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爱尔兰,与英国东部隔海相望,也孕育着丰厚的艺术土壤,著名的凯尔特竖琴便诞生于此。本周《947爱乐厅-欧洲现场》节目就将带来“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系列音乐会”。
提到爱尔兰音乐巨匠,就不得不说“钢琴夜曲”体裁的首创者、在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约翰·菲尔德了。
约翰·菲尔德(1782-1837)
发明了夜曲,也影响了俄罗斯钢琴学派
谈及夜曲,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但殊不知,菲尔德才是首创“夜曲”的那个人,他以“夜曲”为体裁创作了18首钢琴小品,不仅开启了这一类别的先河,更是影响肖邦、门德尔松、舒曼等作曲家。
1782年,爱尔兰从英国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中解脱,那年的7月26日,菲尔德出生于首都都柏林,他的父辈都是职业音乐家,在这样的熏陶下,菲尔德对音乐的热忱也与日俱增。9岁时,他便进行了第一次公演。
18世纪都柏林
1793年,他随父亲迁往伦敦,开始在意大利著名钢琴家、钢琴制造家、教育家穆奇奥·克莱门第门下学习,吸收了很多新的钢琴演奏理念。19世纪初开始,克莱门第带着他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又出席各类音乐沙龙。1804年,他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爱乐大厅公开演出,声名大噪,职业生涯就此起飞,在定居于圣彼得堡后,他每年都会定期举办音乐会。
克莱门第(1752-1832)
来到俄国后,他也投入了钢琴教学,并引入克莱门第的演奏法和教学理念,对俄国钢琴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到了1817年,菲尔德已然是圣彼得堡最为炙手可热的钢琴家和钢琴教师。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的格林卡那时候才13岁,就开始跟着菲尔德学习钢琴、和声等,一点点走入音乐的殿堂。
格林卡(1804-1857)列宾绘
他的另一位学生,在俄国音乐发展史上同样举足轻重——法裔俄罗斯钢琴家、教育家亚历山大·维洛因,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创办人安东·鲁宾斯坦唯一跟随学习过的老师就是维洛因。
鲁宾斯坦曾说:“维洛因费劲心思,对我演奏时双手的姿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他对音色的细腻程度也极为看重,甚至可以说是挑剔”。显然,维洛因对鲁宾斯坦的这些严格要求师承于菲尔德。
当时克莱门第在训练菲尔德时就极为严厉,他曾将硬币放置于菲尔德的手背,要求弹奏时不能掉落,为的是让他的双手避免多余的动作,却依然能奏出多变的音色。
安东·鲁宾斯坦在钢琴前
俄罗斯钢琴家亚历山大·杜布克也是菲尔德的学生。当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尼古拉·鲁宾斯坦创立莫斯科音乐学院后,杜布克随即受邀担任钢琴教授,他的学生中就有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五人团”之一的巴拉基列夫。
杜布克的另一位学生尼古拉·兹维列夫,也于1870年起任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设了一所私立寄宿制钢琴学校,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人都在这所寄宿学校里有过基础的钢琴学习。
巴拉基列夫(1837-1910)
七部钢琴协奏曲,从古典到浪漫
不得不感叹,低调的约翰·菲尔德对一个俄国的钢琴体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然而除了“夜曲”之外,他的七部钢琴协奏曲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这些作品创作周期从1799年至1832年,正处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汇期。本周四的节目中,将上演《C大调第六钢琴协奏曲》。
作品的开场气势如同凯旋般,先声夺人。第一乐章的篇幅较长,占据总长的三分之二,留给钢琴独奏足以展示技巧的机会。
在这部作品问世的五年前,菲尔德完成了他的《F大调第六号夜曲》。在此,他将这部夜曲“引入”到《C大调第六钢琴协奏曲》的慢板乐章,并把原先的F调移位E调,在单簧管、双簧管的伴奏下,音乐如梦幻般,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
末乐章的回旋曲有着典型的爱尔兰民间音乐风格,旋律同样优美至极,在尾声时,有一些不协和的音乐开始蠢蠢欲动,并伴有单簧管和大管的伴奏,情绪上营造出一种孤寂之感,引领听者渐行渐远。
可以说,菲尔德的七部钢琴协奏曲也是一个逐步“浪漫化”的过程。17岁时所写的《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古典风格为主导,到了《c小调第七钢琴协奏曲》则不乏创举,如将节奏缓慢、但风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乐段穿插于第一乐章的展开部中。舒曼在自己创办的《新音乐杂志》中,也详尽叙述了这部作品。
曾有人将菲尔德称作“浪漫主义的微光”,确实如此。与浪漫主义时期那些追求极致标新立异的音乐家相比,菲尔德显得太过于朴实无华,以至于1832年他在英国演出自己创作的《降E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时,已然无法迎合伦敦观众的口味;但另一方面,他作品中展现的一些前瞻性技法,以及他对于人才的培养,又如同一盏灯塔般,启迪着后世的音乐人。
19世纪剧院
放眼本周一的节目单,包含了三位爱尔兰作曲家的作品,风格从浪漫主义晚期直至当代,展现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爱尔兰音乐风格的变迁。
周二的节目也体现了俄国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到他的学生斯特拉文斯基。
微光一直在,或许它就隐匿于节目单上的那些青年作曲家中,以广播的形式扩展开来,被聆听、被理解。
每天20:00,我们都会为您带来一场空中音乐会,所有音乐会由欧洲广播联盟(EBU)授权提供。锁定“947爱乐厅-欧洲现场”,就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94.7经典947。具体收听办法可参考本文底部。
2019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系列
2019/6/17(周一)20:00放送
指挥:大卫·布罗菲
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
管风琴:费尔戈·考尔菲尔德
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第二号爱尔兰狂想曲》
约翰·巴克利《管风琴协奏曲》
艾娜·博伊尔《第一交响曲“格伦克里”》
2019爱尔兰国交响乐团系列
2019/6/18(周二)20:00放送
指挥:克里斯蒂安·马斯拉茹
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
小提琴:薇尔德·弗朗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复活节序曲》
斯特拉文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b小调曼弗雷德交响曲》
2019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系列
2019/6/19(周三)20:00放送
指挥:伊兰·沃可夫
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
单簧管:卡里·科里库
凯雅·萨利亚霍《人的真正感官》
马勒《e小调第七交响曲》
2019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系列
2019/6/20(周四)20:00放送
指挥:蒂莫西·亨蒂菲
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
钢琴:亚历山大·塔夫纳
杰勒德·维克托里《三幅爱尔兰图画》
约翰·菲尔德《C大调第六钢琴协奏曲》
欧内斯特·约翰·莫伦《g小调交响曲》
2019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系列
2019/6/21(周五)20:00放送
指挥:米哈伊尔·格茨
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
比才《阿莱城的姑娘第一和第二组曲》
比才《卡门第一组曲》
拉威尔《波莱罗》
2019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系列
2019/6/22(周六)20:00放送
指挥:托马斯·坎普
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
费德里奥三重奏
西贝柳斯《芬兰颂》
贝多芬 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而作的《C大调三重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
2019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系列
2019/6/23(周日)20:00放送
指挥:伦纳德·斯拉特金
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
小提琴:阿丽娜·伊贝拉吉莫娃
辛迪·麦克蒂《环形》
理查·施特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埃尔加《谜语变奏曲》
撰文:x0编辑:应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