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足疗/按摩市场体量和竞争情况如何?消费者有哪些特征和偏好?技师招聘难、招进来留不住等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6月19日,美团点评在上海举办2019年足疗按摩行业峰会,会上首次发布了《美团点评足疗/按摩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美团点评大数据、问卷调研、定性访谈等方法,对足疗/按摩行业进行全方位、全景式研究,探讨全民保健时代下的行业发展新趋势,将消费者需求链接给商户,赋能行业更好服务消费者。
01
消费者表达新主张?
足疗/按摩用户画像首曝光
如今提到足疗/按摩,不仅是一种忙里偷闲、茶余饭后的消遣,更成为越来越多人提升生活品质、表达生活态度的方式。报告显示足疗/按摩消费者多是一群重视养生、热爱运动、追求健康饮食的乐活派人士,他们愿意在休闲娱乐上投入,将足疗/按摩作为一种养生保健的生活方式。同时年轻消费群体不断崛起,对足疗/按摩产品和服务提出新的要求。整体来看,新时代消费者在消费决策和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互联网化:互联网已渗透到消费者信息获取、决策评价、预约/消费等各个环节。报告显示,近60%消费者通过美团/大众点评查询商户信息、进行线上消费,首次消费时网上评论/评分是第一参考因素;相比线下地推拓客,消费者更乐于参与网络拼团、线上优惠等促销活动。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足疗/按摩行业研究报告》
需求多元:消费需求更加细分、多元。除普遍意义上的减压放松外,越来越多消费者为了局部调理、商务会谈、瘦身塑形等目的,消费场景更加多元;不同年龄、性别、区域消费者在项目和服务上偏好不同,如华东人民偏爱泰式风情;华北人民更爱石疗等网红手法。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足疗/按摩行业研究报告》
智慧消费:消费者愿意投入也更加注重品质,不盲目跟风。报告显示,70后消费金额最高、80后消费频次最高,90/00后消费潜力最大;而过硬的技术、划算的套餐才能让消费者更多买单;付费方式上,消费者偏爱更灵活的单次结算、特定次卡套餐等,避免无效投入。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足疗/按摩行业研究报告》
基于消费目的、消费频次、消费金额的不同,报告将足疗/按摩消费者划分为追求品质型、健康养生派、佛系随缘党三类,他们在基础特征和消费偏好上呈现不同的人群画像。商户可针对这些特征进行更精准的触达和影响。
02
小行业、大市场?
足疗/按摩市场竞争态势面面观
足疗/按摩与洗浴、温泉等共同归口于商贸服务业下的“沐浴业”范围,服务场景相对细分,且整体市场分散度较高,但这样一个细分的行业,却孕育了千亿级市场体量,为近千万从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根据美团点评三层四面数据,2018年足疗/按摩行业商户数量达20万,总订单量35亿单,贡献了5000亿元的交易额,相当于1/8个餐饮行业,是典型的“小行业、大市场”。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足疗/按摩行业研究报告》
具体到区域分布来看,商户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等东南部地区,其中以成都、北京、上海、重庆这4个城市数量最多,组成足疗/按摩界的“一线城市”,青岛、长沙则是名副其实的增长“潜力股”。而在业务类型和价格档次分布上,有着广泛受众基础的足浴店仍占主流,整体占比达45%,客单价近一年呈小幅上升趋势,但仍集中在中低档区间,这也是行业整体利润率不高的一大原因。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足疗/按摩行业研究报告》
03
运营管理“三座大山”
足疗/按摩商户如何逐一攻破?
消费者需求升级、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整个行业向规范化、品牌化、品质化的方向发展。此时,如何更好开展门店经营、技师管理、拓客营销是不同类型商户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思考的。报告中提到,用人成本走高、门店利润缩小、规模扩张和品质保证难兼顾、技师招聘难、招进来留不住、获客压力大、会员留存手段单一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面对这些老问题,要善借他山之石,以新思路带来新突破。报告中通过对行业标杆商户的深入调研给出优化的方向。以技师管理为例,技师招聘的过程类似于建池塘、放鱼饵,在拓宽社群、互联网等招聘渠道的同时,以品牌背书、薪酬福利、成长空间等增加招聘吸引力,双管齐下方能应对“用工荒”;在技师的留存上,以多样的激励形式,满足多层次的物质、精神需求是关键,已有越来越多的商户注重规划明晰职业发展路径、建立情感互动等方式,给员工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提高职业认同和自信。
新时代下,随着消费者对足疗/按摩行业的规范性、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塑造品牌调性、客户精细化运营、互联网思维等将成为足疗/按摩商户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我们也期待行业在持续挖掘和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同时,能够创新更多服务业态,为品质休闲和健康生活赋予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