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出版社戏曲文献整理出版浅谈

null

2019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第八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举办。本届研讨会以“京剧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为主题,旨在通过对京剧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呈现京剧文献内容、形态的多样性,解析京剧艺术研究的本体,增强学术自觉,促进京剧研究与京剧史料学、京剧唱片学等学科建设。来自海内外各大院校、研究机构的戏曲领域专家学者、京剧表演艺术家、图书出版管理者及社会各界京剧爱好者1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闭幕式上,学苑出版社副社长潘占伟进行了发言,梳理、总结了我社近20年来在戏曲文献整理、出版方面的工作情况。以下为发言摘录:

学苑出版社戏曲文献整理出版浅谈

回溯一下,学苑出版社涉足戏曲文献整理出版,开始于2000年前后,出版的第1部戏曲文献为《清车王府藏曲本》。在此之前,学苑出版社的文献出版,以文史类专题古籍及艺术文献为主,戏曲文献偶尔为之。

以此为起点,特别是自2001年社重大项目《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正式启动以来,开始将戏曲类图书的编辑出版作为一个重要分支,并以京剧为主要方向,侧重收集、整理、出版有重要保存、学术研究、传承价值的原始文献,经过近20年的坚持不懈,集腋成裘,逐渐形成了“傅惜华藏书系列”“中国戏曲脸谱系列”“老戏单老戏报系列”“京剧老照片系列”“民国京昆史料丛书”“民国京昆期刊系列”“昆曲曲谱丛刊”等,内容包括明、清、民国宫廷和伶人、学者珍藏的戏曲曲本、剧本2400余种以及京剧鼎盛时期流派经典演出剧本近300种、各种地方戏曲经典剧本近100种;著名学者傅惜华珍藏古典戏曲曲谱、身段谱2000余种;民国戏剧论著、期刊近100册;京剧、秦腔、川剧、豫剧等各大剧种明、清、民国传世脸谱及当下抢救、发掘的老艺人脸谱手稿3000余幅;元末至清代孤本、善本戏曲版画7000余幅;自清末光绪年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剧、昆曲等戏单戏报近2000幅等,并开始向话剧领域拓展,策划出版了“民国话剧文献系列”“民国早期话剧史料整理与研究”“田汉南国社话剧文献整理及研究”系列等,在学界有了一些影响,塑造了学苑出版社戏剧出版的特色。

其中入选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项,“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4项,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1项,“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6项,“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5项。《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1—40卷)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一、出版概况

学苑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由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管主办。自2000年前后,“本着专、精、特、新”的出版理念,开始涉足戏曲出版。

一开始,主要关注的是戏曲古籍,采用的是原版影印的方式。2003年12月,出版了《清车王府藏曲本》(首都图书馆编);2004年3月,出版了《绥中吴氏藏抄本稿本戏曲丛刊》(吴书荫主编); 2005年5月,出版了《审音鉴古录》(清 佚名撰);2009年6月,出版了《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王文章主编)。2010年以后出版的《傅惜华藏古典戏曲曲谱身段谱丛刊》(2013年4月版,王文章主编)、《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书》(2015年8月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未刊清车王府藏曲本》(2015年11月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中国近代地方戏曲剧本丛刊》(第一辑)(2017年9月版,王文章主编)等是该系列的延续。录排、标点的只有1种,即《隋唐五代宋金戏剧史料汇编》(2013年5月出版,张发颖编)。

null

《未刊清车王府藏曲本》

null

《中国近代地方戏曲剧本丛刊》(第一辑)

