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录
一、《易经》与儒道之关系
二、儒释道一体化的全息领导力
经典语录
中国文化和为贵。儒释道一起成就了中华的和文化,从世界观的创世论,到人性观的仁与德,再到人生观的法与礼,最后实现社会观的化与和,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路走来,圣人出,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易经》与儒道之关系
按客观的史实来看,易学理论是儒道两家的来源!易学在历史上的研究,最后分为两派:一派是易理派,一派是象数派。易理派最后演变成儒家,易理和易理派的发展也在儒家达到了最高点。象数派最后演变成道家。说到底,儒道是不分家的!
周易的总纲是乾坤二卦,因乾坤二卦者便是阴阳两仪!儒家偏重于乾卦,乾卦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主张积极入世——人生在世应该有远大的目标,要有所作为,应该努力拼搏,建功立业,为理想而奋斗终身。而道家则便重于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体现了包容之厚德!而道家所主张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与坤卦之德相同。道家认为水德是最接近道的。坤属阴,阴主柔,而道家主张柔定胜刚,而水是至柔之物,能适应任何环境!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儒家两家的共同影响,使得古代很多大贤,都是外儒内道——儒家偏重于乾卦,而乾属阳,阳主外主表;道家偏重于坤卦,坤属阴,阴主内主里——其实都是有其来源和原因的。
道家,从易学理论中,悟得天机,悟得大道。明白世间一切——宇宙天地及其之内的一切都是大道的创生,并受大道所左右。道家最后的境界是与宇宙的真理“道”合一。但是大家要明白,道家的理论毕竟来自于周易。
儒家也是如此。其实春秋时的百家,都是在自己的理解上解释周易,因为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解释世间的一切,而世间的一切法理道理尽在周易之中!
二、儒释道一体化的全息领导力
《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儒家显然在哲学层面不足,由此,道家成为儒家的源头活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扎根,释迦牟尼佛的菩提树在儒道两种力量的互动博弈中生长在社会民众心中。
1、树根:世界观,创世论
《论语》中表达孔子世界观的一句话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宇宙万物背后,有一个支配创生秩序的力量,《论语》中孔子称之为“天”,《中庸》中孔子称之为“上帝”。这个创生万物支配万物的力量,是对生命友善的力量,是推动秩序运行和万物创生的力量,是维护存在的爱的力量。
请注意,孔子的世界观,由两个世界构成。一个世界是我们能看到的现象世界,物质性的世界,四时行焉,四季运行,百物生焉,万物创生。另一个世界是无形的,决定有形世界的运行,孔子称之为“天”的世界。
在《道德经》中,老子特别强调了三大系统,并使用了极具特色的语言加以叙述,即生系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系统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系统的“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系统,把宇宙之生的原因、原理、过程认识清楚,也就理解了法系统,法自生出,生而有法,而同系统的得失在于人类自身的觉悟,遵道重德者得生,违背天道则“不道早已”。
2、树干:人性观,仁与德
表达孔子的人性观:“天生德于予。”,这话出自《论语·述而》。,
《论语》这个通道,引导我们去看什么样的人性层面?我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讲孔子的人性观。这句话就是:子曰:“天生德于予。”上天把德生在我身上,德在我身上。人性中有德,这就是孔子的人性观。
孔子讲德很多,他讲“为政以德”,讲“道之以德”,“君子怀德”等,但他对“德”并没有一个清晰定义。
其实,“德”的本质就是好生之德,就是上面我们讲孔子宇宙观 “百物生焉”这样的“生”字中生出来的。
“德”的本质,就是生产、创生、养生、益生。“天生德于予”,就是上天赋予我养育生命保护生命的超能力,赋予我推进“生之秩序”的能力。
孔子并不否定人性追求财富,他认为执政治国,要使百姓富裕。孔子自己也追求权力,《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由大司寇而代理国相,孔子“有喜色”,很得意很开心。孔子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众人身上都会有。但是,孔子从人性中不仅看到追名逐利的层面,也看到“德”的更高层面。
