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如意”灵感铸就“美颂之光”

故宫宫廷文化主打IP“我喜欢这宫里的世界”携手独立设计师珠宝品牌“美颂之光” MAISON LUMIERE,以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三千如意为灵感,更结合宫廷宝瓶和太平有象等文物元素, 共同设计成饱含不同祝福寓意的RUYI如意系列珠宝。

如意--于印度梵语中称“阿娜律”,梁简文帝萧纲作有诗句“衫随如意风”惬意舒然,文人雅士吟诗咏赋时和着“如意舞”,以如意为击打节拍之物。我国古代宫廷最常见的陈设之一也是如意,其造型起源于民间日常用具“痒痒挠”,以“如人之意”的功效而得名。名自物起,物受名惠。这个美好的名字,使如意成为人们心中的吉祥象征。

RUYI称心如意两戴耳坠

中国讲究以德载道, RUYI如意系列首饰的设计初衷除了让博物馆内的文物鲜活亲近起来,更希望能把它所寄托的积极心态和美好意蕴传达给佩戴者:人生如意即为乐!

关于设计师--刘栩宇光 Kar

美颂之光创始人及设计师刘栩宇光 Kar

刘栩宇光的职业轨迹从法领馆到北⾮,再到印度;从翻译到事业单位再到全球前三的重⼯企业的驻外主管,百转千回⾃学成“地才”,以珠宝设计师的身份,成立珠宝品牌美颂之光 MAISON LUMIERE,将蜿蜒曲折的⽣活阅历淬炼成金,融⼊属于美颂之光独有的设计语言之中。品牌成立第⼀年⼊围连卡佛设计师选拔决赛,王俊凯、董璇、袁娅维、杨超越等艺人都佩戴过他的设计作品。随即与故宫宫廷文化和国家宝藏IP项目官方合作,刘栩宇光成为签约设计师,共同发布多个合作系列。

设计师刘栩宇光 Kar访问

Q:中国很多地方有的传统是为家中年幼的孩童佩戴金饰—金耳环,男孩也是,为的是祈求安康,你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对这样传统,你的观点是?

A:在我的家乡有给女童穿耳洞的习惯,男孩子倒没有。但在我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印度倒是有留意到,在那里无论男女都有佩戴首饰包括耳环的习惯,包括小孩也是。

对于这些传统习俗,我觉得去了解它背后的文化背景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国内信奉金玉平安,印度那边我也简单了解过,差不多也是基于同样的信仰,黄金以外他们还很相信宝石的能量。两个完全不同发源的东方文明有着相近的传统习俗,如果能更深入的探索下去,我们应该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研究结果。然后这些结果又能反馈到设计师的作品里,能让作品更显得深度。


Q:你有很独特的职业轨迹,成为“珠宝设计师”的契机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是什么让你觉得这条职业道路是你希望一直坚持的?

A:我跨界从事设计的时间契机,从内在来说的话,我觉得那个点在于自己积累了一些阅历,到了可以去自我表达一些东西的阶段,珠宝设计就是我选择的表达的语言。因为学过经济学,从外在因素来来说,我明白是我们的社会的消费“升级”到了给了本土设计师空间的阶段,当抽离个体到社会规律地角度来分析,每当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壮大时,就像日本那样,更有情感共鸣的优秀本土品牌会取代国际品牌的地位。

其实珠宝设计师只是我最近20年想做的事情啦。(50岁的时候希望自己的职业是作家或者艺术家)。这几年对我鼓励最多的是一路来都有在成长和提升吧,同时我意识到我们这一代设计师,存在着重塑中国现代设计形象的可能性。这是一个令人兴奋和有干劲的想法,如果未来的几十年,中国设计也能像日本那样获得世界的欣赏,我会觉得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有了一些社会价值。

关于品牌--美颂之光 MAISON LUMIERE

MAISON在法语里意为注重工艺和传承的品牌屋,LUMIERE在中文里的意思是“光”,源自设计师Kar的中文名--刘栩宇光。创立于2016年, “会变身的珠宝”为品牌核心理念,设计师追求把Kinetic Art动态雕塑艺术运用到珠宝设计中,将东方底蕴和西方现代艺术相结合,探索传统珠宝的“新中式”表现形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