在出版方向上,从2005年开始,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民国戏曲文献,先后策划、整理、出版了“民国京昆史料丛书”“民国戏剧期刊文献汇编”等,其中“民国京昆史料丛书”从2008年1月第1辑出版算起,至今共出版了18辑,收录民国京昆著作近40种;““民国戏剧期刊文献汇编”已出版《国剧画报》《剧学月刊》《戏剧旬刊》等数种。

null

null

《国剧画报》《剧学月刊》

上述民国戏曲文献,包括著作和期刊,均采用影印的方式出版。同时,还有部分民国戏曲文献采用的是部分录排、标点,部分影印,加研究解读的方式,如专题文献《梅兰芳珍稀史料汇刊》;部分文献采用研究、解读加影印的方式,如《清宫廷戏曲档案萃编》;部分文献采用全部录排、标点的方式,如《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和拟于2019年年底前出版的《三六九画报京剧资料选编》,以及已列入出版计划、刚刚开始着手的《顺天时报京剧史料汇编》等。

图像类的文献,也是重要的分支之一,相继出版了几个系列,如《中国戏曲脸谱》系列、《京剧老照片》系列、京昆老戏报戏单系列等。

null

null

《梅兰芳珍稀史料汇刊》

null

《清宫廷戏曲档案萃编》

其中《中国戏曲脸谱》系列已出版9种,涵盖京剧、昆曲、川剧、豫剧、秦腔等剧种,如:《易俗社秦腔脸谱》,2008年版,王保易、张宁中绘;《三意社秦腔脸谱》,2009年版,韩印锁绘;《蒲城张氏藏秦腔古谱》,2008年版,张新文收藏;《秦腔历代故事戏脸谱》,2015年版,高登云绘;《京剧净角经典脸谱》,2015年版,邓元昌撰文、绘画;《川剧脸谱》,2009年版,龚思全搜集、整理、绘画;《豫剧历代故事戏脸谱》,2015年版,关朋绘;《侯玉山昆弋脸谱》,2018年版,陈家让、张淼、侯菊主编;《翁偶虹秘藏脸谱》,2018年版,翁偶虹著,张景山编。可纳入该系列的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清升平署戏装扮像谱》(2005年版,王文章主编)。

null

该系列其实是从戏曲舞台美术的角度整理脸谱文献,重视老艺人手稿,只收录舞台脸谱,案头脸谱和工艺脸谱不在关注之列。

京昆老戏报戏单系列已出版4种,如:《首都图书馆藏旧京戏报》2004年版,韩朴主编;《回首当年——中国戏曲学院老戏单》,2010年版,杜长胜主编;《菊苑留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各京剧院团老戏单》,2012年版,倪晓健主编;《梅兰芳老戏单图鉴》,2015年版,谷曙光著。此外还有《中国昆曲老戏单图鉴》,已立项。

戏单戏报是记录演出信息的一手资料,内容包括伶人、文武场、剧目、演出地点等,有的还有剧情简介,间或附有剧照。专题性质、较为系统的戏单戏报整理,为戏曲演出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京剧老照片》系列已出版2辑,第3辑拟于2019年年底前出版。照片直观,蕴含信息丰富,是作为舞台艺术的戏曲的特色文献。现存京剧老照片数量巨大,但成系列、品质好的不多。京剧老照片收藏者众,但具备解读能者少。学苑版《京剧老照片》系列的特点是高清照片加专业、详尽解读,目的是为京剧史留下一套珍贵的图像文献。

null

null

《京剧老照片》

文献整理的角度而言,难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以下简称《集成》)。

《集成》是“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套书采用全新的记录方式(剧本、唱腔伴奏、身段表演、服装扮相一应俱全),收录自民国初年“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以来50余位流派创始人和优秀继承人擅演的经典剧目250余出,囊括了生旦净丑各主要流派的代表性剧目,是京剧形成以来京剧剧本文献的一次全面挖掘整理。

null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

在所收录的剧本中,60%的剧本先前从未出版过,此外还挖掘出一大批绝迹舞台多年、濒临失传的传统戏,其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在具体的记录整理上,《集成》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创新意识。先前许多剧本出版物,大多为文学剧本,而《集成》为完整的表演、音乐、伴奏、武打、翻扑,甚至舞台布置、服装扮相、脸谱勾法等全方位的有效立体记录。藉此不仅可明了前辈的演出路数,而且连情节中如何表演,角色间如何移动,表演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体现,歌唱时板式旋律的具体唱法,甚至重要念白的重点要点,都通过细致地记录,真切地描述,准确地记谱和念白音重音调的标注,一目了然。这对于京剧这样重程式规范的写意性艺术形式的保存流传乃至创新,都有非常重要和实际的帮助。

