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盛鸿:著名学者赵元任诗赞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著名学者赵元任诗赞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经盛鸿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三十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其中,习近平主席赞颂的国民党军“八百壮士”,就是抗战初期上海抗战中,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的一个英雄群体。

null

四行仓库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一个多月,侵华日军在华北扩大侵略的同时,又于8月上旬在上海挑动战争。中国军队早作好准备,先发制人,奋起反击,在淞沪地区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空前激烈、历时达3个月的血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上海八一三抗战!

上海战事至为激烈、残酷。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落后,全凭一腔爱国热血与敌人死拼,常常是一个整连、整营甚至整团投入战场,不消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全部牺牲。上海战场被西方记者形象地称之为“血肉磨坊”。日军当局也承认中国军队的抵抗“实在顽强”。日本参谋本部的西村敏雄从上海战场现地视察回到东京后,报告说:“九月上旬,上海方面的中国军队,在浦东地区有张发变指挥的约二万名,在上海西部地区有张治中指挥的约十万名,在罗店镇方面有陈诚指挥的约十八万优势的兵力”,在江河交错的地区,构筑数道隐固的阵地,“对上海派遣军的攻击进行反复顽强的抵抗,并继续从后方调来兵力,势不可侮”。

但由于日军武器先进,中国军队与之激战两个多月后,被迫逐步后退。1937年10月24日,日军包围大场,以战车40辆作前导,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大场防线,10月26日占领大场,完成了中央突破。10月27日,日军进抵苏洲河一线,随即向大场以东、以西突击,直接威胁市区闸北我军。

中国防守闸北的军队,是第八十八师等部。第八十八师是中国军队为数不多的最精锐的德式装备的部队,从1937年8月13日起,就参加上海八一三抗战,两个多月来,作战英勇顽强,但自身伤亡惨重。1937年10月26日大场失守后,他们接到上级命令,不得不从闸北撤退。

    为掩护闸北中国军队八十八师等部主力撤退,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命率该团约400名官兵,号称“八百壮士”,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昼夜,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谢晋元是广东蕉岭县人,1904年生,出身贫苦,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他奉命后,于10月26日深夜,将分散在附近的300余官兵,集中在四行仓库及其东、西两翼阵地防守,然后侦察地形,布置阵地。

null

谢晋元

    1937年10月27日晨6时,警戒闸北蒙古路方向的士兵发现日军迫近,与日军边战边撤,退至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是金城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和中南银行共同投资的四行储备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的西面,是一幢七层楼的钢筋水泥建筑,里面储存了几千包粮食和牛皮、丝茧等物资。仓库的西边和北边都已被日军占领,南边是苏州河,过了河即是英国人统治的公共租界。所以四行仓库事实上已成为孤岛。谢晋元和八百壮士进驻以后,在库内构筑工事,把所有的门窗全部封闭,堆满沙包麻袋。四行仓库的东南角有一家小烟纸店的楼房,谢团士兵在仓库里挖了一个洞,与小烟纸店相通,并在店面的板门内外堆满沙包,只在楼上留一窗口。这个窗口对面就是西藏路桥,成为谢团对外联络的唯一出口。

10月27日下午2时,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猛扑四行仓库,来势很凶。谢率部应战,前后激战三个小时,杀伤日军数十人。东、西两翼阵地防守的警戒部队全都退进仓库,日军就将仓库门堵住。中国官兵一面截击敌人,一面登上屋顶投弹,毙敌击伤敌军多名。

自10月28日拂晓至29日,日军又出动坦克,掩护步兵多次进攻,均被谢团击退。

在数日的战斗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例如有一次,日军逼近四行仓库,有一个中国兵在身上裹满手榴弹,从仓库顶上突然跳下,跃进日兵丛中,拉响导火索,只听轰然一声,与敌人同归于尽。其它日军慌忙逃走。谢晋元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军人保卫国土,职责所在。洒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表示了他和壮士们誓与阵地共存亡的英勇气概。

    在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四昼夜里,在苏州河南岸租界里的中国民众纷纷涌到河边,隔河目睹八百壮士英勇苦战为国牺牲,个个感动而又振奋。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献,慰劳谢团官兵。

null

杨惠敏献国旗

      有一个才十三、四岁的女童子军杨惠敏,也常常来到苏州河边,参加支持前线的工作。她看到八百壮士在为祖国而浴血奋战,就想,若是给他们送去一面国旗,那将是对他们多大的鼓舞。于是,在28日下午,她在爱国民众的帮助下,身藏一面国旗,冒险穿越苏州河,走向对岸。当时已是10月底,时令已是深秋,河水冷得刺骨,苏州河面上子弹横飞,十分危险。但她全然不顾,一心想着前线的官兵。杨惠敏终于登上了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当她把一面国旗敬呈给四行仓库的勇士们时,八百壮士激动万分,立即将国旗升起。中国的国旗在四行仓库的七层楼顶上,在战火硝烟中,迎风招展。

苏州河南岸的中国民众看到此情此景,欢声雷动,许多人泪流满面。著名学者赵元任特地写诗赞道:

   君不见北岸上飘扬在云烟里, 昨夜黄昏挂起, 黎明仍高悬空中, ……孤军坚守不移, 愿与她同始同终。 管他炮火轰炸, 如雨枪弹不怕。 保国保国祺, 国旗在处就是家。

null

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敌,鼓舞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激励了战士的斗志。这股力量是任何侵略者也征服不了的。

    1937年10月30日,日军继续猛烈进攻四行仓库,但始终没有得逞。到当日晚7时,突然枪声大作,日军向四行仓库发起总攻。八百壮士顽强应战,一个个手榴弹在日军中爆炸。日军用探照灯照亮了四行仓库的东南角,谢团杨排长用机枪把日军探照灯打掉,路上一片漆黑。

    这时,谢晋元团长接到撤退的命令,八百壮士才奉命撤退。第一个冲出的是杨瑞符营长,其余战士陆续撤出跟进,最后退出的是谢晋元团长。

    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同日军对峙了四天五夜,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以数百战士、弹丸之地,在日军猛烈攻击下,与敌血战,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坚守了阵地,毙敌200余,自己只阵亡9人,伤20余人,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

日军进占闸北,纵火焚烧,持续4、5日。

    谢团渡过苏州河,撤入英租界后,被租界当局解除武装,送进“孤军营”,被软禁起来。在孤军营中,官兵们仍旧过着军队生活,每天早晨四时起床,整理内务,接着早操、上课、操练,下午为操练和自由活动。官兵轮流站岗,毫不松懈。每天早操之前举行“精神升旗”仪式,由谢团长带头,向空中的国旗行致敬礼,礼毕,大家肃立唱国歌。它充分表达了八百壮士的爱国之情。

任何侵略者都打不垮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