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泥土变成了奇迹
他将泥土变成了奇迹
早些时候建水有四大家族支撑着建水紫陶的发展,徐荣洪家族的徐家窑就是其中之一,他作为家传第五代制陶艺人,目前是建水县十个高级工艺美术师之一,生于1965年,他从82年到现在,一天都没有间断过做陶。
用徐荣洪的话来说:“我们祖上都是以做陶为主,是家族传承下来的,到我是第五代,既然要认认真真的学,就要从头学起,一点一点坚持下来。”
建水紫陶的发展
建水紫陶历史发展,包括陶瓷制作的工艺都是从中原地区或者说发达地区迁移过来的,建水紫陶在明代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粗瓷,到了元代就有了青花,到了清代,老前辈就发现了当地的陶土资源就产生了紫陶。
精雕细琢,传统技艺
建水紫陶的具体工艺流程分为这几个部分:制泥、拉坯、装饰、刻坯、填泥、精修、烧制、无釉磨光。
拉坯
建水窑口跟其他窑口有一些相似之处就是拉坯成型,拉坯成型以后把它摆着晾干。
修坯
这个时候再进一步的细化,这个工艺叫修坯,修坯就是把这个壶形的线条定下来。
装饰
我们这边的窑口装饰风格就是,用毛笔和墨汁亲手绘制上去。
刻坯、填泥
绘制上去以后,再进行建水陶的雕刻工艺,还要把画面镶嵌进去。
残贴
还有一个独有的装饰手法就是残贴,残贴就是一些字画,在画面上你的装饰很有讲究,这也是一个构图,装饰好以后摆在那等它自然风干,风干以后入窑再烧制。
烧制
造型烧一个什么颜色,或者是要烧哪种效果。建水紫陶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它的烧制技艺,烧制完还要进行打磨。
无釉磨光
抛光工艺有三道工序,其中出现了亮光的这么一个工艺。
真正的匠人,不仅要做好东西
在十年前,才几十人在做陶,到现在已经有两万多三万人在做。
整个产业要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填充到这个产业里,徐荣洪说:“我选择人才’德‘是最主要的,还要勤学苦练,手艺人必须要勤学苦练。“
在这个年代,有工匠精神,把东西做好只是一个基本。整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把有文化底蕴的东西和市场结合,不结合,消失就是消失了。
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上,只要认定是一个手艺人该说的、该做的事,就要很执着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