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喜欢怀旧了?

你是个怀旧的人吗? 文|大鱼 01 最新一期《乐队的夏天》,盘尼西林直接把张亚东唱哭了。 他们翻唱的

你是个怀旧的人吗?

文|大鱼

01

最新一期《乐队的夏天》,盘尼西林直接把张亚东唱哭了。

他们翻唱的《New Boy》,是朴树在1999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里的第一首歌,专辑制作人正是张亚东。

他说时间特别快,当年大家都是小孩,对2000年充满了期待,觉得一切都会变很好,对于未来,每个人都是喜悦、开心和憧憬的。

新世界来得象梦一样

让我暖洋洋

这儿有一支未来牌香烟

你不想尝尝吗

快来把奔腾电脑

就让它们代替我来思考

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

轻松一下WINDOWS98

如今,20年过去了。奔腾的辉煌时代早已不复存在,那群年轻人也不再是当年的状态。

张亚东说,“我们老了。”

但当他看到盘尼西林时,却又觉得时光好像没有改变。“永远都有人是年轻的,永远都有人是New Boy。”


盘尼西林改编朴树的New Boy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这期节目播出后,张亚东在微博上写道:“听到了我以为已经忘掉,却一直没有忘记的青春岁月。虽然这种感动比较浅层,但我毫无办法。”

是的,对于过去的怀念,我们都毫无办法。

高晓松在和梁文道的一次对话中说过:“每一代的文艺青年或青年知识分子,都怀念上一个时代,这是一个规律。”

70后怀念时髦放纵的60年代。

那个时代没有网络直播,没有新媒体浪潮,艺术才是平淡生活的解药。

垮掉派文学催生出大批嬉皮士,伟大的平面艺术家们通过设计各式海报来传播他们不羁的生活方式和反传统的价值观念。

《沙粒》(GRALN OF SAND)

 设计:MATL KLARWELN,1963-1965年 

海报《驱除五角大楼》

设计:马丁·凯里(MARTIN CAREY),1967年

 为吉米·亨德里克斯设计的海报 

 设计:JOHN VANHAMERSVELD,1968年 

这些浓缩了嬉皮精神的海报,如今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和记忆。

那个年代,民谣和摇滚乐入侵欧美。

披头士的幻想席卷全球,滚石的愤怒来势汹涌,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敲响每一个男孩的心门。

这一时期生长起来的年轻人,往后多年都在怀念那时的风起云涌,那时的精神自由。

与他们一样,80后、90后也在怀念旧时光,怀念已经逝去的黄金年代。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听老歌,穿古着,收集旧海报、打口带、黑胶唱片和古董玩具,在老电影中叹息过往岁月的美丽。

广告商家开始玩起怀旧营销,在品牌中加入一些60年代或80年代的经典元素。

 Rokid若琪与可口可乐合作的音箱 

 充满未来复古风 

餐厅、理发厅以及各种小店,纷纷打起怀旧招牌:老式桌椅、复古摆件、大字标语、搪瓷碗碟……一走进去,来自上世纪的怀旧风潮扑面而来。

时尚圈紧跟复古潮流,我国上世纪的国产运动鞋品牌飞跃和回力,曾在一段时期内出镜率爆表。

明星们的杂志硬照这几年也走起复古风。

影视圈当然也不例外,与青春有关的影视作品总能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热门韩剧《请回答1988》,怀旧元素几乎贯穿始终:蜂窝煤、老式横梁自行车、铺在烧水壶上的橘子皮、电视里的雪花屏、主角们围在一起看的旧港片……每一个细节都勾起太多回忆。 

这些东西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过往,是我们记忆中永远抹不掉的岁月符号。

02

“怀旧”究竟从何而来? 

最早创造“nostalgia(怀旧)”这个单词的人叫约翰森·贺佛尔(Johannes Hoffer),是名17世纪的瑞士医生。

Nostalgia一词由“nostos(返乡、回家)”和“algos(随之而来的痛苦)”组成,最初被定义为“可导致器质恶性疾病的神经系统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紊乱。

这位医生将那些被派驻外国、去前线战斗的士兵们所表现出的失眠、焦虑、心律不齐、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精神与身体疾病都归咎于他们急切回家的心理。

此后几十年,“怀旧”一度被归于“移民精神疾病”、“抑郁症”、”脑部压抑强迫症”等各种疾病里。直到二十世纪后期,经心理学家们反复研究后,怀旧才开始被认为是人类的正常情绪。

