并没有显赫的家世助他走上仕途。他的智商与天赋也没有过人之处,中秀才也是在历经七次考试后才得到名次,但他最终还是以自己扎实的功夫一步一脚印打通他走向科举的道路,并且得以进入众人梦寐以求的翰林院,最后官至直隶总督、武英殿的大学士等职位,甚至成为了众大臣中对清朝贡献最大、成就最大的一位,对清朝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的突出成就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今天就谈谈他在清朝对外交往中所做出的贡献。
相信大家都知道“弱国无外交”这个道理,而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来的清朝皇朝恰恰是外交特别弱的一个国家,因为它所面对的国家并不是中华大地中的各个邦国,而是处于世界另一端的欧美等国家。而就是在清朝外交存在显然劣势的情况下,只有曾国藩毅然挺身而出,为了清朝的对外交往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他总结出了三个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有效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要平等对待外国人。
在鸦片战争前,清朝因为闭关锁国等政策,对外界的变化不了解,依旧秉持着清朝是“天朝上国”的观点,盲目满足于本国现有的成就,看不到别人的进步。而且存在着清朝皇室“高人一等”的想法,不把其他国家的人当作人,而是视其介于人与兽之间,主观上一直认为中国人与外国人是不平等的,因此也一直觉得外国对清王朝进贡与对清朝皇帝三跪九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曾国藩早年间也视外国人如犬羊无异,但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他对洋人就完全改观了。因为外国强盛的国力以及先进的武器着实让他们大为震惊,再不认真平等对待外国人,恐怕清朝的做法迟早会彻底惹怒外国人。那时候的曾国藩明白了历代王朝固有的“普天之下,莫非黄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是时候要做出改变了,如今清王朝的国力不可能勉强更为强盛的外国人对清朝皇帝恭恭敬敬,甚至三跪九叩。因此,只能平等地对待外国人,一些使人难以接受的礼节可以直接省去。
可能现在会有读者朋友说,平等对待各国人民,不持有种族歧视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在清朝却不是普遍的,曾国藩能在对外交往中意识到这一点已经是一种莫大的突破了,毕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要想做到平等对待外国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曾国藩的独特之处,毕竟清朝大臣那么多,能够想出这一点以缓解清朝对外关系的官员并不多,甚至没有。
第二个方法是诚信外交。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清王朝里处理外交事务的人员办事有两个特点,一是怕,而是磨。顾名思义,怕就是怕洋人、怕办事、怕外交,磨即为损耗时间,尽情拖拉,奉行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原则,当然了,外事官员敢对洋人如此“放肆”,自然也是得到了皇帝的默许。那时候清王朝对于外国人采取“羁縻”的手段来应对他们的诸多要求,而羁縻则是糊弄、拖拉的意思。
以《南京条约》的实行为例,条约中有明文规定说允许英国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在条约之前,因为清朝不视外国人为人的看法,来华的外国人一直不能居住在京城内,而是住在略为偏远地区郊区。因此,在签订条约后,外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想让清王朝履行条约,但是那时候的管理此时的官员却一再拖拉,说两年后再履行,这主要是他自己的任期在两年后就满了,他可以不管这个事情了。而两年后,外国人又再次问起这个事情,那时候新上任的官员直接拒绝了这一请求。后来迟迟不履行条约内容的清朝官员直接惹怒了外国人,他们开来炮艇直接炮轰广州城,并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后更是直接北上,占领大沽炮台,攻占天津。因为这种糊弄外国人的外交政策,它让清王朝吃尽了苦头,先后赔款巨大,各地无数,更是进一步削弱了清王朝的国力。
目睹一切事件发生的曾国藩自知不能任由清王朝的外交手段再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于是他就提出了诚信外交这一方法,以此来抚平外国人的怒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清王朝被侵略的速度和灭亡的时间。持此观点的他更是勇于在朝廷上直言不讳地称,对外交往和谈判最重要的应该是诚信,如君子般,已经答应的事情就要去做,否则就不要轻易答应,不能学市井商人那般让人瞧不起。他的观点一说出自然会经受许多大臣的弹劾,但是后来还是被应用到了清王朝的外交政策上,也算成功地改变了清朝的糟糕外交。
第三个方法是做事不轻易与人争,要争则争大处,不争小处。
这个方法也是曾国藩在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清政府又签订了一份新的条约,即《天津条约》,其中有一条最令咸丰帝惧怕,即允许外国人进驻北京城。咸丰皇帝害怕这条要求也情有可原,毕竟北京城乃天子脚下,如若大量外国人进出,一方面必定会威胁他的政权稳定,另一方面在城内太多外国人走动也让他的“面子”过不去。因此他就以“外国人爱好利益”这个为入手点,企图对外国人不设任何关税来换取外国人不进驻北京城内。
此举一经提出,重大臣纷纷上奏劝说,关税作为国库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倘若就这样轻易取消,外国资本势必会源源不断地涌入,到那时中国的关税收入不到没有了,就连商业发展也没有任何利益可图,没有任何收入的清王朝必定很快就会垮台。曾国藩对于此举动更是据理力争,与皇帝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颜面问题不如国库收入来得重要,最终成功地劝说咸丰皇帝全免关税的想法。
从此事就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有大智慧的人,他虽置身其中却仍有全局观念,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看得明明白白。从他的一举一动也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国家大事,即关乎国家主权的事情,为了主权完整,可以适时地放弃一些东西,以求自保。这三个关乎清朝外交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清朝的对外关系得到缓解,从我国如今的外交政策中也能看出一些曾国藩这三个外交方法的影子。他一生的所有阶段以及所走的每一步都能给如今的我们带来莫大的启示,若能对他处处留心,定能在其中受益良多。
对于曾国藩这个人,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呢?对于我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你们有哪些了解呢?
作者: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