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的发育有其个体差异,语言系统的发育也同样情况。他们有的早有的晚,但如果孩子到了两岁半还不会说话或没有任何交流性的语言,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不正常发育水平。
宝宝不会说话的原因
1、智能发育迟缓(即智力低下):
一般来说,正常婴儿在7-8个月时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1-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应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研究结果显示,智商越低的儿童,其说话能力越差。部分智商低于5 0的儿童甚至不能发展必要的说话技能,而轻度智能迟缓的儿童,说话能力有其他认识能力的缺陷,这在经过诊断性的智力测试后便能知分晓。
治疗方法:对于智能发育迟缓的儿童,可根据智能迟缓的程度进行说话的干预,即使严重智能迟缓儿童,也要鼓励他们用姿势、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与他人作简单交流的技能。
2、发育性语言障碍:
这在学龄前的儿童中较多见。国外的调查发现,在2.5周岁~12周岁儿童中,说话异常者占6%,男孩的发生率比女孩高出1倍。
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和其他能力的发展一样,既依赖于生理上的成熟,又需要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和突破心理障碍,其中,与成人交往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父母在帮助宝宝突破心理障碍方面,具有重要的角色。
天津圣安儿少精神心理科专家说,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差异很大,有些孩子即使快两岁了,仍不爱开口,但他们却能听懂大人的话,并且在他们偶尔的发音中,会带出成句的语调。这表明他们言语能力确实在发展着,只不过因为他们还没冲破心理关口才不说,导致这方面的发展没有表现出来。
这类型的宝宝一旦开始说,大部分就是成句的话。只是日常由于缺少发音,字音还咬不准,但这种现象在开口后会较快得到纠正。一般说来,到了3岁左右,孩子就会具备基本的言语能力,宝宝之间的差异将变得不明显。
如何引导宝宝开口
1、创造语言氛围引导宝宝讲话
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宝宝就能直接接触外界的刺激。良好的亲子互动是宝宝学说话的最优氛围,爸妈是否热情地与宝宝交谈对宝宝学说话起关键作用。
尽管在最初的日子里,孩子常处于睡眠状态,但在他清醒的时候,如果父母经常和宝宝交流,跟他说话,对他微笑,逗他玩,那么孩子就会逐渐熟悉父母的话语,并且会对父母的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父母和宝宝互动的品质和频率决定宝宝日后沟通能力的好坏。
2、教宝宝说话的基本形式
爸妈和宝宝交流的质量和频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宝宝语言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常听到爸妈对他说话的宝宝要比不常听到的宝宝懂得的词要多得多。因此,父母首先要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物品、这件事情上,然后说名称,使用语法结构简单的短语。
那该跟孩子说什么呢?最简单和有效的就是反复跟他讲眼前的事,起床啦,穿衣服啦,洗脸洗手啦、吃饭喝水……要选择正在做的,或者宝宝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喂宝宝吃苹果时,就可以说“苹果”;或者用一个短语“这是苹果”。
做什么,见什么,就跟孩子说什么。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一时看不出来,但等孩子长到1岁左右,该学说话的时候,父母就会发现,他已能理解很多话,并会在父母照料他的时候,按照大人的指点做动作。比如给他穿衣时妈妈说“小手伸直”他就会伸直胳膊。更令人惊喜的是,他还会不断地说出一些大人没有刻意教给他的词,比如“掉”、“拿”、“没”等等。这实际上得益于长期以来,孩子对父母语音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