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崇阳:有这样一些蕴含诗情画意的乡村山水

灌溪山水含诗情

null

梦里画面,在一个清冷的早晨,我穿行在狭长的古巷,脚步扣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回响,身边是百年前的古屋老宅,青苔布满墙角,木柱雕刻的是美丽纹饰,有上千棵花树环绕村庄,一座红墙白瓦的古寺,夕阳西下时,有钟敲响,我款款于乡间,悠闲地看天高云淡,不管日月经年……梦醒时,知道是家乡灌溪寺的李树在梦里开花。

《崇阳县志》同治五年记载:净刹寺,原名灌溪寺,西十二里,唐元和中敕赐圆通禅师志闲道场,宋早元年赐额“常变为律”,元蒨六年,复为禅院。《传灯录》载,唐时境地,灌溪、金界、岩头寺,为崇三祖庭。佛教传入崇阳很早,在唐朝时,灌溪就是佛教圣地。李世民的舅父志闲禅师因护驾有功,皇上对他有求必应。他因厌倦连年的战乱和达官贵人的勾心斗角,想找一个悠静的地方修行:喂鸟抚琴,打坐诵经,悬壶济世。皇帝就通令全国的地方官员寻找适合奉佛修道建寺院的地方。崇阳的寺前村凤凰山被选中,于是,国舅从西安按图索骥来到崇阳。到达此地后,并投入大批资金,占地三十多亩,山林五千多亩,田园有三千多亩。修建了殿堂、楼阁,一座规模宏大的灌溪寺,在崇阳名扬四方。很多地方,都留下地名传说。“会师岭、接驾桥、步安岭、劈剑桥、沤麻池……”沿途一带的地名都带着神秘色。

灌溪寺

家乡过去盛产梨子。现在,有一坡又一坡李花,开满山岗,在李林中有许多上百年的老梨树,还在绽放苍翠的老绿。也许,在唐代志闲禅师建道场时就栽上了梨树、李子、柿子,这些大众水果。果树在这里扎了根。所以路边、溪边、屋前、屋后,都是花的身影。春天这里都宛如花间,这些花在这里,开了千年,也美丽了千年。

null

清明前,堂兄打电话说:“家里的李花开了,快回来看吧!”我放下手中的活儿,约上一群文友,回灌溪拜访春天。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喜欢家乡的李花、梨花、牡丹、桃花,这些花就像陈年老作坊酿制的白酒,一坛坛,一缸缸,醉了空气,醉了梦想,醉了家乡。每年三月,我会在家乡的小溪边、田埂上,静静聆听花开的声音。

从城西出发,隽水河像一条玉带,缠绕着城关。水边的柳树飘动着纤细的嫩枝,对岸有油菜花倒映水中,还有三三两两的渔船,浮在河面。我给文友们介绍灌溪寺的名胜古迹。灌溪山脉属南山岭,东连县城的大集山,西接桂花泉的方山。高山上还有“妙峰庵”“凤庵”,宿水涧是最高峰可以远眺到陆水河、隽水河,它是一座“人形山”。有两条水系,是由“圣井”“沤麻池”“劈箭溪”“碧镜泉”多条小溪汇集而成的,经绕蛇咀山,冷水坑、蛤蟆石,终迄灌溪口,注入隽水灌溉着千顷良田,所以叫灌溪。自古就有“白泉之水白白流,灌溪之水灌良田”的说法。

过了白泉村往右拐,便是灌溪口的蛤蟆石村。

这里有一个传说:灌溪将要流入隽水河的岸边有个石洞,一只蛤蟆在洞里修炼了五百年,洞外是个美丽的小山村。蛤蟆想,修不成仙,过平常日子也很好。它找机会想溜到人间。有一天,灌溪寺的主持白云禅师到外云游,蛤蟆等到机会,她穿一身绿衣裳 ,找到一位憨厚的单身小伙子杨世昌,她跟杨世昌说她叫小青,父母双亡,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小伙子就收留了她,一起过甜蜜日子。好日子不长,白云禅师回来,找到杨世昌告诉他:“你老婆是妖怪,会伤人的。”杨世昌说:“你是来破坏我们生活的,我俩日子过得美满幸福。”禅师说:“你只要把她穿的绿衣服,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就能辨出我是出于好意。”老实的杨世昌拿出了,小青穿的绿色衣服,杨世昌认为捏在手里大风刮不走,在太阳底下晒晒没什么关系。可是,当他把衣服从家里拿出来时,在外洗衣服回来的小青就僵在路边,被老和尚逮了个正着,因为老和尚口里念念有词。美丽的妻子刹时就变成青蛙在地上爬动。老和尚把它抓起来放到黑鑵里,并在这地方修一个塔,塔修成时,人们还听到呱呱的叫声。过几天,这个地方就露出几块像蛤蟆的石头。杨世昌心里非常难过,他想蛤蟆在叫,一定是妻子在塔下挣扎,他在这地方挖了一口井,想让蛤蟆能跑到井里。这井水清澈甘甜,人们称作“清兰泉”的地方就称为“蛤蟆石”。

