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特别爱出汗的注意,身体这些部位过多出汗,说明身体在预警

炎热的夏天到了,天一热就爱出汗,尤其是胖人,一动一身汗,浑身难受。离开空调,就汗如雨下,跟洗过澡一样,而与你一起的小伙伴却不出汗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莫非是你比他“虚”?

null

人为什么会出汗?

出汗是人体中枢调节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通过汗液蒸发散发热量,冷却身体,调节体温。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出汗在0.5升以上,天气炎热或者剧烈运动后,可以达到2升。出汗可以使体温下降,保持恒温,这种出汗是对身体有益的。

1.气温高

当环境温度高于身体皮肤温度,即32℃以上其他散热途径失效时,出汗蒸发散热成为惟一有效的散热途径。

2.运动出汗

在运动特别是跑步运动开始的2秒以内,人体还没有产生大量热量,核心温度还没有开始升高的时候,出汗率也会升高。目前认为这种出汗的生理动机也与应激反应出汗一样,是一种前反馈的预先散热机制。

null

3.紧张出汗

除了两种出汗,还有一种叫做“冷汗”的情况,人在紧张时会应激出汗,支配这种应激出汗的神经节后纤维分泌肾上腺素,不同于热应激一般出汗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这种出汗的生理意义,目前认为是对即将到来的应激反应,即逃跑或战斗中剧烈体力活动需要散热的一种前反馈调节,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持体温稳定的预先散热。

null

以上这些情况都属于正常情况。此外,从医学角度来讲,汗也是健康的报警器。

出汗过多需警惕哪些疾病?

1.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腺机能亢进,促使新陈代谢旺盛,因而容易出汗。千万不要视流汗为小事而不加理会,否则将造成心脏的强大负担。一旦罹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时,喉结周围将会肿大。若是发觉有所异样,应请医生进行诊察。

2.自主神经失调

自主神经失调也容易出汗,神经系统具有调节汗腺的功能,一旦失调,便会以冒汗的症状出现。尤其是脸部和上半身,出汗的情形更是明显。

3.身体虚弱

掌管出汗的神经是交感神经,只要它一受到刺激,信号传达给汗腺后,就会排汗。有些病,如肺痨病,肺痨菌产生的毒素容易刺激交感神经,得了这种病的人,常常夜里盗汗。

一些长期得病的人,身体虚弱,脑子和神经长期受到病菌毒素的刺激,就容易出汗。人在伤寒时,病菌刺激脑神经,使管理汗腺的神经失灵,容易出虚汗。

null

在中医上,出汗的部位也是十分有讲究的,虽然不是什么疾病,但是也希望大家注意这些身体的可能存在的问题,在生活多加注意。

1.头汗

头上爱出汗,我们称之为头汗。头汗过多可能是脾胃有湿热,或暴饮暴食后的“积食”;老人及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多半是因为气虚所致。

调治实证宜清热除烦,常食白菜心、小白菜、苦瓜、莲藕、黄瓜等清热之物。虚症宜食用莲子、红枣、苹果、党参、鲫鱼汤等补益心气之品。出汗时不可吹风,切忌湿发睡觉。

2.手足心出汗

很多人表示,明明不感觉热,但是手足心却总是出汗。手足心多汗且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中医认为属于阴虚有热。可食用银耳、小麦、牛奶、枸杞子、鸭肉等滋阴之品。少食羊肉、鸡肉、虾、草鱼等性温伤阴食物和韭菜、辣椒、花椒、胡椒等辛辣物。

null

若手足心多汗且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便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宜清胃热,食用冬瓜汤、芹菜、西瓜、梨,不吸烟饮酒。

若手足出汗多而黏,不思饮食,小便短赤,为脾胃湿热内阻,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宜食用小麦、豆腐、绿豆、黄瓜。

手足汗出而四肢不温,食纳减少,为脾胃气虚所致,宜食用土豆、红薯、山药、茯苓、大枣、牛肉。

3.心窝、胸口多汗

心窝、胸口多汗多半是因为思虑过度所导致的“心脾虚弱”。常伴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黄等症状,此为忧思久虑,使心脾两伤所致。

null

调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宜食用龙眼、荔枝、红枣,可将排骨500克,枸杞子10克熬汤食用。严重者,用人参归脾丸治疗。应避免忧思过度,要保持乐观情绪,并适当锻炼。

4.腋下出汗

出汗仅限于腋下,多为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所致。

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