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实质上就是抗病毒药物指南!话虽有几分夸张,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点中要害。深谙中国乙肝治疗现状的专家们十分清楚:对于乙肝抗病毒治疗,医生和病人已经迷失太久。
乙肝抗病毒治疗重要在哪?哪些是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人群?令人眼花缭乱的抗病毒药哪种最好?用了乙肝抗病毒药是否像上了“贼船”,上了下不来?对于乙肝的治疗,钱要用在刀刃上,就算身上只有一元钱,也要将其用于抗病毒。
偏方、保健品和一味使用降酶药物,是乙肝病人用药的典型误区。尽管他们用了不少药物,但却都没有用到点子上,最重要的抗病毒药物被弃之一旁。抗病毒,就是最好的降酶药。 但是很多不该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却“不该出手乱出手”。很多内科医生一遇到乙肝病人,不管其是否符合抗病毒指征,都毫不犹豫上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抗病毒药物),其实这是不对的,这样做很可能出问题。很多医生将治疗指征有意无意地扩大,导致很多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携带者一夜之间成为病人,匆匆加入到治疗大军的行列中去。
是否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必须综合考虑“HBV DNA”、“肝功能”、“肝组织学检查(即肝脏穿刺检查)”这三项检查的结果。三条之中,第1条是必需条件。在符合第1条的前提下,再具备第2条或第3条,便符合抗病毒的指征了。 从上述指征我们可以看出,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标准并不是像普通人认为的那样,“大三阳”就要抗病毒,“小三阳”可以不抗病毒。事实上,“大三阳”携带者,倘若肝功能正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显示炎症较轻,则无须抗病毒。
可能有些人会说:“满足第2条就行了吧,转氨酶升高,不就意味着肝炎活动,从而可以抗病毒治疗了吗?”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是酒精肝、劳累、药物等所致,所以第1条必不可少。这也说明治疗的目标主要是使病毒DNA数量下降,而不是大多数病人所追求的表面抗原转阴。病毒DNA要转到用一般的检测方法检测不到。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