老子讲的“修身”就是“修德”,“修德”的内容即《道德经》十章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育畜养生命,创生而不占有,生长而不主宰。用现代术语,最高之德,就是人的自由、富裕与安全。修身强调“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并且,修身首在养生。
老子倡导“无死地养生学”,就是一种不要进入死地的养生学,是不做什么的养生学,是做减法的养生学。这种养生学背后的哲学,是认为天道之自然就是最好的。养生不是按自己的野心去建设什么,而是要减少对生命自然的破坏。控制住破坏性的因素,生命就自然生长,按自己天然的本性和方向自然生长,这才是真正的长生和超越之道。
3、枝叶:人生观,法与礼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我用来讲孔子人生观。
有了清晰的世界观和人性观,自然就会有清晰的人生观。所谓人生观,就是用一生去实现自己的世界观和人性观。孔子人生观,可以用一句话来代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不要为自己求生而去做有害于仁的事。要宁愿自我牺牲去成就仁。仁就是爱人,就是以德待人。
人生观,就是实现自己身上的德,去成为秩序的力量,成为创生的力量。人所到之处,带来秩序,带来生命,这就是德性,这就是孔子的人生观。
儒家的秩序是靠君王人法和礼治双重约束来实现的。由君王带领官僚给社会赋予创生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老子的人生观强调无为之治。圣人在治国上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他认为社会混乱至极,就是因为有些人不知道效仿自然,逞强胡为,尚举什么贤人,用什么“智”来理国,结果是越弄越乱,仁义行,智伪出。要想使现在的乱世回复到从前的“无为”境界,那么“圣人”就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了,便是要顺万物的万性,可因势利导,不可以强为。与此同时,圣人要坚决去除“奢”、“甚”、“泰”。因为这些是妨碍养身的大患,主张让人以“朴散”为本,这就让人们更接近于“自然”。
总之,老子的“无为思想”是管理者主动性的自我约束,故不“乱作为”,而“无以为”则是“无所偏为”,“无私心而为”的意思,相当于“大公无私”。
4、果实:社会观,化与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话出自《论语·颜渊》,我用来讲孔子的社会观。
《左传》记载了孔子之前的鲁国执政国卿季文子的话: “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礼是顺应上天的产物,是上天之道。这句话启发我们去理解《论语》中孔子对礼的态度。“礼以顺天”,天永恒自在,但天命在转移,造成现实中“礼”的历史性变化。
“天之道也”,天之道永恒自在,永恒之天道的自我变化,造成人间“礼”的历史性变化。重在坚守“天道”,坚守“天礼”,变革人礼。
“礼”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差别秩序精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无非就是承认差别,保卫差别,背后就是认定“生之秩序”本身,就是差别秩序。
人类的等级差别是永恒的、是自然法则、是“生之秩序”的表现。人们真正应该反对的,不是等级差别本身,而是不公正的等级差别的形成方式。例如体育比赛,谁会反对公正规则下的输赢等级呢?例如市场经济,公平竞争下,有多少人会仇恨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呢?
老子的道学思想价值在于能够用它造福天下。道行天下一方面表现为高度和谐的社会,另一方面表现为高度个性化的,人人拥有天真本德,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社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大解放。而这一切都需要世界管理精英群体的共同努力,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打造和谐、幸福的世界。
老子的《道德经》以哲学为起点,以圣人的修养为手段,以治理为核心,以道行天下为目标。《道德经》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著名观点,这种理念其实不仅仅适用于治国,同样适用于各类组织,甚至个人,尤其是公司治理与个人自我管理,或许更加具有普遍意义。
综合点评:
中国文化和为贵。儒释道一起成就了中华的和文化,从世界观的创世论,到人性观的仁与德,再到人生观的法与礼,最后实现社会观的化与和,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路走来,圣人出,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