同伴们听到这样凄美的故事,问我:“这就是《白蛇传》里的小青呢?”我也笑着说,是呵,再往前行十里,还有水仙洞,白蛇娘娘呵,这些景致在天门观。文友们更觉得灌溪的山水神秘起来。

null

过了蛤蟆石村,就是东库杨家,到了柏峦村,东库杨家过去就是灌溪寺的粮仓,古时代就有“东库、西庄”之说。刚跨这里,李花就密聚起来,一树树的,屋前屋后,把村庄围住,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这些白白的花漫遍了山岗。一团团,一片片,密密匝匝的李花,如一群衣袂飘飘的仙子,扮美了寂静的村庄。同伴们都被仙景陶醉,时时下车与花儿拍个照,秀一秀旗袍。

过了“燕窝岭”,到了“接驾桥”就是故乡灌溪寺。凤凰山下,耸立着一座新楼,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朱红色的木柱,巍峨的门楼,三尊大佛像,面泛微笑。这是果树最多的地方。梨花、李花,把整个寺院围住。一条劈箭溪环绕四周,小路蜿蜒,溪流淙淙,一树树梨花、李花都流动在春天的明媚里……

null

站在灌溪寺正殿的台阶上,远远看见美丽的寺前村,那里是山谷间的一块盆地,盆地的四壁和缓温柔,有左右两条小溪蜿蜒向远方。一条小路直通寺院,两边间隔着黄绿的稻田。一块又一块油菜花,点缀着白色的李花,环绕这寺院的是一片浓绿的树林,像一幅水彩画,只有画家才能调剂出的色彩。

灌溪寺至明未清初才开始衰败,清道光年间有和尚30人,后毁于捻军叛乱,又经日寇战火,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有几座楼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全毁。千年的古刹在时代变迁中只留下几块残碑,但有乡贤葛淑梅女士和程雄标先生新建了寺院,这里恢复了香火,成为寻芳的世外桃源。

null

传说,李世民的舅舅起先在西安太平寺里修行,种种花草,打座诵经,喂鸟抚琴,每天晚上抚一曲。一天,他又在松树下抚琴,一只金色的凤凰跳起舞来,当晚,这只凤凰托梦给他:“大师,你知道为什么种植的花草长得不茂盛吗?是因为适合你的不是这个地方,我帮你找到更好的去处。”志闲禅师在梦里醒来,不见了这只凤凰。他便求皇上帮他找到这仙境。皇上就通令全国地方官员把最合适奉佛修道建寺宇的地方,画成图像送给国舅浏览,崇阳的寺前村凤凰山被选中。原来,这凤凰山就是他喂养的那只凤凰飞过了九十九道山,越过了九十九条河,飞倦之后在此休息,没想到累死在此处,便化作山形图,成为现在的凤凰山。志闲禅师,历尽艰苦来到这里,建成方圆一带最好的寺院。…… 同治五年的《崇阳县志》记录了许多赞美灌溪寺的诗句。

李花开时总让我期待,到端午节前后,那些晶莹剔透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我会再次邀请文友们在这山岗上穿梭,迎着随风而至的稻花清香,期待着李子的成熟。

绳武门

null

周家的古民居,是厚重隽永的历史标本,岁月的痕迹在这里真实而完整呈现;小时候就听老人讲,周家的房子如何气派,周家的牡丹怎么漂亮,周家的人武功厉害,在我心中,这就是最有钱的地方,家乡骄傲的地方。它座落在寺前村西庄畈,是清雍正年修的,至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如今仍有房子四十多间,村民周忠祥告诉我们,早30年前,这里还居住200多人,牡丹就栽在后花园里。这幢老屋是一个非常别致干净的院落,庭院深深,青砖碧瓦,飞檐翘角,门楼上有“绳武门”三个字,门前有月塘。一进四厅,第三厅为官厅,门前场地立有四个直径各1米的石质旗杆墩,大门西侧各有一石鼓。正厅有一匾额曰“次玉堂”正厅有一对联:

会饴葛岭餐霞气,

护驾吴官观日华。

侧款:次群年先生,大州曹学诗。

右侧门上,有一幅字联:

