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一个游走在潮流和土味之间的特殊群体。
咖啡厅,拿出顶配苹果电脑修图的是他们。
出租屋,满面油光地抠着脚赶图的也是他们。
很多怀揣绘画梦想的少男少女,长大后都误打误撞干起了美工。
毕竟“设计师”这个称呼还是很体面的,一听就和隔壁公司踩着高跟鞋、穿着套装的Lucy、Andy、Jessica不一样。
具体哪里不一样?
太明显了。
头发少得不一样。
美工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但有些人不信,他们发誓要用自己“卓越”的设计来提升大众审美。
第九届北京电影节海报
一些投机分子闻风而动:这么垃圾的审美都能上位,我与大神只差一个PS!
于是,他们苦练PS,还总结出一套美工速(抄)成(袭)指南。
滚君大费周章,花了高价买到这套指南,为了答谢风雨同舟的粉丝,滚君决定倾囊相授。
至于学到多少,就看大家的领悟力了。
注意,此套指南只适用于在娱乐圈谋生的美工。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开篇明义,话说娱乐圈美工进阶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拳脚小有所成,看到优秀作品,只需东拼西凑一番便大功告成,日薪100块。
第二阶,熟练使用乾坤大挪移之法,把别人的优秀作品毫无保留地复制粘贴,月薪5000块。
第三阶,移花接木之术即将冲破九重天,能够抓住别人作品的精髓灵活应用,月薪8000块。
第四阶,吸星大法已练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作出比原作更优秀的模仿作品,月薪50000块。
话不多说,滚君这就为大家详细讲解。
——你能指望实习生做什么?
——什么都不能指望!
错错错,实习生虽然模仿能力还不够强,色彩、构图也不太协调,但他们的作品胜在搞笑。
不信,大家来看!
首先,来看两张伍佰的演唱会海报:
分别是正面对决和双面对决演唱会的宣传海报。
为什么叫“对决”?
因为伍佰会在演唱会上分别进行台语和国语的演唱,用两种语言来PK。
两张海报的创意是相似的,只是在人物表情上做了些许改动,第一张是眼神PK,第二张是嗓门PK。
海报的设计很好地诠释了演唱会的主题“对决”。
日薪100块的实习生看到了这张海报,灵感乍现,很快就帮杨坤设计出同款海报:
为了避免嫌疑,实习生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把头像的方向由水平换成了竖直,为增加观看难度做出巨大贡献。
然后又自以为很巧妙地把伍佰两张海报的表情融合在一起,让杨坤在冷静和抓狂之间来回切换。
杨坤演唱会的主题是“FOREVER YANG”,应该是个双关,取「永远杨坤,永远年轻」的意思。
但从上往下看这张海报,只看到一张本来就不年轻的脸,因为经常抓狂,眼角变得皱纹丛生。
永远年轻?信了你的鬼!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下,田馥甄2016年发的专辑《日常》的封面:
整个色调十分契合专辑的名字,很日常。
明亮却不突兀的黄色作为基底,中间的照片加入两根电线,浓浓的生活气息一下子就出来了,背景是层次丰富的蓝色,和主打色黄色相得益彰。
为了让图片的留白更合理,图片左侧特地添了两根黄色的线条。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日薪100元的实习生的改编作品:
虽然用吸管工具吸了同款黄色,但不适感还是扑面而来,三只卡通狗怎么看都有种乱入的感觉,仿佛在一个北欧风装修的房子里看到了一个大炕台。
硕大的“I BELIEVE I CAN FLY”让男人沉默,让女人哭泣。
左边的两根黄色线条完美地体现了一个抄袭者的素养。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张海报居然是一个职业游戏战队的比赛宣传照。要知道电子竞技的用户以大老爷们为主,大家玩游戏要的是热血和激情,整一个少女心的海报到底想要闹哪样?
只看图还以为他们要举办宠物仰泳比赛呢!
月薪5000的美工是看不上实习生的:借鉴得太没水准了,要原汁原味懂不懂,不要瞎改!
