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人价值策略步骤

介绍价值投资的文章很多,但绝大多数看了和没看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因为都是在分解概念。投资者之间应该去分享一下更为细致的东西,比如策略实施的步骤,这样才能让大家更为精进。

浅谈个人价值策略步骤

一种理念是否优秀在于这种理念是否长时间的流传,但凡是经过历史考究的东西,那么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的各种投资理念和方法,都是通过不断的市场验证而流传下来的,因此它们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

一些人听到国外市场有什么优秀的基金经理或金融大鳄,就酸不溜秋的来一句,“让他们来A股试试。”。首先,A股虽然并没有完全对外资开放,但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很多金融大佬都通过港股进行了投资,并且获利颇丰。然后,如果觉得A股不行,完全可以投资境外市场。最后,就算在这些人不屑的A股,任何理念都有成功者,是你不行还是市场不行立见分晓。

null

为何有一部分人认为A股市场不如国际市场,是因为这些人没有仔细的去研究这些分析方法并不断实践,忽略了一些干扰因子(除了分析理论考虑的因素外,很多非分析理论的因素也对市场形成干扰,比如“财富效应”、投资者情绪等)的影响。股市一直在这,方法也一直没有本质性的变化,不行是因为自己实践不够。任何方法都无法保证绝对的胜率,但好的方法可以提高胜率。很多人对于这些方法只使用拿来主义,并不去分析原理和其它干扰因子,这样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一旦失误率过高就草率的做出结论,这个方法不适合A股,我到觉得这些人不适合投资。

个人使用的价值投资的方式,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策略实施步骤,可能对于同类型的投资者有所帮助。

首先,是依据价值核心选股,这一点就不累述,一般就是选择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优质企业。当然,这个步骤中会添加一些自己的选股标准,如股权集中、负债较低等。

然后,通过粗选能够大大缩窄选股范围,且进行进一步剔除。我会剔除自己无法理解或很难预计未来现金流的企业,近几年业绩出现下滑,股东高管在近期减仓或有减持计划的企业。这是一个相对感性的过程,所以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条件。这里只强调一点,不要因为某一点原因而对于某只股票难以割舍,只要不符合条件,再喜欢也要剔除。

接着,符合上述标准的企业并不一定在现时点拥有比较好的价格,后续工作就是等待到关注标的达到建仓价格。之前,我觉得底仓少量的买入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觉得,底仓起码要买到1/4仓位。因为股票在买入后向上波动,没有必要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成本,建仓量太少,正向波动的烦恼就会很大。

最后,即使价值分析方式,也无法确定股票是否能够有长期投资的价值,在建仓后就有一个长期观察的过程。通过上述方式挑选股票,持有亏损的概率并不高,特别是只获取均值回归的利润。但是在观察中,少量股票的预期是特别明显,并且未来现金流很容易算出,不是靠想象。这种标的就是我加大投入的标的。只有能看懂,才有可能预测均值以上的空间,否则就是幻想。

个人认为,通过上述的方式,将整体投资控制在5只股票左右的组合,能够很好的实践和试错,而且造成实质性亏损的概率并不高。但是,找到一只正真优秀,适合一直持有的企业并不容易,所以我对于投资设置的双保险,在无法精准预期时,使用逆向策略保证基础盈利,保守来说就是价值回归的部分,当能够精准预期时,重仓投入,等待逻辑兑现。

上述就是个人的分析步骤,价值类型的投资者可以参考这个分析步骤,完善自己的分析流程。当然我的分析也不是完美的,也在不断你的完善,能够对投资者有所帮助就好,如果没有坚定自己的理念就好。

小马有话说

开始是想跟大家聊聊实践的总要性,但是觉得这个话题可能有点空乏。最近看了一些关于逆向策略和价值投资的书籍后,觉得两种方式其实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策略,所以就把笔锋一改,写写最近的策略及步骤。

其实价值投资也有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比如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和适合长期投资的公司是有本质区别的,任何公司在特定的时间都会有投资价值,而长期投资的公司必须是优秀的成长型公司。这也是我们在使用价值策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