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1964年春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文章精彩内容节选如下:
这次,巡行的车队先行到达云梦(现湖南洞庭湖),在九嶷山上拜祭了安葬于此地的虞舜,然后车船交替沿长江而下巡行东方。
皇帝出巡威镇四海,车队所到之处,万众瞻仰,黔首跪拜,人人内心服帖振恐。
但也有例外。
就在秦始皇到达会稽郡时,刚巧,这天项羽陪叔叔项梁上街,一下就碰到了皇帝威武的仪仗。年轻气盛的项羽对着皇帝的车队不屑地说道:“他,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一听吓了一大跳,赶紧捂住项羽的嘴,幸好没有别人听见。
在泗水郡(现安徽淮北)沛县(现江苏徐州沛县)当亭长的刘邦后来也见到了皇帝轰隆隆出行的车队,他则在内心叹息道,“哎呀,大丈夫就应当如此啊!”
就这样,皇帝东巡本意是威震天下,不想竟然激发出当时一些人的万丈雄心。
不几天后,皇帝的车队越过了会稽郡,又来到了钱塘(现浙江钱塘江),准备渡江。
哗、哗、哗!只见钱塘江的江潮涛涛,水波凶险。
钱塘江潮自古天下闻名,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的大潮更是蔚为壮观,什么一线潮、回头潮、交叉潮、丁字潮、半夜潮、鬼王潮,波激浪卷,气势无比恢宏。尤其是冲天潮,嘭!只听那一声巨响,汹涌的潮水猛烈地撞向堤坝,潮头排山倒海,一飞冲天,势如奔雷,是神鬼心惊。
现在虽然不是大潮季节,但仍然江潮汹涌。皇帝一看根本无法过江,只得命令车队回头又向西面退回,结果走了一百二十多里,才从水面狭窄江水平稳的地方渡过了江,来到了会稽山(现浙江绍兴)。
皇帝这天神清气爽,兴致勃勃,足健身轻,在卫士和群臣的簇拥下登上会稽山来瞻仰大禹陵。
皇帝在这里遥望南海,俯视天下,志满意得,两袖生风,飘飘欲仙,同时生出无限感慨。在工匠们赶造起的大祭台上,皇帝率群臣将士恭恭敬敬地向大禹献上贡酒和牛羊牺牲。
祭奠完成,皇帝意犹未足,回首对群臣将士下旨道:“命左丞相李斯撰文,在大禹陵旁立碑,纪念朕的功德,不得有误。”
“诺!”李斯赶紧跪下恭敬接旨。
下来后,李斯立即着手撰写碑文,一面由巧手工匠立碑刻石。工匠们选料、搬运、叮叮当当敲打,忙碌了好几天,石碑很快立成。李斯立即恭请皇帝瞻仰。
皇帝在太监的搀扶下,来到巍巍矗立的石碑前读看碑文。
只见青色石碑高有一丈四尺,宽六尺,厚一尺六寸,支支楞楞,不似后世所立四面平直之碑,但正面被打磨得平平整整,上面密密麻麻刻满线条园转匀净,字体上密下疏凝重端庄肃穆的篆书文字。
土堆不远处散乱地甩着一些长长短短的骨头。
一个小孩叫道:“看,那里还有好多白罐子。”
大伙纷纷跳下石台子围过来看稀罕,只见地上十几个白森森歪歪扭扭的圆罐子,每个上面都有几个几乎一样的奇怪的洞,还有两排长长短短的牙齿,怪瘮人的。
咚!一个胆大的小孩对着一个缺了几个牙齿的大点的罐子猛地踢了一脚。
哐啷啷!哐啷啷!圆罐子痛苦地发出破罐子才有的奇怪叫声,滚出去好远。
大伙一见,咦,挺有趣,才不管你罐子痛不痛苦,于是就都拥上去,你一脚我一脚,你推我一下我绊你一下,你喊一声我叫一嗓地对着破罐子踢了起来。
咚、哐啷啷,咚、哐啷啷,咚、哐啷啷--哈哈哈,嘻嘻嘻,哈哈哈······一时间,土场上尘土飞扬,破罐子的痛苦叫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四起。
啪!突然,破罐子被踢到了石台子的角上。只听破罐子发出绝望的一声响,真的一下就破成了几块。石台子是一点也不动,角上连一点印子也没有。
啊!大伙看着破成几块的破罐子是一楞,于是接着又拥着去踢下一个倒霉的破罐子。
土场上腾起阵阵尘土,不久,人人的头发的被汗水浸湿了,散乱地贴在通红的脸蛋上,顺着头发都淌着一道道黑黑的汗流,可人人都兴高采烈。大伙都忘记了放牛,忘记了回家,忘记了疲倦,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一直不停地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