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 | 药王孙真人为什么长命百岁 看懂他的《养生铭》就知道了!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大医学家、道士,陕西铜川人,后世多称他为“药王”、“孙真人”。

null

图为海南文笔峰药王殿

孙真人《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虑太伤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嗽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存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null

孙真人少年时因病学医,熟读经史百家,着有不朽传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在传统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真人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年至百岁。

孙真人晚年归隐处,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上,立有一方刻有孙思邈所著的《养生铭》,其至理名言把中医学之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孙真人认为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惜气、安神、重视保养。

null

所以,《养生铭》中首先提出不能“怒而伤气”和“思虑伤神”,以免气机紊乱,血脉失和,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百病杂生。

孙真人在精神调养观点,认为一个人平时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尽量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勿使悲、欢过极,以免出现“悲能伤肺、大喜伤心”。

null

避免大悲大喜过度刺激神经

孙真人指出,生活起居一定要有规律,要注意节制饮食,保持膳食平衡。尤其是修道人特别要防止夜间大吃大喝和酒醉,以免引起停食、消化不良或伤胃、伤肝等不良后果。

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更不可偏食,这就是养生铭中“节五辛”之含义。

null

鸣天鼓

所谓“亥寝鸣天鼓”,即临睡前(晚间9~11点)要用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

“寅兴漱玉津”,是指早上(凌晨3~5点)醒来应以舌搅上下腭数十次,待口水津液满口时可咽下。这两种导引法在唐代以前的医疗保健书籍中经常提到,具有保津和固齿的功能。

孙真人再三叮咛,每个人只要重视养生保健,就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能有效防止“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之身体。

null

孙真人在《养生铭》中最后指出,能否健康长寿,主动权其实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是命里注定。

只要个人保健有方、养生有道,就能长命百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