《集成》自2000年立项,至2015年40集全部出齐,整整用了15年。2017年,《集成》因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和创新的整理方式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null

《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

二、出版特点及理念

1.以原版影印为主,以点校整理为辅。

以戏曲内容为主的专著、期刊、报纸,主要采用影印的方式出版。专著、专书类,如《民国京昆史料丛书》《民国戏曲期刊汇编》等;专业期刊类,如《戏剧旬刊》《剧学月刊》等;专业报纸,如《国剧画报》等。这两年正在开拓的话剧领域亦是如此,民国话剧理论专著采用原版影印的方式出版,如《民国话剧史料汇编》(第一辑)、《田汉南国社话剧文献整理及研究》等。

null

《民国京昆史料丛书》

null

《田汉南国社话剧文献整理及研究》

对于以资讯、政论或娱乐为主要内容定位的报刊,但有关戏曲的内容亦占有一定的比例,且较为系统者,则采用重新录排、标点的方式整理出版,如2009年出版的《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正在进行中的《三六九画报京剧史料汇编》和《顺天时报京剧史料汇编》等。对于报纸连载的,可成为专著、专书者,如朱双云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戏剧画报》《蜜丝》《社会月报》《戏》等刊物开辟的专栏 《菊部珍闻》,因不便影印,亦采用汇编、点校、注释的方式整理出版。

null

《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

2.关注学术热点,重视新文献的生成;关注、扶持优秀青年学者,推动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

站在出版的角度而言,自然状态存在的,零散的文本、图象资料等,很难进入出版传播领域。只有在某个较为明确的指导思想下,通过选择、编目、标点、释读等一系列创造性的活动加工而成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发挥文献的作用。如学苑版的《回首当年——中国戏曲学院老戏单》。在此基础上,若加上深入解读,文献的使用价值就会大大增强,如《梅兰芳老戏单图鉴》,因为作者对梅兰芳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该书可称得上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梅兰芳演剧史。

学苑出版社一直比较关注青年学者,关注他们的研究,共同商量、策划选题方向,或拓展研究领域。已出版的《梅兰芳珍稀史料汇刊》《田汉南国社话剧文献整理及研究》,以及进行中的《京剧名伶脸谱艺术大考》《<顺天时报>京剧史料汇编》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

null

《中国京剧史料编年(1740-1949)》

学苑出版社戏曲文献整理出版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回归本源。

将戏曲定位为立体的舞台艺术,将戏曲演出视为前后台专业人员有机协作,场上演员与场下受众双向互动的过程;进而将戏曲纳入社会文化的整体之中,将其还原为娱乐方式,审视其地位,以及在其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运作和影响。以此为出发点,拓展视野,重新定义戏曲文献。

在此理念的关照下,戏曲本体,包括演员、剧目、角色行当、化妆、脸谱、服饰、道具、音乐、锣鼓经、念白、唱腔、身段等等;戏曲外围,包括政治社会背景、管理者、组织经营者、受众、剧作家、评论家、研究者,等等:与上述事项相关的记录,包括文字与图像,甚至音视频,均视为戏曲文献的有机组成,打破了此前文学史扁平观念下的作家、作品分析,艺术评论、鉴赏等等惯常做法,大大拓展了视野,有效增加了文献的总量,丰富了文献的种类,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

