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集美组设计机构创始人之一/总设计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主题空间设计课程教授
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广州广州专业委员会理事
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
影响广州室内二十年二十人
第八届及第九届“金盘奖”空间类年度总评委
中国设计星(2015-2016)裁判导师
第二届“戛迪奖”陈设艺术设计比赛总评委
顶级酒店审稿专家
张宁,喜爱设计、生活、艺术、美食、机车,是国内第一代设计师,许多标杆性的酒店设计出自他之手,现在酒店设计在他的设计中占据高达80%的比例。二十多年来他主导设计了很多酒店项目,包括广州南湖宾馆、广州白云宾馆、广州大学城雅乐轩、从化碧泉空中温泉酒店、温州福朋喜来登酒店 、珠海长隆酒店、番禺长隆酒店、广州南昆山金叶子温泉度假酒店、希尔顿•欢朋系列酒店等等。
Q:从事酒店设计多年,在你看来,近年中国酒店行业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张宁】我参与了很多酒店项目设计,纵观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历程,我觉得挺有趣。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和欧美、日本的发展历程不一样,它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再向上跳跃,但当你跳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现在中国酒店行业就处在往下掉的过程。近二三十年中国酒店业一直很火,特别是从90年代到2000年发展非常快,而到了2015年这把火就变成了虚火。现在全球最好的酒店都来到了中国,高端酒店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很多五星级酒店面临经营难题。中国酒店行业的热度已经过去,进入一个冷静期。
Q:酒店最初的定位是什么?
【张宁】2014年年底,希尔顿Hampton即将要来中国,Hampton是国外一个独立的品牌,在印度开过两家酒店,但不成功。被希尔顿收购后来到中国,与铂涛集团进行合作。他们找到了我们来负责这次的酒店设计,他们原本有北美和欧洲两个标准,但是我认为这两个标准都非常低,在国内没有竞争力。
我认为它应该要有相应的中国标准,在原来的标准上进行提升,不然就糟蹋了希尔顿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后来我们以广州的第一家旗舰店作为酒店标准,来展开我们的设计。
首先他们“欢朋”的这个中文名字,是针对年轻人,意思是像朋友一样开心、欢乐地相处。他们的经营理念也有提到,员工跟客人的关系,不像传统酒店的奴性服务意识,而是应该互相尊重,像朋友一样交流。后来在我设计过程中,我们赋予这些空间比较亮丽、活跃的色彩,还要从品质,触感等各方面来把控整个酒店的格调。
Q:在你们看来,现在年轻一代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样的?
【张宁】我从50后开始分析,他们需要奴性的服务方式。但是80后、90后甚至是希望自己来服务自己,我们酒店主要面向年轻精英群体,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希望可以打造出一个适合的空间给他们。
Q:总结起来这是一套怎样的标准?
【张宁】这套标准挺有中国特色。在美国,他们会先把标准做完再做酒店,但我们现在相反,先做一个酒店出来,以此作为标准。
面对快速发展的连锁品牌,短期内要占有这个市场,我们选择运用这样一个方式,把第一家广州店作为参照,这套图纸基本上也是对外公开,其他公司要做的话,基本上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来完成。
Q:系列酒店也要有地域性的特色,你们在每个地区的酒店设计上是怎样考虑的?
【张宁】我们一定要先把握好标准,比如规模,配套,房间量,总规模以及投资等等,这些都是相对能够控制好的量化标准。另外,每个店都要有一面欢迎墙,展示的是欢朋所有的历史和相关信息,让客人去到每个店都有种回家的感觉。北美做的是照片墙,而我们用屏幕来代替,是另外一种展现方式。
另外,平面布局,服务台,家具色彩、形态等标准,都在不断改进。就像一个孩子,成长以后就慢慢开始有个性,都在不断改变。
Q:这几年时间比较流行民宿或者是主题酒店,那么对于国际连锁的酒店品牌,他们在本土的竞争优势在哪里?你们如何通过设计帮他们创造这个优势?
