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勒的梵高

马赛和蒙彼利埃,是两座法国南部重要的城市。在它们之间是一片扇形沃土。从阿尔卑斯山脉流淌过来的罗讷河在

马赛蒙彼利埃,是两座法国南部重要的城市。在它们之间是一片扇形沃土。从阿尔卑斯山脉流淌过来的罗讷河在这里注入地中海,冲击出富饶的三角洲。

这里有金色的小麦、翠绿的葡萄、圆润的橄榄。还有紫的醉人的薰衣草,让它声名鹊起,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普罗旺斯 - 阿尔卑斯 - 蓝色海岸

1

普罗旺斯的呼唤


普罗旺斯有着法国最理想的乡间风光,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一样,光听名字就让人如痴如醉。那隐藏在麦田里的法式城堡,那些流传已久的骑士文化,田间地头哼唱的方言小调,孕育了欧洲文学中一个明珠 -普罗旺斯抒情诗

大诗人彼得拉克最先在这里安家,将浪漫色彩的抒情诗传播到了意大利,引发了文艺复兴的浪潮。他也被尊为欧洲的“人文主义”之父。在他之后,更多的诗人、艺术家来到这里,寻找梦想和灵感。他们中的大多数,留下了了徘徊的步伐和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

文森特·梵高 - 划过世间的流星

2

流浪的牧师

在这些行色匆匆中,一位来自荷兰的年轻人,将他毕生的爱都留给了这里的乡野风光,用迷幻的色彩为我们传世,成为其短暂人生里最绚丽的华章。

一生潦倒的梵高,27岁才拿起画笔。当他小的时候,母亲一边夸赞着,一边撕掉了他的画作,就像撕碎了他的心。出身牧师家族的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将身心都交给耶稣基督,念着“阿门”在乡间布道。

弱冠时,曾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之间辗转流浪,做学徒,讨生活。后来去了比利时的乡间 - 蒙斯地区,成了一名家人希望的助理牧师,去传播天父的福音。

而极具讽刺的是,因为“工作太努力"而被解雇。或许是他用力过猛,反而衬托了他人不努力?不得而知,总之,当生活潦倒,爱情失意,最后连上帝也不喜欢他的梵高,在茫然中,拿起了画笔。

毫无疑问,梵高是位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他和家庭渐疏渐远,只有最支持他的弟弟提奥一直资助这个怪诞的哥哥。他的爱情总是不寻常,每每开始一段恋情,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反而把他愈加推向孤寂的深渊。

在荷兰,他起先师从自己的姐夫安东·莫夫,从素描开始。同时,他阅读狄更斯、雨果和米什莱。渐渐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一般的水平的绘画已经无法模仿。而精神世界日渐丰腴起来,巴比松画派的米勒是他的灵魂指引者,德拉克罗瓦的色彩理论是他的又一“良师”,很快他的第一幅知名画作《吃土豆的人》诞生。


吃土豆的人 - 梵高 1885

他用夸张的表现艺术,描绘了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狭小的餐桌边分食土豆。桌上悬挂的一盏灯,成为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使他们显得突出。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

压抑的画面感,是他曾经走过的矿区生活的真实缩影,也是画家内心的独白,抑郁成为伴随梵高终身的恶魔阴影。那一年,梵高去了安特卫普,在那里鲁本斯的绘画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来自日本的浮世绘,竟然在他的脑海里播下了种子。一种独特的画风开始萌芽。

多年后,1888年,梵高已经35岁。急躁,开始精神病发作的他,听从朋友的建议,来到了普罗旺斯的一座小城 -阿尔勒

3

阿尔勒的黄房子

在这里原本只是准备休息的画家,竟然发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天堂,全面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仿佛冥冥中,便是命运的指引,才来到这里。很快,秋天的时候,志趣相投的高更等其他绘画大师也来到这里,他们将一座乡间别墅改为艺术之家:黄房子,罗纳河畔拉马丁广场( Place Lamartine ) 2号。


梵高笔下的黄房子

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农事,一起绘画。向日葵,麦田,鸢尾花,村舍,优美的环境,诗歌般的田园风光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他一生中的大部分画作都是诞生在这里。


在阿尔勒的红葡萄园 - 梵高 1888



阿尔勒医院的庭院 - 梵高 1889



阿尔勒的吊桥 - 梵高 1888


收获 - 梵高 1888

可见,1888年秋天的是他人生中最美的季节。梵高的画作不再阴暗晦涩,转而变为色彩明亮,富含生活希望的“光明的绘画”。他的作品开始糅合了之前那些印象他的“老师”和画风,色彩趋向斑斓,画风近似写实。

除了风光,静物画也是他主要题材,著名的“向日葵”系列在这段时间创作出来。阿尔勒是向日葵之乡,而向日葵在梵高的笔下也成了他的宠儿和神物。


阿尔勒的向日葵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近似变异,也是其精神状态的反映。最出名的是这幅《十四朵向日葵》,他和提奥解释,象征着耶稣的十二门徒和他们兄弟两个。


