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道教中的补财库是什么 哪些人需要补财库

01、道教怎样看待钱财?

null

道教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是以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道教都是赞赏的。道教“贵生”,希望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道教对人们追求财富的愿望是予以肯定的。道教的财神,就是保佑大家发财致富的。但是,必须注意,道教特别强调不能取非义之财。在财富问题上,道教还有一些告诫:一是对财富的追求要适可而止,不可贪得无厌;二是即使富裕了,也还要节俭;三是要扶危济困,不能为富不仁。

02、道教所说的补财库是什么?

null

补财库法自汉朝以来就已经流行,是道教最传统、最正宗的开运旺财方式之一。

《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云:十方一切众生,命属天曹,身系地府,当得人身之日,曾于地府所属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财使用。方以禄簿注生,为人富贵其有贫穷者,为从劫至劫,负欠冥财,夺禄在世穷乏,皆是冥官所克,阳禄填于阴债。也就说,众生在地府所属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财注生,如果累欠禄库受生钱财在世就会穷乏。

03、财库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null

其实人本身都有财,只是与前世今生所欠的债、所做的业有关,造成财库虚空。

财库的减少的原因很多,功德业障皆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前生所做之业或所欠之财,就是冤孽之债,扰乱我们在世的安宁。造成财库亏损。前世的孽障是直接影响到今世的不顺,多灾多难多病,使得漏财。故前世的冤孽帐今世都要偿还,也会造成财库的亏损。上辈人欠的债务要下辈人还清,更是财库亏损的原因之一。命中财库的虚空,是后天无法补充的。不敬神灵、不敬父母,恶口妄言、杀盗邪淫,欲情纵欲、桲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祇、呵风骂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等等,损阴德,减少了财源。

再者,老话说“富不过三代”,意思就是人有钱了,做的恶事就会多,会得恶报。也有古明训“三代勤俭、一代开空”创业维艰,钱财求来不易,就会特别珍惜,也会特别勤奋。到第三代,反正钱伸手就有,不会去想钱从哪里来,如何来,又没赚钱的经验和理财的观念,必然导致坐吃山空的结局。

04、什么人适合补财库?

null

有的人并不缺乏赚钱的能力,但是付出很多努力却财运不佳,或者赚到钱却守不住,常常出现莫名其妙的开销,甚至是元辰昏暗、为损友所累,造成钱财的损失,也就是能开源而无法节流者,这就是所谓的有财无库。

人的福禄、财源是各有因缘,守得住比赚得多、花的凶更重要,因此人常自叹,没有财库守不住钱财,守不住钱财有两种:

一种是乱花钱乱买东西,反正花钱人就爽,事后又会后悔不已,不是一味追求享受,只是常常有花钱的欲望,守不住钱财。一种是借钱给人拿不回来,投资事业别人赚钱,自己却赔钱,赚钱却别人享用,心有不舍,不甘愿,这种情况来补财库比较快有感应,效果明显。

如果只是花钱习惯,没钱也要借贷花用,只求自己享受不想后果,这属于习性,除了自己悔改外,怎么补都没用。

如果明知对方没能力还钱,有愿意借贷给对方,或是贪高利息,政治上的投资,前者是上辈子可能有欠债这辈子还(如父子关系等等)后者心术不正,怨不得人,自作自受,这两者补财库也没用 。

05、道教如何补财库?

null

善信皆可借用补财库的法事,请天曹掌财禄司、冥府受生院十二库官、水府财库曹官做主,依所缺失的方面进呈进文疏、广作法会功德,借以通关补运,并配合招财科仪达成目的。

经由法师做法打开财门、造财库、摧动财库招财。使求法者财库饱满且不会随意漏财!

补财库的前提一定是要向善的,无德行之人,心术不正之人补财库也无用。求财禄本身要多做功德,多行善,留德比留财更重要。补财库之后还要继续积累功德、断恶修善、广结善缘,如此方能事半功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