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没听过“职权骚扰”?日本都开始出台新的法律了

在职场当中,防止职权骚扰的法律通过日本参议院的表决在日本出台了。该法律提出了企业有义务设置职权骚扰受

在职场当中,防止职权骚扰的法律通过日本参议院的表决在日本出台了。该法律提出了企业有义务设置职权骚扰受害者的咨询窗口,以及必须制定出发生后的防止再发生措施。但是没有制定出相关的处罚措施,日本国内不少媒体也提出了相应的质疑。

虽然日本舆论很重视职权骚扰,但定义不明确!

此次日本通过修订了【劳动实施综合推进法】和【女性活跃推进法】等5项法律。其中最大的特点是,针对职权骚扰,进行了以下的定义:“在职场做出的言论当中,超出业务范围,侵害了劳动者的就业环境的行为。”

到目前为止,不能滥用职权骚扰的方式对待员工的行为虽然是所有职场的共同认识,但是针对职权骚扰的定义非常模糊。此次的法律修改内容当中,明确进行定义这一点无疑是很大的一次进步,这样会明确带给各个企业改革的方向。

同时,针对具体行为的判断标准,在日本的厚生劳动省还在持续讨论当中。

现在针对以下行为已经逐渐明确出来了:

1.动手打人,敲打身体某部位等身体攻击。

2.在同级别和下级同事面前进行辱骂,进行精神上攻击。

3.将某职员隔离到小黑屋的行为。

4.针对个别职员,安排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多工作。

5.对员工的家人·亲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

6.要求个别员工执行在业务上明显没有必要的苛刻任务的行为。

接受企业的意见,暂时不推出明确处罚措施

由于此次法律的风向对整个日本企业文化的触动较大,所以暂时针对大企业定出了2020年,中小企业定出了2022年为止,完成相应的改革的要求。通过政府层面的干预还是不能做出改变的企业将进行黑名单企业的公布。

但是,一部分法律专业的学者还是提出了质疑,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的处罚办法。

如果是知名企业的话,一旦被列为黑名单企业,进行公布,企业形象会大大受损,会起到不错的抑制效果。但是针对无名的中小企业,压根不在乎企业形象,如果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则,很难说这是有效的对策。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日本特有的雇佣环境在作怪,反过来导致了此次的法律修改案当中,没有将职权骚扰行为的明确界限规定出来,也是考虑了很多企业方的意见的结果。

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很少有提起职权骚扰的,其原因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够自由解雇员工的企业氛围有关。企业可以通过业绩评价,将不能达标的职员合理解雇,所以管理层没有必要像日本企业那样对不合格的职业进行精神层面的压迫,促使其主动辞职。

但是日本传统的企业文化当中,“终身雇佣制”等制度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所以很多企业还是不能随意解雇员工,所以才导致有些管理层会针对没有能力的职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打压。

当然并不是说有以上原因就可以随便进行职权骚扰,即便是没有明确的处罚措施,随着法律的出台,所有日本的企业都不得不遵守执行。这样一来,爱用精神压迫的方法来提升业绩的管理者很可能慢慢被淘汰出局。

针对这样的日本企业的风气,各位看官怎么认为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