回归本源,也与学界对戏曲文献概念的拓展暗合。传统观念对戏曲文献的理解,多强调文献内容的文字性和文献载体的书面性。这些包含一切关涉戏曲文化活动的史料,体现出在史料搜集与研究方面的多元化、综合性、全面性及鲜活性等特征,这对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戏曲文化,尤其近代戏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是戏曲文化研究亟待开掘和深入的重要领域。

null

《隋唐五代宋金戏剧史料汇编》

二是重视文献的原貌。

学苑出版社的戏曲文献的整理出版,比较重视文献的原貌呈现,多采用影印的方式

首先,这是文献保护、利用的客观要求。

文献具有本体价值与文献价值的双重属性。目前在文献保护上分别采用了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两种方式。文献的再生性保护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原生性保护,这是由文献所具有的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

对于较少披露、难得一见的文献,特别是善本、孤本,平衡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影印。而善本或孤本原版,可妥善保管,不必再提供借阅服务,对它们而言,这无疑是最大限度的保护。

null

《朱双云文集》

其次,这是文献整理及文献供给的科学要求。

戏曲文献的整理和出版,是为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一手资料。戏曲文献的原貌,包括载体的材质、开本的大小、保存状况,以及文献的呈现方式,包括插图、题签和批注,内容的排序,版面安排,甚至相关的广告等等。这些信息都很重要,各项信息,对于不同的学者、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义。通过影印,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原版的信息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以资利用。

再次,这与如何看待文献的学术理念有关。

是把文献的内容抽离出来,孤立地看内容本身,还是通过思考文献最终呈现状态,追溯其形成的过程,二者差别甚大。

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之一永田英正在指导学生写论文时说:面对每一条史料,你一定要问一下,这条史料为什么以这种形式存在于这里。如果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这个史料你就可以用了。

这段话对于重新认识文献的整理、利用,不无借鉴意义。

最后,重视影印也是对当下排印、标点、校勘方式的反思。

此外,民国戏曲文献的生成特点也给校勘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代以来,由于报纸、期刊的兴起,文献载体发生变化,民国戏曲文献的生成方式与此前有了很大不同,同一事件、同一内容,专著、报纸、期刊或都有提及,因读者对象不同,记录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对于校勘而言,重要的是整合不同的内容,比较,分析;不同版本,不是找一个更全、准确的足本,而是侧重不同版本产生的背景分析。

null

《民国话剧史料汇编》(第一辑)(全7册)

三、数字化背景下的文献整理

学苑出版社在戏曲专题数据库方面起步较早。2013年,“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资源总库”被列入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该项目以我社出版的戏曲文献为依托,汇总、整理,进行数字化处理,支持全文检索、在线阅读和下载。该项目的一期已于2017年结项,在第十届新闻出业版互联网平台系列评选中荣获优秀互联网创新项目,2017年7月在第七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荣膺“2016—2017年度数字出版·优秀品牌”。截止目前,入库资源共计3200万字、200多个经典剧本、7000多张图片(老照片、老戏单、脸谱)。

null

该专题数据库特色如下:

1.实现了对入库文献的全文检索,尤其是增加了原版PDF页面与录排文字的一一对照,既方便用户检索,又方便用户对应原版文献,从而对文献进行有效、准确地利用;

2.除全文检索外,还有作者、来源、关键词检索,让用户更快找到需要的内容;

3.总库按照资源类型分为图书、期刊、报纸、剧本、脸谱、老照片、老戏单几个子库,各个子库既可单独检索,也综合检索,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背景下专题数据库的出现,为戏曲文献的整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其全文检索、录排版和原版在线对照阅读等功能,以及方便快捷等特性是传统文献整理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无论是传统的文献整理方式还是方兴未艾的专题数据库,课题意识都是灵魂。只有紧跟学术前沿,了解学界需求,增强选题意识,细化研究专题,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术,有效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就数据库本身而言,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以及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组织的优化等,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null

学苑出版社 | Book_001

版权合作请联系xiaozi0329(微信小编)

投稿邮箱xueyuanwd1127@163.com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