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星空高铁站!6000万人将迎来光影梦幻的朝圣旅途!

△麦地那站效果图© Foster + Partners 众所周知,阿拉伯土豪们虽然「豪」,但丝毫不「

△麦地那站效果图© Foster + Partners

众所周知,阿拉伯土豪们虽然「豪」,但丝毫不「土」

最近,土豪们爆出了四个炒炒炒炒鸡梦幻的「星空车站」

△吉达、麦加、经济城另外三站效果图© Foster + Partners

美过初恋的「星空车站」,它们由福斯特事务所与DarAlRiyadh事务所联手设计。

没想到80多岁的福斯特老爷子,还挺浪漫的~

△吉达站效果图© Foster + Partners

穿越沙漠的星光站

450公里的“朝圣高铁”哈拉曼高铁线串联起了四个星空车站。

它们分别是麦加 (Makkah)、吉达 (Jeddah)、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 (King Abdullah Economic City, KAEC) 、麦地那 (Madinah)

△麦地那站 © Nigel Young/Foster + Partners

虽然是大项目,但感觉福斯特这次的设计有点“偷懒”......这4个车站都采用了同样的模块化方案,最大区别就是伞状结构颜色的不同。

麦加车站融入了克尔白神殿的装饰金色元素。

△麦加站效果图 © Foster + Partners

吉达车站以紫色的顶篷为特色,与吉达市形成特殊共鸣。

△吉达站效果图 © Foster + Partners

麦地那车站结构的绿色元素,取自麦地那先知寺的穹顶绿色。

△麦地那站效果图 © Foster + Partners

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则采用极具未来感的蓝色和银色,以此象征其作为现代化新城市的地位。

△经济城站效果图 © Foster + Partners

4个车站根据阿拉伯当地气候和太阳路径,调整了入口朝向。如麦地那站朝东,而麦加站是朝北。

从屋顶无数个小洞口倾射下来的阳光,呈现出相同的光柱,在内部犹如沐浴在圣光当中。

而到了夜间,孔眼之间发散出的灯光,就是深夜中最亮的“星星”。

这些洞口,有什么设计理念?

中东地区有一种流行了几百年的建筑保护神——Mashrabiyas窗扉。

这是一种印度式样的窗扉,能在适当采光的同时,避免了阳光直射过强。

技术跟艺术结合的建筑

要在“孩子气”的沙特天气下建造,建筑的屋顶品质必须过硬。

屋顶为复合式,采用了悬挂式铝制软顶,和防眩光自然光系统,以此营造出平静、大气和光线充足的环境。

原本设计所有屋顶都高出地面30米,但考虑到温差、强风和沙浪的极端条件,设计师决定把屋顶高度降至14.8米。

△麦地那站效果图 © Foster + Partners

建筑的模块化以27米方形网格为一个单位,在网格交点布置独立的钢柱和拱门结构,进而形成了规律的穹隆屋顶。

△拱形结构 © Foster + Partners

穹隆屋顶的伞状独立式结构设计,则参考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尤其是传统的弧形拱门元素。

△麦加站效果图 © Foster + Partners

由于有了模块化的设定,如果以后车站需要扩建,建筑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伞状结构就可满足要求。

虽然土豪们耗费能源完全不会心疼,但建筑还是运用了节能技术。整个项目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可持续性发展。

车站设计的依据之一就是降温原理——从车站外到站内平台,温度逐渐降低,但无需机械冷却。

△麦加站效果图 © Foster + Partners

车站内的温度十分稳定,始终保持在28˚C。站内还有大型风扇和雾化装置,有助于保持区域凉爽。

车站还设有大量的聚会、购物、就餐和遮阳场所,它们以后将会成为各自城市的门户建筑。

△麦加站效果图 © Foster + Partners

450公里「朝圣高铁」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万穆斯林来到麦加朝觐,现有的交通系统非常拥挤。

这4座高铁站,将连接起450公里长的哈拉曼(麦加—麦地那)高铁线。

据预测,这些车站初期将接纳 6000万名乘客,到2042年或将增至1.35亿人。 

哈拉曼高铁线项目主任法拉哈表示:“这是中东最大的运输计划。”

在超大项目的设计和建造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参建的世界首条穿越沙漠高铁,最高设计时速高达360公里。

这条在沙漠中飞驰的高铁线,将从时间维度重新定义城际。

文化的障碍,将因设计与科技的力量而逐渐减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