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殊菩萨开示:那些生活中的修行小窍门!

学佛数年,听过的“专业术语”越来越多,似乎偶尔也能解释一二,但要落实到“生活中的修行”,你是否也和小

学佛数年,听过的“专业术语”越来越多,似乎偶尔也能解释一二,但要落实到“生活中的修行”,你是否也和小白一样一脸懵?

对于学佛者而言,如果只重理论而不实行,就像银行的出纳员每天为他人数钱,自己分毫也无,岂不可惜?

本期讲堂让我们向文殊菩萨学习“生活中的修行法门”,让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得以真切受用。

■ 生活中可以怎样修行

○ 文殊菩萨的140种修行法门

华严会上,看着放光说法的佛陀,智首菩萨不免想到如此炫酷的讲法形式,即使经过翻译转码,但对一般人而言仍可能无法理解。

因此,他问了文殊菩萨二十个问题,层层递进,直指核心:凡夫如何修行,才能证得超胜的佛果?

于是,文殊菩萨便根据菩萨从早到晚、衣食住行中所遇到的141件事,总结出140个修行法门,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种方法。

01 睡醒起床

○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寤,就是睡醒了,每天早晨,当我们一觉醒来,便可以开始修行,怎么修行呢?就是愿众生也能醒觉佛智,度一切众生。

02 洗手洗

○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洗手的时候,我们可以愿众生都有一双清净手来翻阅经典,受持佛法;洗脸的时候,愿众生都能有一颗清净的心,永无垢染。

03 整衣束带

○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在出门前,我们还会整理一下衣服,这时候我们就要愿一切众生,也像整理衣冠一样,检点自己的善根,不让它因为懒惰心,或者畏难心而散失退转。

04 出门上路

○ 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

发趾,就是动身出门了,这时候我们当愿众生都能开始修行;当走在路上的时候,就要当愿众生能依照佛所修行的法门去修行佛道。

05夏天

○ 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夏天的时候,走在路上很热,这时候我们也可以发愿,愿众生能够舍离热恼。这里的热恼就是指贪嗔痴等等令身心焦热苦恼的烦恼。

06地铁里的众生相

○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在路上,比如在地铁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人欢喜,有人忧苦,如果我们见到了前者,就可以发愿,愿众生能够知足常乐;

见到后者,就要发愿众生能够得到根本的智慧,也就是本来觉悟的智慧,从而能看破无明烦恼,自在欢乐。

07修行功课

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

有时候我们来寺院参加诵经、禅修活动的同时,也可以发愿。比如当我们读诵经典的时候,可以愿所有众生都能依佛教我们所修的法门来修行,并能融会贯通、忆持不忘;

当我们打坐累了,放下盘着的腿开始迈步行香的时候,就可以发愿,愿众生都离开生死的苦海,具足一切众善的法。

08

○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当我们结束一天的学习、工作,准备睡觉的时候就可以发愿,愿众生能够按时睡眠,而睡着之后,也能不起妄想。

注:篇幅有限,更多生活中的修行法门,可自行查阅《华严经 · 净行品第十一》。

■ 百种方法,无非净行

身口意三业清净

虽然文殊菩萨根据生活中的140余种情景,教导了相应的修行方法,但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这些,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上述种种方法,概括起来无非“净行”二字。净就是身语意三业清净从而不造作恶业。

经由“净行”的修行,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了怎样的情景,我们都能在内心发起“当愿众生”的悲愿,从而渐渐放下“我执”,通达与众生一体的大悲心,也即诸佛的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