过了实习期,尝到模仿甜头的初级美工胆子是很大的。
他们的目的不是要瞒过全世界,他们很单纯,瞒过领导和客户就行了。
《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海报设计师很明显就是初级美工。
《夜晚》的海报和《枕女优》这本书的设计重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连嘴唇的厚度、下巴的弧度都如此一致,这是拿到了Psd原件吗?
这里要声明一下,文艺圈的事情,不能说是抄袭,要说借鉴,借鉴!
《夜晚》的另一张海报借鉴了法国著名画家夏加尔的名作《散步》。
只需要改变一下颜色,你就可以署名世界名画,是不是很赚!
易烊千玺团队请的美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无数张图片中找到了最符合易烊千玺的歌曲《灾》的照片。
橙光满天,远处仿佛响起铺天盖地的警报声,色彩斑斓的水面,营造出一种超时空既视感。
易烊千玺的初级美工把整个画面稍微扩大一下,把三个亮闪闪的圆弧换成一个不知道什么字体,反正巨丑的“灾”字就完成了这张海报。
此处应该有掌声,此美工连“近大远小”这种复杂精深的科学知识都如数家珍,是美工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我不是药神》的美工则是二次元爱好者,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得知,他喜欢看《我的英雄学院》和《海贼王》。
同款茄子手势、同款女士发型、同款飞天鞋底、同款腾空小人、同款楼梯……
就不一一细数相似点了,因为根本数不过来。
把《我的英雄学院》海报里的人物换个头就差不多完成了《我不是药神》的海报。
借鉴《海贼王》也是同种操作。
借鉴就借鉴了,人物画得那么丑真的有点说不过去,完全没有捕捉到徐峥哪怕一丝丝的神韵,只看到一个大鼻子,还以为是成龙呢。
但不管怎么说,月薪5000能做到这些也算对得起客户了。
他们会说:“就给我5000,你还想让我咋地?”
中级美工已经是行业的老人了,大部分时候,他们习惯把接到的工作外包给刚入行的实习生,偶尔有重要项目,他们才会亲自动手。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照搬,被发现的风险太高,年龄大了要面子,他们的必杀技是取其精华,移花接木。
薛老师团队请的美工就深谙这一道理,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小众摄影师的图片,十分欣赏,心想,谦谦要发新歌了,可以借鉴这个姿势!
可怜的薛老师还不知道这个照片是什么来历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后来大家找到原作者的博客,发现这张图片是为了表示人要摆脱控制,掌握自己的人生。
借鉴的消息走光后,美工不要尾款就携电脑逃走了。
本来想借发新歌摆脱“前女友”控制的薛老师又被这位美工搞出的“抄袭”事件控制得结结实实。
下面大家再来看一幅电影的海报:
悬疑片惯用的黑色格调,谢霆锋僵硬的肢体虽给人一种摆拍的感觉,但地面的棋盘设计巧妙新颖,很好地弥补了人物的缺陷。
棋盘上的水晶象棋十分吸睛。
这一切没能逃过中级美工的眼睛,拿来主义早已经根植在他的灵魂深处,于是我们有幸目睹《歌手》的同款海报:
在如画的山水中,一身盛装的迪玛希仿佛河神般冉冉升起,他水上漂功夫已经十分娴熟,踏在泛着涟漪的水面仿佛踏在九宫格火锅,哦,不,是水晶棋盘上。
右手一挥,竟轻轻松松接住了谢霆锋扔过来的“马”。
想不到谢霆锋功力这么差,他忍不住得意地唱起了歌。
简单的一个画面就勾勒出那么精彩的故事,中级美工的功力真的不是盖的,确实了得。
在得到领导的首肯后,中级美工觉得棋盘创意太好用了,煎饼果子现在都吃一套了,他的棋盘人物海报说什么也得凑出一套。
《七月与安生》的美工也是不容错过的技术大牛。
早就听说它要拍电视剧版,看一看它的海报,就觉得这个剧不一般。
海报的整个画面给人一种两个高考完的小姑娘没有钱去鼓浪屿,于是找了个摄影棚摆拍旅游照的虚假感。
唯一体现设计感的是坠在裙子后面的海鸥。
当整个画面只有一个亮点的时候,我们就要警惕了:这个海报是不是中级美工借鉴来的?