【张宁】首先从酒店的类型来理解。连锁酒店分为商务型和度假型两个不同体系。现在出现一些精品酒店,在感官上、视觉上还有服务标准、规模上都不会有颠覆性的改变,更多是视觉上的创新。
第二,品牌效应变得非常重要,比如“希尔顿欢朋酒店”前面“希尔顿”这三个字非常重要。这是从品牌——产品——产品的质量这三个过程去认知,这样维护品牌的方式才是正面的。
第三,国内很多原创品牌有不同层面上的客源,但很多品牌没有理性、连锁性的标准,这是非常危险的。国内品牌酒店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可持续性和均好性特别低。
Q:现在市面上会有设计大于酒店的情况?
【张宁】比如说民宿,现在在市场上把“民宿”这两个字变成一种业态或者类型来进行炒作,但其实“民宿”应该是有独立的体验。但现在很多人把“民宿”做成连锁,但真正的“民宿”在我看来是通过一些特色和卖点把不足给掩盖了,这种体验型的酒店不能满足长期需求。但连锁的商务酒店是不能这样做的,最重要就是保障均好性,并且在功能性方面需要特别严谨。
Q:那么这种商务酒店怎样把控功能与设计之间的平衡?
【张宁】互相之间不能有冲突,特别是艺术软装这一方面,应该在视觉、精神层面上有一个辅助性的烘托作用。
Q:您主持过各类型的酒店设计,您觉得每一种类型的侧重点会有什么不同?对于设计师的考验在哪里?
【张宁】首先我认为做酒店不是做艺术创作,而是一种服务。不能以自己创作的喜好作为出发点,一定要从市场、品牌的需求,包括商业上的规律等等作为出发点来完成。通常这种国际性酒店不会有很大机会给你发挥艺术的创造性。而“民宿”之类的度假酒店可以,因为它在业态上有这方面的需求。
Q:您在做酒店设计的时候同时会考虑到运营、管理和服务,你们会跟酒管或者投资方讨论这些问题吗?
【张宁】考虑运营、管理、服务非常重要,起码要了解其基本管理理念这些设计之外的东西,他们是互相影响与促进的。因为有投资方去投资我们才会做这个酒店,目的还是要让酒店赚钱。
Q:中国市场真的变化速度非常快,前年民宿、主题酒店还很火,今年的热度又降下来了。现在我们需要回归到品质生活体验上。您觉得接下来3到5年的酒店趋势是怎样的?
【张宁】现在酒店不是一种社交,相对变得比较冷静,回归到最早具有配套性的一种刚性需求。而且现在重点已经不在公共区域配套上,而是居住体验。首先地段、交通、周边配套要好,这样客人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方便。现在的消费群体是多层次的,每个消费层都会选择不一样的酒店。在这个层面上,一定要有很多不同的酒店互相竞争,但关键在于市场上不要出现失调的局面,还是得冷静对待。
Q:您做过那么多类型酒店,未来还有什么想尝试的类型?
【张宁】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野心”,我的“野心”就是自己开一个酒店。
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可能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做一个视觉上高冷,但服务、配套一定是有温度的酒店。现在的酒店基本上都是视觉上很温暖,但是服务很高冷,我觉得应该要颠覆过来。
Q:其实设计不仅仅是视觉看到的东西,听觉、嗅觉、感觉都是设计的一部分?
【张宁】是的。比如我会创造出一种氛围,当你进入酒店之后,就会进入另外一种状态。如果从设计风格来看,我觉得空间的格局很重要,要有全新的感觉。而且这种“感受”视觉上是高冷,但实际上是“亲切”的,所谓的“亲切”可能是在色彩、景观的位置、服务方式、材质等等方面,还有真正的温度、气味这些特别简单的感受,把你吸引住,让你下一次还会再来。
Q:除了做设计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兴趣爱好,您觉得这些业余兴趣爱好对于您做设计的影响是什么?
【张宁】其实影响蛮大的,因为除了工作就是社交以及家庭。我总认为设计是在设计人的生活方式,跟不同的人一起交流和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有很多发现,了解到他们的不同需求,以后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专业上。
END
还没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