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常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

古人常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这里的古人不是自古以来的古人,应该是按照明清的科举制度而说的,所

古人常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这里的古人不是自古以来的古人,应该是按照明清的科举制度而说的,所以这句话,也应是在明清比较流传。

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县一级的考试录取后称为秀才,秀才参加省一级考试,考中的为举人,举人参加国家级考试,考中为贡士。贡士参加皇帝在此的殿试,考中的进士。

秀才还不能改变命运,最多是给一些优惠,算是个读书人。但中原封建社会只有当官才算有出路,走仕途,没官就什么都没有。只有举人才可以当官,而且在中原习惯,就如西方得了博士,连名称都要叫什么博士,中原是当了举人,别人就要称呼老爷了。

如果以举人的身份当官,开始都是佐官,比如县丞,也就是县令的副手。而进士,一出来就当翰林、县令等。进士出身那官的级别就要高很多。金举人,银进士,主要是从录取的难度去说,举人是三十取一,进士是十取一。这样说来举人的难度比进士难,所以有了这样说法。

还有人说,进士有点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百姓接触的少,所以就把举人看得很高。范进中举等故事也就非常流行。

1、秀才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

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

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之法,亦有举秀才。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2、举人

举人是本谓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3、贡士

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汉指郡国荐举的孝廉。《后汉书·左雄传》:“郡国考廉,古之贡士。”此称始见于《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

4、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5、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简介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6、榜眼

科举时代对殿试第二名的美称其名始于 北宋 初,当时殿试录取的第二、三名,皆称为榜眼。后第三名称“探花”,榜眼专指第二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