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入华北,其实不止一个山海关,之所以有这个印象,是因为明朝末年与后金的战争多发生在辽西走廊~山海关地区。
明朝末年,长城以北是蒙古,山海关以东是后金,后金最初只能走山海关是因为疆域局限于辽东,向西便是蒙古,没有其它的路可走。
公元1635年,皇太极击败了蒙古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并接收了传国玉玺,此后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
与此同时,后金的疆域包括了漠南蒙古,其最西发展到了今甘肃一带。此后后金进入华北的通道从燕山南下中原便有四大通道——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冷口(途径青龙干沟古镇)。
1639年,明将卢象升便是在河北巨鹿大战清军,清军已经深入大明腹地,而皇太极便是进入华北便选的是古北口。
居庸关,在秦汉为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延庆);
古北口,秦汉时代为渔阳郡(今密云);
喜峰口,古称卢龙塞(今河北迁西、青龙、宽城交界处),秦汉时为右北平郡(今河北遵化),当年曹操征讨乌桓曾经走过此路;
冷口,秦汉时为的辽西郡(今河北迁安、青龙)。
但这不代表后金可以不考虑辽东的大明铁骑,由于山海关在中间的阻隔,不取山海关,清军便极易被明军切断后路。
公元1642年,皇太极全歼洪承畴十三万主力。至此,明朝关外主力尽丧,山海关以北的辽西走廊地带门户洞开,清军入关只剩下时间问题。
我们知道古代边防主要依靠天然屏障和人工屏障。
天然屏障即是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大军无法通过。人工屏障是修建城池,重军把守,长城便是其中之一。
北京地区,有着天然的屏障,西有太行山脉,北有燕山山脉。
这两处山脉把北京城完整的包了起来,所以北京古时候还有着“北京湾”的叫法。
通过此图我们可以看出,大军从东北方向进入,想要绕过山海关进去北京地区几乎不可能。
先不说崇山峻岭,即便你能绕过去,那么后续辎重粮草怎么办?给养怎么办?最后没办法还得撤军。
这个可以参考诸葛亮六出祁山就知道有多么困难了。
所以还得从山海关打过来,只有这样,辎重粮草才可以跟上进来,保证大军的后勤补给。
因为只有山海关这一狭小的地域,是没有高山阻隔的。
明朝时期,山海关一直都是由重军把守,想要突破太难太难了,一边是山,一边是海,都是易守难攻。
明朝末年,袁崇焕坚守山海关,皇太极没能前进一步。
要不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多尔衮进关,清军很快入主中原。
所以,正是这些原因山海关才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更是明长城的起点,是历史上重要的关口。
延伸阅读:
喜峰口,位于迁西、宽城、青龙三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喜峰口关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余米,向北升高至1000余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难。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历史悠久。
喜峰口关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余米,向北升高至1000余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难。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喜峰口关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今蓟县)可至北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修建潘家口水库,喜峰口关口低洼处长城被库区水淹没,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水下长城。这一部分长城随水位变化而显露真容。喜峰口的交通要道的地位也就随之彻底消失。
这条路径向来是从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一条交通要道。喜峰口关扼此要道咽喉,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古时喜峰口一带是汉族与北方及东北方民族交往频繁之地,历代有兵戍守,唐时这里叫卢龙塞,相传唐朝东征高丽有军队途经此地。
1933年3月9日,服部、铃木两旅团联合先遣队进犯喜峰口,占领北侧长城线山头。驻遵化西北军二十九军宋哲元部一○九旅旅长赵登禹派王长海团急往救援。官兵们抱国耻奇痛,组大刀队500名于晚间潜登日军所占山头,出其不意地将山头日军砍毙。大刀队亦多数壮烈牺牲。次日,日主力部队抵达,下令三日内攻下长城各口。其步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喜峰口、古北口等处全线猛攻。时二十九军主力部队亦相继抵达。赵登禹率部伏处各峰峦幽僻处,待敌炮火暂戢,敌兵临近时,蜂拥而出,用大刀砍杀。赵负伤,仍督战,士兵更英勇,给敌以重创。同日,中央军关麟征部开抵古北口,官兵们激于爱国热情,与东北军王以哲部共同抵御日军第十六旅团的进攻。11日晚,赵旅与佟泽光旅分两翼绕敌后,占领日炮兵阵地,毁其大炮18门,烧其辎重粮秣。这便是著名的喜峰口抗战。
1933年1月初,日军侵占山海关,热河吃紧,平津危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布防,第三军团29军担任喜峰口至马兰峪方面的作战。1933年3月10凌晨,以宋哲元为总指挥的29军的三十七师赵登禹、王治邦、佟泽光三个旅赶到,赵登禹率队在喜峰口附近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他们手提大刀,杀声震天,几处高地失而复得。
1933年3月12日凌晨开始,赵登禹、佟光泽两个旅分两路包抄敌营,拂晓前赵登禹到达日军特种兵宿营地,大刀队如神兵天降,痛歼睡梦中的日军。据《中国共产党迁西县历史》记载,从1933年3月9日至1933年3月13日的喜峰口血战中,歼灭日军4000余人。29军大刀队的神勇使得全国振奋,也震惊了日本,日本国内媒体惊呼“明治大帝练兵以来皇军名誉,均在喜峰口外被宋哲元剥削净尽也。”著名音乐家麦新受喜峰口血战鼓舞,创作了《大刀进行曲》。
29军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冯玉祥与蒋介石中原大战失败后,被蒋介石收编建成,因此屡受冷遇。开赴喜峰口时,29军兵力虽有20000多人,但装备极差,重武器很少,弹药也不足,使用的步枪不仅样式陈旧,数量不够,许多还配不上刺刀,因此每人配备大片刀。
29军的抗日勇士们用大刀砍掉了无数敌人脑袋,然而大刀只是旧时的兵器,无论使用它的人如何神勇,也无法抵挡敌军的飞机炮火。
兰玉田说,他亲眼看见29军的炮弹落到鬼子人群中,一颗、两颗……一直落了13颗都没有爆炸,直到第十四颗才炸响。武器装备落后如此,这场战役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1933年4月13日,29军撤出喜峰口,在兴城以北滦河西岸布防。4月14日,日军突入喜峰口。4年后的“七·七事变”中,29军再次对敌军挥起大刀,曾经在喜峰口英勇抗战的赵登禹为国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