十四朵向日葵 - 梵高 1888

有人说,这幅画里,其实是十五朵向日葵。究竟梵高的用意是如何,我们并不知晓。可见神学的思想并没有在他脑海里消失,反而潜移默化起来。在另一幅著名的画作《夜间的露天咖啡座》里也有暗藏的体现。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 梵高 1888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就坐的顾客们,其实暗合《最后的晚餐》。细思极恐,梵高内心里的孤寂和抑郁的阴影开始愈加深邃。

这时距他离世,还有两年。

4

巨匠的决裂

精神抑郁的梵高在阿尔勒获得了新生,激发了自己创作的天赋。在明媚带着香草气息的南方艳阳下,他带着画板前往乡间创作,日落后带着作品满意而归。

尽管梵高称自己是“印象派”,但其实他的画风又已经开始超脱老印象派画家的风格。运用“点彩”手法,他将鲜明的色彩和自己内心的思绪、想象结合在了一起,创作出大胆的,敢于表现的画面感出来。这些或许他还未意识到。

而另一个来到阿尔勒的画家却是下定决心和印象派决裂了。

保罗·高更自画像

时间向前推到1886年。那年梵高来到巴黎,开始接触印象派的画家们,例如高更。并达成了精神上的高度契合。长梵高5岁的高更,无疑在那个年代是个“网红”级别的人物。相比梵高的籍籍无名,高更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

早年的船员经历,使他更像是个形骸放浪的疯子。他和梵高一样,30多岁才开始听从内心的旨意,从事绘画。且更加疯狂:辞掉丰厚的工作,远离温暖的家庭,到后来干脆直接去了加勒比海地区过野人生活。以至于晚年也是一样的穷困潦倒,多次自杀未遂。

他和梵高真是命中注定要相遇的一对“疯子”。别忘了那时候,巴黎还有一位郁郁不得志的画家 -塞尚。多少年以后,他们3个后来被尊为“后印象主义”的三剑客。

高更参加了最后的4次印象派的画展。而最后一次,因为擅长用“点彩”的修拉也参与了这次画展。老的印象派元老莫奈、雷诺阿等人,认为这是对印象派的颠覆和侮辱,而拒绝参加。

这次事件让高更等人极为不满,转而投向“象征主义”,印象派开始分流,但也是新的流派诞生的开始。1888年,在布列塔尼混迹了一段时间的高更也遭遇了经济危机。这时,他收到了一封阿尔勒的来信。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南方画室 - 黄房子。

现在看来,两个人多少有些“基情满满”。两个人除了交流,互画对方之外,还会一起联合创作。那是个足以载入史册的秋天。


梵高绘向日葵中 - 高更 1888

阿尔勒的舞厅 - 梵高 & 高更 1888

然而正是这张两人集体创作的《阿尔勒的舞厅》,是友谊决裂的开始。两人开始心照不宣,梵高不是很看重名望,有弟弟资助的他更想让自己在艺术世界里感官满足。而高更则想获得名声和利益。

一天,梵高画了《老紫杉》,用的是他一贯的激烈、杂乱的笔触。高更则不然,他画的《阿尔农场》,题材虽然来自梵高的提议,但使用的几乎完全是塞尚的技法,审慎布局,笔触严谨之中透出灵巧。

中国人讲究“君子和而不同”,而欧洲人或许比较直接,有话就要说出来。当两个人的争论渐多的时候,自然后来者高更有了离去的心思。起初想一起给世界留下惊喜的豪气,很快烟消云散。

一次争吵后,高更选择了分道扬镳。本来就有焦虑症的梵高挽留不了,只能在情绪失控中,以自残要挟。于是这个艺术家,令人错愕的割下自己的耳朵 ...

包扎耳朵的自画像 - 梵高 1888

5

不安的鸢尾花

结束和高更的62天“同居”的日子,失去一只耳朵的梵高,度过了一个寒意凌然的冬天。开春后在弟弟、朋友劝说下,自愿接受心理治疗。于是,他离开了阿尔勒,被送往圣雷米的圣保罗修道院静养。


不知道梵高是否在这里沉思过

圣雷米在阿尔勒东北方不远,和阿尔勒的诗意田园相比,无疑,这里的中世纪的阴森感很重。

写下寓言诗《诸世纪》的诺查丹玛斯,出生于斯。而那个身陷巴士底狱,用33天在精神亢奋中写下《索多玛120天》的萨德侯爵,童年在这里度过。书中的那个充满罪恶的“索多玛城”难说没有圣雷米的影子。由于他的影响力,以至于西方的施虐一词:sadism,也是因他名字而来。

