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小镇:打造云上创业创新第一镇

以云栖为名,为云计算而生。 6年砥砺奋进,西湖区云栖小镇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鸟理论”“两山理论”

以云栖为名,为云计算而生。

6年砥砺奋进,西湖区云栖小镇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鸟理论”“两山理论”和五大发展理念,从一个传统工业园区蜕变为全国闻名的特色小镇发源地,成为杭州勇立潮头、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金名片。

这里,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示范地,是云产业和人才集聚的新高地,是云上创业创新文化(300336)的引领地。据不完全统计,小镇每年为杭州带来2000余个创业创新项目,为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正如2018云栖大会上省长袁家军在讲话中所说的:“云栖小镇是‘数字浙江’发展的鲜活样板,是特色小镇生态圈的示范样板,也是浙江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勇立潮头踏歌行。

云栖小镇将紧抓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机遇,以“数字技术实验区、数字魅力体验区、数字成果展示区”建设为抓手,在打造云上创业创新第一镇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和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第一镇。

优化布局构建产业生态

云栖小镇的发展,是一次无中生有、从小到大的创新实践。

小镇前身,是西湖区转塘科技经济园区。2013年,西湖区整合杭州云计算产业园、阿里云创业创新基地两大平台,打造国内首个以云生态为主导,云计算为核心科技的产业小镇——云栖小镇。

2014年8月14日,时任浙江省长李强在西湖区考察“云栖小镇”时,第一次提出“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特色小镇的概念由此而来,并日渐清晰;此后,浙江省以云栖小镇为先行示范,启动了特色小镇建设。

从工业园区到特色小镇,不只是名称的改变,更是结合云计算产业的特点,进行腾笼换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践行以人为本,加快双创蓬勃发展。

如今的云栖小镇,淘汰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业,整合现有资源,并坚持高端要素集聚,龙头企业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初步构建了云计算大数据、卫星云、物联网芯片、智能硬件等四大产业生态。其中,飞天5K系统成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云计算平台;城市大脑成为国家四大人工智能平台之一;孙家栋院士领衔的北斗时空研究院,开创了我国自主时空技术应用的新局面;中国工程院高文院士领衔的北京大学数字视频解码国家工程实验室云栖中心,成为视频编解码芯片发展的新方向;这些重大技术创新相互关联、互为作用,是生态协同创新的典范。

搭建平台助力小微企业

陈良彬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几年前,他带着防近视智能笔产品,来到云栖小镇参加“淘富成真”项目路演并脱颖而出,获得了富士康从关键零组件、科技整合到设计的完整服务。“品质优化由富士康协助完成,销售、专利我们负责,最终把创意变成实物。”陈良彬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淘富成真”计划是由世界制造领袖富士康和互联网领军企业阿里云发起,依托云栖小镇,联合银杏谷资本、洛可可设计、云栖联盟、硬功馆、微链等创客服务与投资机构组成的一站式硬件创新赋能平台。平台将开放富士康世界级的制造能力,阿里云领先的云计算、人工智能,阿里巴巴集团全球电商营销资源,云栖小镇的创业扶持政策,同时银杏谷资本、洛可可工业设计、硬功馆等将提供投融资、创业辅导,周边服务等一系列的创业服务,共同构建集创意设计、智能硬件、物联网等领域创新创业者的服务平台。平台截至目前共举办专场路演87期,对接企业超过1600家,36家创业创新企业与富士康达成合作,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或量产,并涌现出了云马科技、小K智能、美若科技等多个众筹金额过千万、销售金额过千万、融资金额过千万的明星项目,有26家企业估值过亿。茁安子、图一科技、丽鱼科技等5个优秀项目创始人入选西湖区“325”人才计划,获项目专项资金补助。