有调查显示,大分部人至少每周都会怀旧一次,甚至连7岁小孩都拥有怀旧体验。

怀旧基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怀念自己熟悉的过去——童年,故乡,老友,爱人,往日时光。

还有一种是在怀念自己不曾经历的历史,怀念传说中的美好时代。

产生怀旧情绪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因为对过往的遗憾。

儿时养的一只宠物在某一个雨天与你走散再无音讯,此后每一个雨天,你大概都会想起它,重复当时的伤感。

恋爱时因为自尊或犯错眼睁睁看着爱人远走,此后走过每一个与他有关的地方,你可能都会懊悔难过,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至少不再让他离你而去。

怀旧也可能是因为对现状的不满。

数字化时代,一切都获取得太容易。我们不用再攒几个月的生活费,去唱片店费心淘自己想听的唱片,去书店排着长龙买自己想看的书。喜欢听什么歌,看什么书,网络搜索按确认键,一秒下载即可。

抖音神曲四处流窜,那些蹲在街边跟卖打口碟的哥们儿一起聊音乐的日子,早就一去不返。

怀旧还可能是因为对青春的想念。

QQ诞生20周年时,上线了“个人轨迹”页面。进入活动页面后,你能看见自己加入QQ的时间,换过几次头像,有过多少好友分组等信息。

当时很多已经不常使用QQ的人都被炸出来,在朋友圈晒自己的个人轨迹。你突然发现,那一串数字记录的,是一代人的全部青春。

还有很多人怀念使用诺基亚的岁月。

一部上不了微信,打不了王者荣耀,用不了支付宝的手机,在如今这个时代显得一无是处。但就是这样一部没用的手机,却让人时刻想起。

大家怀念的其实并不是手机本身,而是那些只能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的日子。

03

什么样的人喜欢怀旧?

突然想到黄磊。

看《向往的生活》,他太怀旧了。

黄舒骏来时,黄磊在饭桌上跟大家聊自己当年第一次看到黄舒俊作品的感受。

老狼来时,黄磊一边生火,一边回忆他们当年在一起玩的日子。

陈飞宇来时,黄磊又聊起飞宇爸爸陈凯歌当年找自己拍戏时的情景。

谢娜和赵丽颖坐客他们的小屋,几个人一起喝酒聊人生。席间,谢娜用手机播放《年华似水》,黄磊也跟着哼了起来。

他对何炅说:“你知道为什么我后来不唱歌了吗?写这首歌的人已经死了,六年了。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叫陈志远。以前我所有唱片的作曲编曲都是他弄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他死了我就不唱了。”

对于已经逝去的青春和朋友,他有自己怀念的方式。

包括后来拍摄《似水年华》这部戏,其实也是黄磊对于青春的一个纪念。

谁让瞬间像永远,谁让未来像从前。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

黄磊说,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他做了一个记忆,一个类似于结束的东西,那是他对一个时代的告别。

喜欢怀旧的人,大多都有情怀。

一部老电影能看一遍又一遍,一首老歌能单曲循环一整天。他们沉溺于美好的过去,也珍惜那些过去,时光消逝了,他们还会在这里。

他们不大喜欢冒险,对流行的东西兴致不大,没兴趣交新朋友,只想躲进旧时光里和自己相处,或是与老朋友喝酒闲聊,一起岁月静好。

他们多数比较孤独,对未来有些模糊,有一定的悲伤倾向,不断寻求存在的意义,用怀旧抵抗这个世界的虚无,用怀旧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他们不忌讳谈论死亡,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并试图通过重塑记忆来确认自己的一生是否完整。

那些轰轰烈烈的过往,那些纵情燃烧的岁月,那些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那些诺言谎言流言蜜语甜言,既是一代人的序曲,也是一代人的挽歌。

高晓松说,每个人都在怀念上一个时代,下一代人也同样会怀念今天。

怀旧是时代的规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总有人在忘记,总有人在回忆,总有人在等待,总有人在追寻。

《卡萨布兰卡》中,Rick对伊莎说:“我们永远拥有巴黎,虽然在卡萨布兰卡失去了,但昨晚又找到了。”

生活有太多不如意, 庆幸我们还能拥有“巴黎”。

我想我们怀念的,既是那段珍贵的经历,也是那段经历中珍贵的自己。

插图:文章配图来自新浪微博@CNU_blank、《乐队的夏天》《向往的生活》等节目截图及网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