我不知道19世纪末期的精神病疗养院是否真的在医病。我只知道,梵高在这里病情并没有好转。这个世界,循规蹈矩则意味着没有突破。我们看到的诸多社会进步,反而是疯子引发的。艺术的世界更是如此,是需要灵感支持的。而精神的痛苦,扭曲的心灵是通往成功的通行证。多少作家、画家、音乐家都是在情绪低落、神经压抑的情况下留下了传芳百世的作品。


梵高笔下的圣保罗修道院

白天像只囚鸟,不能随意走动,要接受治疗。他只能用绘画发泄心中的郁闷。这段时间,他的画作比在阿尔勒更多。以前是看着实景作画,而现在在禁锢之中,则是把脑海里储存的美好画面一股脑儿倒出来。落在画面上的,已经不再是写实的风景了。很多奇异的思想融进了画面中去。


鸢尾花 - 梵高 1889

这里引用别人的评论,说一说这幅鸢尾花:

这幅《鸢尾花》被称为梵高在“圣雷米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远远地就能吸引住人们的目光,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美,洋溢着清新的气氛和活力。

鸢尾花和向日葵一样,原本都是很平凡的植物,但梵高赋予它们精彩的形象与色彩以及永恒的生命力,是这位一生都在痛苦与挣扎中度过的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仿佛是一位黑暗中孤独的舞者内心里无语的倾诉。

他画的鸢尾花鲜丽可爱,但又有点忧伤,有点孤独和不安,甚至有一种近乎挣扎的姿态。画家梵高也在油画中表达出清新的洋溢与活力的气氛。

然而他并不满意,那一副真正让自己内心平静、而得意的画作并未出现。一天又一天过去,每到夜晚,抑郁成疾的画家,只能仰望星空,渴求上帝的指引。渐渐的,他爱上了夜晚的星空。

在给爱弥尔·伯纳德的信中,梵高写道:“ 我对描绘夜景、夜晚的效果以及夜色本身着了迷。这一星期,我什么也没干,只是画画、吃饭、睡觉。就是说一口气画上十二个小时,或者十六个小时,然后一连睡上十二小时。”

于是在一个月食的夜晚,意识模糊的画家,看到了和常人视角不一样的天空。黄色的月光,普照着大地,星河随着月光的流走而斗转星移。他回忆着这些年的经历,在半睡半醒间走入了一个奇异而迷幻的梦境中。而梦中的那一幕似曾相识,好像早就潜藏在画家的脑海中一样。不久后,那幅旷世奇作诞生了。

星夜 - 梵高 1889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

某个冬夜。白雪覆盖了小镇。平时喧闹的街市早早进入了沉沉的睡眠。一个趔趄的身影从城里跑了出来,趁着看门人酣睡的时候。

那一晚的天空格外晴朗,月光也比平时亮了许多。雪早就停了,厚厚的覆盖了原来的石板路,在月光反射下格外刺眼。梵高跌跌撞撞,穿过一片松、柏树林,爬到了山丘上,留下一串歪歪斜斜的印子。

站在山巅。仰望繁星点点的银河。疯子变得正常起来,平时消沉迷离的眼神逐渐清澈而激动。月食开始了,圣光下的小城由明变暗,再复明亮。这一晚,他看到了星河的转移,世间的变幻,神学的火焰在他心里复燃起来。他或许认为,这一夜是他和天父的一场对话,才会让他毅然拿起画笔去重现那一晚的绮丽。梵高在给提奥的信中这样写道:

“ 这些柏树总萦绕在我的脑子里, 我真想像画向日葵那样, 把它们画出来。因为我奇怪, 至今竟没有一件作品, 表现出我心目中的柏树。它们宛若黑色的音符, 跳跃在阳光明媚的风景中。这些黑色音符既富于神韵, 却又极其难以演奏好 …

我画了两幅柏树的油画, 我认为, 打了草图的那一幅比较好。画面上的柏树高大坚实, 前景很低, 布满荆棘和灌木丛。紫色山峦的背后, 露出青里透着粉红的天空, 天边高悬着一弯新月。"

这是梵高的个人解读。而这个作品的传世,被举世公认为是他的巅峰之作,是有道理的。评论家用雨果的话:上帝是月蚀的灯塔,来解读它。而每个人都能透过它,去看到画家想表达的一种抑郁的释放,而衍生了太多的解读。正如《Vincent》歌词里唱到到:

And now I understand ,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梵高将自己的痛苦化为流转的星轨,将内心的愤怒化为火焰般的柏树,在普罗旺斯清冷的冬夜,它们指向象征上帝的月亮。蓝色代表压抑,而黄色的月光是上帝的耳语,让画家逐渐平静。

梵高是不知道后世是怎么评价他的。他的一生就是在迷惘里度过。不意之间的疯狂,造就了永世的留念。心愿已了,是时候离开了。1890年5月,梵高离开了阿尔勒前往巴黎北郊小镇奥威尔。2个月后,他在一片麦田里自杀而去。

麦田上的群鸦 1890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