在云栖小镇,像这样的创新创业平台还有不少。比如,阿里云搭建了一个公共云平台,两年前西湖区1万多家企业“集中上云”,享受云端服务,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由省财政厅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的“政采云”,是一个政府采购的云平台,更高效的配置资源,助力政府采购更加阳光透明。此外,还有阿里潮电街“创星基地”、云栖Techday、云栖下午茶、硬功馆、五叶草等,进一步营造了小镇的创业创新氛围。

小镇负责人表示,基于云产业的特点,小镇集合阿里巴巴、富士康、英特尔等大企业的优势资源,提供最先进的技术、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等创业创新服务,助力小镇内外的中小企业乘“云”而上、淘富成真。如今的云栖小镇,入驻了数百家云计算平台上的大数据、游戏、电商、金融、App开发和智能硬件等各领域的企业和团队。

营造生态集聚高端人才

100场青年聚会、100场新生论坛、1万平方米的探索展区……刚刚过去的四月,全球253个城市的万余名科技青年齐聚云栖小镇,相约第二届2050大会。

2050大会是一场关于“年轻人因科技而团聚”的非营利性活动,采用一种创新机制,没有指导单位、没有主办单位。造飞机的、做卫星的、敲代码的志愿者一起发起的空天梦幻团聚,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从业者团聚,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三年百强团聚……如同很多硅谷创业者们的梦想源自自家车库,小镇引导着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向着未来无限逼近。

再说说成功举办了九届的云栖大会。去年吸引了全球7.6万名科技精英,是2016年的近4倍,已成为全球云计算行业的标杆。某种意义上,云栖小镇崛起于云栖大会,因人而兴、因人而旺。

“云栖大会已不仅仅是一个‘会’,更是一个集聚高端人才的大平台、大载体、大生态。”云栖小镇相关负责人说。

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次创业潮,云栖小镇为各个领域的传统产业、草根创业者和来自全球的高科技人才构建了一个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同心同向的创新生态圈。

以平台为抓手,云栖小镇通过阿里云、数梦工场等龙头企业,集聚了全国近70%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顶尖人才,相继引进建设了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校区、杭州北斗时空研究院、云栖工程院、浙商军民融合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并以此为依托迅速集聚大批高端人才。

以用才为导向,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大至场地,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涉云创业创新项目,按实际办公人数可申请入驻云栖小镇孵化器或创新引导区;小到补贴,入驻企业基于阿里云平台进行有助于云计算生态圈的开发工作所产生的相关费用,都可以申请。

一组数据为证:三年多时间,小镇企业从481家增长到1224家;高层次人才从3000名增至8000余名,先后引进了孙家栋、施一公等顶尖科学家6人,“新四军”253人,迸发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创新驱动打造智慧小镇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

眼下,云栖小镇启动“数字云栖智慧小镇”建设,整合智慧城市数据,打造“杭州城市大脑先行区”。

先行试水的是小镇便捷泊车系统。小镇22个停车场6459个停车位全部接入城市大脑。入口处取消了道闸,停车场实现先离场、后付费,避免了排队付费的困扰;同时实现有车位、无违停,通过路面监控第一时间发现违停情况,第一时间发短信提醒车主,同时给出预约车位并引导其进入最近的停车场内。

下一步,云栖小镇将在智慧消防、企业一次不用跑、社会面联防4个亮点应用,以及智慧餐厅、智慧路灯等多个服务应用方面发力。比如,打造一个50平方米的无人超市,人脸识别、24小时营业;建一个小镇实时动态大屏,产业经济、综合管理、综合交通、环境保护、能源能耗等小镇运行指标实时展现;改造200个智能窨井盖,更换50个智能垃圾桶,井盖挪动、垃圾溢满等能语音报警……云栖小镇年内将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

作为杭州城市大脑的诞生地,云栖小镇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为杭州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输出经验、技术、项目和人才,探索建设“杭州城市大脑先行区”。

新一轮的小镇创新之旅,已然开启。来云栖,看云卷云舒,续写“云端”的传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