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 | 十八罗汉之举钵罗汉《三》

津市莲宗寺 i 十八罗汉简介 在中国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十八”是一个吉数,

津市莲

i


十八罗汉简介

在中国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在唐代《法住记》载,谓佛陀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宋代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有的则加入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西藏地区则加入了摩耶夫人和弥勒。

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有诗赞尊者曰:

心怀大法聚良缘,尊者慈悲可比天。

福德予人心内种,猿猴环伺意拳拳。

END

阅读原文”进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