得好友谭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老人告诉我们,这幅对联讲的是乾隆下江南时,微服出游葛岭,巧遇次玉公,两人相见恨晚,结为莫逆之交。县官曹学诗所题的对联就是此意,也就是那时,赐了牡丹给周家。此房子是周次玉孙子周绳武创建的,至今还保留当年的风貌。我们漫步在屋里观看,门窗、木柱、楼阁都是雕花,每一个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汉白玉花台,雕有精美图案,有“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梅、兵书宝剑”的寓意。牡丹,就在花台上。它只有花蕾,没睁开惺忪的睡眼。“再过半个月,花就开了,还没有到开花的时候。”见我们失望 ,周忠祥老人与我们讲起了牡丹的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卫兵小将们冲进周家花园要根除这棵“毒草”,那株能开三十几朵的“贵妃醉酒”刹时就成了花瓣,碎根,一片狼籍。有一个惜花的青年,悄悄藏下茎根偷偷带回家。一晃三年,这茎块竟活了,还长势喜人。一晃十年过去,牡丹根开出了美丽的花。这姓卢小青年不敢告诉任何人,他把这花栽在一个破旧的土屋里,精心培养着。到了八十年代,他才敢晒出来,顿时整个村庄都温馨起来,周家牡丹,还是最漂亮。

null

在卢大伯家里,几棵芍药开在小盆里,牡丹在一大盆里,五朵浅粉色花苞。高贵典雅,含苞待放。我们几个文友围着它拍摄,真不愧是名贵的周家牡丹。卢大伯拿出他历年为牡丹拍摄的照片,那娇艳的花朵,雍容华贵。

一路往西,车子在繁花中前行。村子里都是洋楼,在几棵梨花盛开的空隙间,又有一栋青砖黑瓦砖木结构的徵派建筑。这是周忠祥老人说的本族老屋“玉书门”。同样的石墩门框,同样的雕花门楼。门楣上有“梅、菊、牡丹、荷花”雕饰。门楼上挂有“武魁”门匾,只是这里的木板油漆掉了,门上的铁环锈蚀了,瓦缝里露出了蒿草……我想起了诗句《老屋》:

在蓝色的天空里

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在钢筋水泥筑列的丛林里

葱茏着另一番景象

碧瓦是风景

见证了世事沧桑

有多少故事

在泥土里弥漫着稻香

总有一缕炊烟

停留在思念的屋顶上

……

天门观

经塘铺过山口,杨梅山的梨开正旺。一片油菜山占据我们眼球,一路繁花似锦,何止是十里花廊,只要踏步灌溪土地便是李花世界。在杨梅山,我像回到童年时光,如雪的梨花,在这村庄里素素开着,这些老梨树呵,才不管超市货架上摆满的是奇花异果。这些传统的果子卖不出好价钱,无法摆上货架,它照样悠悠开着花,静静结着果。“疏影虬枝韵味长,一身傲气满凝香”。

往前行可以到名胜道教圣地,指路的老人告诉我们,“天门观,只要十分钟路程,就可以到达山顶,那里的景观很迷人。”

一条陡峭的山路通向天门观,这条路叫白剑冲。只有一条路冲向天门观的主峰,它与桂花泉镇的方山接壤,与灌溪寺相距5华里,一寺一观在这里属于同一山脉,天门观是宋代开基建造的,清代林绍隆道士写“许仙岩”三个大字刻在山崖上。史料记载是晋代道士许逊,他在此制服一条恶龙。百姓为了纪念他,在这里建了庙,在那神力胜天的年代,他为久旱的人们挖掘出甘甜的山泉,让百姓过上了有水的日子,滋润万物,虔诚的人们感谢这位道士,把他幻想成天神。

null

传说:这里有一个桃花潭,潭是七仙女洗澡的地方。但是有一只孽龙霸占这个地方,它是从江西南岭西脚下跑来的,每天在潭里打滚,在潭里闹腾,害得江西、湖广两地连年水涝成灾。善良的七仙女就把此事告诉玉帝,玉帝派来天神捉拿孽龙。后来这龙逃到一个无底泉洞,天神在洞口插上一根铁柱把孽龙锁在里面,还告诉孽龙,只有做好事,长年累月向外喷水,水不能大,也不能小,造福百姓,就放它出来。这条龙被天神制服,一年四季,都有清水流溢出来。老百姓为纪念这位水神,跟他建庙,取名“天门观”。