事实果然如此,网友们很快就找到了这张海报的灵感来源:
原图真的好看,滚君能吹彩虹屁吹上半小时……(限于篇幅,就不写出来了,大家自行填充)
好啦!看完日薪100、月薪5000和8000的美工们的作品,你是不是感慨:原来他们就这点本事吗?
别急,接下来请擦亮你的眼睛!
美工的最高境界是,我借鉴别人的作品了,但是你没法说我是抄袭,并且我觉得我的图比原画好看。
月入50000的高级美工可以说是阅尽千帆,他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强大的素材库,给他一个命题,他立刻就能想出好几个可以借鉴的作品。
《李茶的姑妈》的海报美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海报初看算不上好看,甚至颜色有点俗艳,但如果你看过电影,你就知道,它设计得是有多巧妙了。
一句话:完美符合电影要表达的浮夸感。
再仔细品位,你就还能体会到设计者的苦心。
首先他借鉴的海报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
其次,他的借鉴很巧妙,一是俯瞰的视角,二是主演躺在泳圈上。
两个细节都做了较大的改动,俯瞰的视角变大,整个场景被扩展成一个大泳池,泳圈被改成人民币的形状。
两处改动都十分符合电影的气质——纸醉金迷。
但高级美工似乎没注意到一件事,那个巨大的人民币符号,乍一看真的很像纸尿裤……
还有一个高级美工的完美案例。
这两天小米海报抄袭事件吵得沸沸扬扬。
殊不知,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曝出抄袭。
2017年小米召开了盛大的春季新品发布会,其中小米非常重视的“A计划”电视项目的海报是这样的:
很快就有网友举报,海报的创意疑似抄袭酷玩乐队的新曲《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的封面:
其实,向上举拳的姿势是超人的经典姿势,用这个造型是构不成抄袭的。
并且,小米画的那个小男孩就穿着超人的衣服,内裤穿外面,简直无懈可击。
月入五万的高级美工水平就是这么高!
但这位美工大概是个非常有情怀的人,悄悄地用衣服上的褶子向原作致敬。
酷玩一直是滚君喜爱的乐队,小米这一波的情怀真是可歌可泣!
至此,月入五万的娱乐圈高级美工速成指南就介绍完了。
如有想转行去娱乐圈做美工的朋友,看完文章后记得勤加练习,熟练使用抠图,不断提升自己的模仿能力。
相信只要用心练习两、三个月后,大家都能达到高级美工的水平。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接下来大家又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怎么才能升级成月入十万的超炫酷无敌美工呢?
比如中国海报设计师第一人“黄海”这种。
黄海为电影《黄金时代》设计的美版和日版海报
黄海为《小偷家族》设计的海报
朋友,能问出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你有点飘啊!
就像看完《吉他三月通》就想成为吉他大神?
答案是:都TM的不要想着走捷径,用个十年、八年打好美术基础,用心去画。
黄海为《伴我同行》设计的海报
「中国式」审美一直是我国文艺工作者的痛点,这个痛点一直在持续,从未被解决。
公共场合张贴的很多海报形容成“辣眼睛”也不为过。
让人忍不住要问,我国真的没有审美稍微高级一点的设计师吗?
其实,滚君在网络上有关注一些喜欢绘画的网友,看过她们的作品,非常不错,既有创意,又有美感。
她们中有一些是设计师。
无一例外的是,她们工作时设计出来的东西远远比不上自己平时的练笔。
对此,她们给出的解释是,符合审美的图通常第一稿就会被领导毙掉,要把图改得姥姥都不认识,才会被通过。
有些完全不懂的领导还会说:你不会找一个成功案例模仿下吗?
这些理由也许不足以为丑图辩护,但却表明了设计师身处的环境:效率至上,领导喜好至上。
设计师对自己的作品没有掌控权,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龙鱼混杂。
但滚君认为,设计师应该明白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大众不是美盲,一个设计好不好看,大众心里是有数的。
不要想着东拼西凑可以瞒天过海,每一个作品都是自己的羽毛,请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