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石匠心(一) | 张国强与他的四灵匠雕刻作品

蜡石匠心(一)     张国强,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对黄蜡石一见钟情,

蜡石匠心(一)

   张国强,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对黄蜡石一见钟情,放弃了新疆和田玉的加工经营,开始专注于黄蜡石雕刻领域 ,从此一个以作品能收藏 、能传世为创作理念的黄蜡石雕刻企业“四灵匠”就此应运而生。

贵在选料

   从事黄蜡石雕刻的人和切过黄蜡石的藏家都知道黄蜡石原料的风险性,想得到一块颜色、质地和纯净度上佳的雕料实属不易,不是光花钱就能买的到的,这还需要运气,四灵匠品牌的选料要求更是在这些基础之上还要高,不单要求颜色好密度高无杂质还需要雕料有一定的体量尺寸。

    四灵匠有这样高的选料要求与张国强大师对于雕刻的价值观有关系,衡量一个好的玉雕人的标准是他敢不敢用最好的料子雕刻,所以贵在选料的同时也是选贵料的一种勇气。

贵在设计

    好的雕刻材料是无需做很繁琐的雕刻工艺的,“大道至简”这句经典是可以完美融合在好材料上的,但越是简单的东西其实设计越难,因为又要有主题文化还要符合当下审美再要突出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些元素叠加在一块方寸之间的玉料上做设计实属不易,有的时候还需要感觉。

    四灵匠作品往往为了出彩而设计到半夜三更,有时没有感觉设计也只能停下来,其中良渚杯“金奖”作品《三喜》的设计就耗了一个多月,《九龙》也设计了差不多一个月,这些为了追求设计的完美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计算的。

贵在雕刻

    雕刻工艺的好坏取决于细节,四灵匠所有作品都是看不见雕刻痕迹的,这需要对雕刻细节有很高的要求。细节雕刻是最耗时间和眼力的,细节雕刻处理对于眼睛的疲劳真的是一般人很难适应的,所以玉雕人一般从业10年左右就都有近视和散光了。

    而且四灵匠所有作品都是请苏州和田玉的打磨师傅来处理雕刻件最后的打磨和抛光,苏州和田玉这套打磨抛光工艺目前也是玉雕界里最好的抛光技法,但是因为都是纯手工的打磨抛光,所以其打磨成本费用就特别的高,很多黄蜡石玩家是不知道的。

艺术成就

2012年

作品《四灵》获中宝协“天工奖”银奖、浙宝协“良渚杯”金奖。

作品《镇宅瑞兽》获浙宝协“良渚杯”银奖。

作品《岁月扳指》获浙宝协“良渚杯”铜奖。

作品《镇宅吉祥兽》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作品《镇宅古兽》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作品《镇宅汉风瑞兽》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2013年

作品《无事牌》获中宝协“天工奖”优秀奖、浙宝协“良渚杯”铜奖。

作品《府上有龙》获中宝协“天工奖”优秀作品奖、浙宝协“良渚杯”金奖。

作品《瑞兽》获中宝协“天工奖”优秀奖,浙宝协“良渚杯”金奖。

作品《仿古龙》获浙宝协“良渚杯”铜奖。

作品《螭龙》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2014年

作品《三合》获浙宝协“良渚杯”银奖。

作品《五瑞》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作品《龙虎对牌》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作品《冰清玉洁》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2015年

作品《三喜》获浙宝协“良渚杯”金奖。

作品《红瑞》获浙宝协“良渚杯”铜奖。

作品《扭转乾坤》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作品《清荷》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作品《三喜》获“中国工艺美术杭州博览会”铜奖。

2016年

作品《九龙牌》获浙宝协“良渚杯”银奖。

2017年

作品《四合》获中宝协“天工奖”铜奖、浙宝协“良渚杯”金奖。

作品《九龙心经牌》获浙宝协“良渚杯”银奖。

作品《神龙见首不见尾》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作品《螭龙对章》获浙宝协“良渚杯”优秀作品奖。

2018年

作品《四合》获中宝协“玉华奖”铜奖。

作品《螭龙对章》获中宝协“玉华奖”优秀作品奖。

作品《带子上朝》获中宝协“玉华奖”优秀作品奖。

作品欣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