天门观道院坐落一块平地上,坐东朝西,新建的道宇气派恢宏,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先前的古院已经不存在了。道士王胜章介绍,还会扩大建设,成为道教圣地。他在这里住了20年,对这里非常有感情。先前是一个人住这里,后来有了龙飞山泉的矿泉水厂建在这里,这里就热闹起来。初一、十五的香客也逐渐不断,寂寞的古观,现在热门起来了。修建这观院的是一个浙江老板,他不愿留下名字。古时,这里有很多景观,由于战乱,加上长年失修,能找到的只有许仙岩、龙飞塘、插剑池和白蛇咀,其余的都消逝在时光中。在他的指点下,我们找到了许仙岩,这是一个天然岩洞,该洞高约10米,宽约20米,深3米左右。我无法想象,那个道士是怎样把三个大字,篆刻在悬崖上的。

站在白剑冲山峰往山下看,万亩稻田绵延数十里,平地托起无数峰峦,道不尽的林海都收眼底。四周山峰围绕,右是万家山,左是龙飞塘,后面是大爱坪,还有许多村庄都隐隐在这万山之中。一道山瀑不知何处是源头,冲向悬崖。潺潺的响声,让寂静的寺院格外的憧憬“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是描绘这里的景致吗?这水润泽西庄畈的田园,也注入了隽水河。轻烟处,风渺渺,像有神仙在这里游走。龙是飞走了,仙人坐地羽化,只有太多优美的故事在这里流传。我站在高山上远眺,香山村,石城镇,荻洲村,远近胜景历历如画,一览众山小,无数山脉都是绿色、紫色。山上的野樱花,与寺院的桃花相映成趣,自然的和谐表达得韵味无穷,像一幅山水画册。

西庄畈

null

车子一路往西,在一幢仿古建筑面前,我们停了下来。一块石头上有四个字“灵秀西庄”,乡贤周大哥,热情接待我们。

这个村庄四面环山,绿树相衬,我们漫步在度假村的水泥路上。听他与我们讲述这度假村的规划:种植、养殖、餐饮、休闲、旅游,总规划有2000多亩,已经栽下碧桃、樱桃、猕猴桃、葡萄、银杏、三角枫、雷竹,还规划有钓鱼台、观光台、牡丹园,一条武深高速的连接线,从县城香山一号,穿贯寺前、西庄、杨林,到神口,全长有17公里。他深情地说:“家乡不仅是地址和空间,它有记忆,有年轮,有故事。”所以,他要创建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激发乡村活力,留住乡愁记忆,凸显乡村的青山绿水,构造乡村的生活、生产、生态的和谐的空间,打造环境优美经济富裕的“西庄旅游度假村”。

null

我们漫步在园林里,樱桃树刚刚冒出嫩芽,碧桃却绽放深红的色彩,还有一树树梨花,也在微风里艳若云锦。一个又一个湖泊平静如镜,在桃花丛中,我们用手机拍摄美景,春天的气息又绕到水边的柳树上。枝丫间冒出淡淡鹅黄,缀着绿意的柳条在风的吹拂下轻舞。踏着一路软软的轻风,拥着对家乡美好企盼,我的心思在那远山,在那村湾,在那苏醒的山岗。万象更新的度假村,将会是西庄畈最美的风景。果园采摘,水边垂钓,园中居住,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呵,未来的西庄一定繁荣富饶。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山一水都源于岁月的沉淀与雕琢。任世间繁花万千,都不及家乡柔情绵绵。古屋,端庄古朴,依稀看到小时候,一树树李花,温柔了时光。那汩汩流动的沤麻池,仿佛还飘着莲的清香。如果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灌溪寺这一静谧之地,会让你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了悟。到过灌溪这方净土的人,都是一场华丽的邂逅。

在很多人眼里,灌溪不是有名的地方,但劈箭桥有淌不尽的悠悠古意;天门观幽深狹谷里,一道道瀑布像天上落下银河;周家古屋细巧的雕工经历岁月无情的的打磨,还是那样让人心动;还有建设中的西庄度假村,那一树树碧桃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

如果说,灌溪的山水含诗情,那就是山山水水都是浸染文人骚客笔下的淡墨。如果说灌溪是水墨画册,武深高速连接线的修通,将会拉开画轴的一角。灌溪之美,美在温情人心;周家古屋穿越时光还是流光溢彩。灌溪之美,美在千年的文化基因;那只飞不走的凤凰,偶尔会莫名惆怅。灌溪之美,美在溪流里的淡泊宁静;那碧镜泉静如处子,一定记得每一位游子的身影。灌溪之美,美在四时春秋;山峰草拟出别致的画册,每人都想步入这人间仙境。(程二春)

本期采编:沈一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