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坏话、看比赛和西部片…库切和保罗·奥斯特的通信聊了什么?

一个是来自南非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小说家;一个将目光聚焦于南非社会,对社会现实有

一个是来自南非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小说家;一个将目光聚焦于南非社会,对社会现实有深切的指涉;一个的作品多写纽约,描述的是都市人的生活状态。

J.M.库切和保罗·奥斯特,两位风格迥异的作家,私底下却是交往密切的文友。近日,库切和保罗·奥斯特三年的通信集《此时此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6月8日,“库切文集”的首发式暨文集首部作品《此时此地》在侨福芳草地中信书店举行。外国文学专家陆建德和青年作家蒋方舟以互问互答的方式,分享了无数书中的精彩片段和关于文学的精彩见解。

652928947.jpg

蒋方舟和陆建德在新书分享会上

书信体有一种特别的亲密感

据悉 ,库切和保罗·奥斯特真正的交往开始于2005年。当时奥斯特请库切为自己编纂的贝克特文集撰写序言。到了2008年,奥斯特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文学节上和定居那里的库切见了面,真正成为了朋友。之后,库切向奥斯特发出邀请,约定两人通信三年,话题不限。

《此时此地》即为两人三年通信的结集,该书的话题涉及友情、人生、文学、艺术、生活、经济危机、战争、体育……无所不包,无所不谈。库切和保罗·奥斯特的交流绝无客套,意见不同时两位作家也会针锋相对。

蒋方舟是库切的忠实读者,并且通过自己的推荐使非常多的年轻读者接触到库切的代表作《耻》;而陆建德不仅为库切多部书撰写过序言或评论,更亲自到库切家中做过客。在新书分享会上,两位嘉宾的话题题从本书的体裁文学通信开始。

陆建德说,两位作家选择写信或者是传真交流,因而他们的交流之间有延宕,但是虽然时间速度慢一些,但是其中有一种特别的亲密感。蒋方舟则表示,看这本书信集,觉得两位作家的样子比她印象当中的要笨一些。“原来看保罗奥斯特和库切的小说,那是他已经成型、并且经过思考打磨之后的成品,看不到过程,但是在这个通信集里面可以看到很多作家之间的疑惑,你会发现他疑惑的东西跟你疑惑的东西是一样的。”

同时,蒋方舟也提到, 书信里的库切和她印象中的库切十分不同。几年前,库切曾到北师大做活动。蒋方舟说:“他是一个特别特别酷的老头,穿着机车夹克,不苟言笑,对于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回答,惜字如金,是很有距离感的人。但是在书信集里,可以看到他非常热情、温暖,话也很多。”

755547025.jpg

话题涉及“庸俗”的日常生活

既然是书信,难免有许多日常生活的碎碎念,这展示了大作家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蒋方舟在分享会上提到,两个人友情的基础往往是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在读《此时此地》时,她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库切和保罗·奥斯特两位作家经常感慨,“我们这两个老头子整天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出版的数字化,看不惯人们用电子邮件,我们是不是因为落伍所以什么都看不惯?”

可保罗·奥斯特又说,看不惯可能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而且“我们要坚持看不惯,我们要持续看不惯,要不断发出看不惯的声音。”

陆建德则表示,虽然两位老作家不时愤世嫉俗,但他们有一个永恒的青春的话题,那就是体育比赛。 “当时库切已经70岁,奥斯特比他稍微年轻一些。他们有大量的美好回忆,这个回忆是体育。奥斯特是棒球迷,库切对英国的体育板球非常喜欢,他们一说到这两种体育运动特别来劲,跟年轻人一样。”

此外,库切和保罗·奥斯特也喜欢看西部片。陆建德说:“ 我们不要以为他们有一种高尚文化或者低俗的文化,其实他们对体育很感兴趣,对比较通俗的西部片也很关注,因为西部片毕竟在美国和整个欧美影响无数人,而且里面同样出现个人英雄主义的题材,这一点跟体育是有着一种关联的。”

8119443200b0eb5304013931939ed0e0.jpg

J.M.库切

J.M. 库切文集将由人文社陆续推出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外文编辑马博介绍,《此时此地》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库切文集”的首部作品,这也是本书在国内首次正式授权出版。书籍采用精装封面加轻质纸内页的装帧设计,突出了内容和文字的质感。

人民文学出版社对于当代外国文学的名家名作一直非常重视。近两年,人文社签下了J.M. 库切的全部重要作品,包括通信集《此时此地》、三部文学评论,及十四部小说作品,这些书将在“库切文集”丛书中陆续出版。

编辑向读者透露,文集中的小说将包含本次活动被两位嘉宾提到的“自传三部曲”、1999年获得布克奖的代表作《耻》,以及最新小说《耶稣的学生时代》等。

即将出版的《耶稣的学生时代》是库切上一部小说作品《耶稣的童年》的续篇,继续讲述一名叫作大卫的神奇少年的故事,是一部极富哲思又在情节上颇具张力的小说,小说由知名译者杨向荣翻译,将于近日出版。蒋方舟评价道,这本书像是库切沉入思考的水底后,呈现出的水面的涟漪,书中没有一般常见的没有情节和故事,人物之间更多是争执和探讨,而这些探讨指向什么则耐人寻味。陆建德认为,书名暗示了库切和西方整个大传统的对话,而故事的内容则或许是库切对一种既定的文化和共识发出的挑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