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我们来看看 道教的雷部系统有多庞大

雷神信仰起源于我国先民对于雷电的自然崇拜,雷神形象不定,体形或龙、或人、或兽;脸彤或人头、猴头、猪头、鬼头。周以后,雷神被称为雷师,或雷公,《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又《开元占经》曰:“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null

△雷祖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道教雷部的最高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他下辖一个复杂的雷部组织,总部为神雷玉府,下设“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各分曹局”。

null

雷部将主帅

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部有

1、四府

九霄玉清府、东极青玄府、九天应元府、洞渊玉府;

2、六院

太一内院、玉枢院、五雷院、斗枢院、氏阳院、仙都火雷院;

3、诸有司

天部廷司、蓬莱都水司、太乙雷霆四司北帝雷霆司、北斗征伐司、北斗防卫司、玉府雷霆九司及诸曹院子司。

null

雷部诸将帅

每个机构中均有“玉府左玄、右玄、金阀侍中、仆射、上相真仙、真伯、卿监、恃宸、仙郎、玉郎、玉童、玉女左右,司麾诸部雷神、官吏、将吏”。且称“九天雷公将军、八方云雷将军、五方蛮雷使者、雷部总兵使者”,均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麾下听令。

null

△雷部诸将帅

三十六雷公

是经称诸司中有三十六雷公,分天、地、人三类,每类十二名。

1、天雷十二

神霄雷公、五方雷公、行风雷公、行雨雷公、行云雷公、布泽雷公、行冰雷公、行霄雷公、飞砂雷公、食粜雷公、伏魔雷公、吞鬼雷公。

2、地雷十二

纠善雷公、罚恶雷公、社令雷公、发稻雷公、四序雷公、却灾雷公、收毒雷公、扶危雷公、救病雷公、太升雷公、巡天雷公、察地雷公。

3、人雷十二

收瘟雷公、摄毒雷公、却祸雷公、除祸雷公、破祸雷公、破庙雷公、封山雷公、伏虎雷公、打虎雷公、灭尸雷公、破障雷公、管魄雷公、荡怪雷公。

这三十六雷公掌三十六天曹刑律,严格遵照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命令,代天实施刑罚,经称“雷司布令行至疾如风火,不可留停,降泽之处有矛,震雷之声有数,可旱即旱,可雨即雨,必奉帝令”。

null

△雷部诸将帅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执掌五雷、十雷、三十六雷霆

1、五雷

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

2、十雷

玉枢雷、神霄雷、大洞雷、仙都雷、北极雷、太乙雷、紫府雷、玉晨雷、太霄雷、太极雷。

3、三十六雷

玉枢雷、玉府雷、玉柱雷、上清大洞雷、火轮雷、灌斗雷、风火雷、飞捷雷、北极雷、紫微璇枢雷、神霄雷、仙都雷、太乙轰天雷、紫府雷、铁甲雷、邵阳雷、欻火雷、社令蛮雷、地祗鸣雷、三界雷、斩圹雷、大威雷、六波雷、青草雷、八卦雷、混元鹰犬雷、啸命风雷、火云雷、禹步大统摄雷、太极雷、剑火雷、外鉴雷、内鉴雷、神府天枢雷、大梵斗枢雷、玉晨雷。

null

△雷部诸将帅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元始天尊九子玉清真王。《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中即称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声普化天尊,专制九霄三十六天,执掌雷霆之政,称“神雷真王”。此说还见于《道藏·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等书中。

《明史·礼志四》称:“雷声普化天尊者,道家以为总司五雷,又以六月廿四为天尊现示之日,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

并且道教中还有招请雷神的雷法,此法以符箓法术为用,阵妖捉鬼炼度亡魂、召神驱耶、兴云致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