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同行 | 我是倪大红,我是演员,不善言辞。再次回归话剧舞台,努力寻找最自然的表演。

  每年,“行走的力量”都会邀请专注于自己所在领域并有所心得的人,和大家分享自己与内心的对话。  

每年,“行走的力量”都会邀请专注于自己所在领域并有所心得的人,和大家分享自己与内心的对话。

今年,我们依旧邀请了一些对“看见自己本来的样子”有所感触的朋友加入,一同踏上这趟自我探索的旅程。

他们在行者招募报名表里敞开心扉,并在「二十个“我”」中将自己的觉察分享,邀请更多人一起透过情绪、看见自己本来的样子。

不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为我自己。

倪大红 有心同行,加入2019“行走的力量”,和我们分享了他眼中,自己本来的样子。

演员是一个需要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的职业。

“塑造角色时,一定要忘掉你的声音、忘掉你的形象、忘掉你的形体,忘掉第一自我、释放人物的自我,想不到该怎么演就去借鉴你身边熟悉的人物。

所以我觉得做演员一定要简单,你只有简单才容易接受,才能更快进入别人的体系。这就是老师当年让我们做回一张白纸的道理。”

当很多人向倪大红讨教演技,他如上回答。

话剧《银锭桥》剧照

年初,一部《都挺好》把中国传统家庭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也让在其中成功塑造了“人间作爹”——苏大强形象的倪大红,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

在刚刚过去的第25届上海电视节中斩获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几乎被所有人认为实至名归。

《乔家大院》里逼死大奶奶、奸诈狡猾的秀才孙茂才,《新三国》中喜怒不形于色、睿智过人又阴狠圆滑的司马懿,《北平无战事》里有着坚定信仰的隐忍特工谢培东,倪大红早已奉献了数不清的经典角色。

张艺谋曾邀他多次合作,评价他“再小的角色都能琢磨出味道来”。

《远大前程》中饰演霍天洪,图源网络

被很多人形容“面瘫”,倪大红欣然接受,而且觉得这是一种褒奖。

“很多强烈的情感并不一定需要激烈的表情和语气去表现,有时候停顿、甚至背影都能完成信息传递。”

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他的“面瘫”里,藏着很多微小的细节——

眼神的变化、嘴角乃至眼袋的颤动,角色的情绪早已在不动声色中显露得淋漓尽致。

《都挺好》中饰演苏大强,图源网络

而这些,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打磨,才能得以自然呈现,甚至在演绎中以即兴发挥。

《都挺好》中有一个经典片段,苏大强在与儿女争执后、趴在地上要喝手磨咖啡,这一幕其实就出自倪大红的即兴创作。

“苏大强的‘作’是出于没安全感,想用这种方式引起儿女的关注,试戏时我就有了这个创意,演着演着就自然带出来了。

表演中的创造力是建立在走心的基础上的,你只有真进去了,从角色的角度去思维,才能出现一些即兴的东西。”

足够的走心与忘我,倪大红一直寻求的,是最自然的表演。

于山下学堂大师分享课分享表演

在角色背后,你可能想象不到,生活中的倪大红是一个穿AJ、爱网购、看《三体》、玩手游、听流行音乐,还对同样爱鞋如命的年轻人说着“买鞋别伤肾”的“老男孩”。

从没刻意要追赶时代的脚步,只是不会给自己任何年龄或身份的束缚。进到一个新剧组,也会对年轻演员的表演很好奇,他说自己到现在还处于学习的状态。

本能的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乐意打开视野接受并追寻新的东西,这是倪大红自我滋养的方式,而对生活的留心观察,也能让他在表演中愈加游刃有余。

“碎片积累多了就像万花筒,怎么转,那些碎片都会成好看的形状,我留恋万花筒,留恋碎片组织起来的千变万化。”

杂志拍摄现场,图源网络

“苏大强”的迅速走红,让这位老戏骨被更多人熟知,但同时迎面找来的各种工作,也让他有了一些迷茫。

“天天老是在忙忙乎乎,不知怎么更好地面对,眼神是浑浊的。我心里就老回荡着苏大强那句话:我想静静。”

于是,他会给自己创造独处时光,比如戴上个口罩,出门赶个双层巴士,一路慢悠悠坐到终点站,倪大红说,只有独处时他才觉得自己是清澈的。

想暂时“避避风头”,他也调整了自己的工作重心,选择回归话剧舞台——这个可以让他潜心表演的地方。

5月-7月,先后排练并出演《银锭桥》《安魂曲》两部话剧,他正享受在一气呵成、完整塑造一个人物的创作过程里。

麻制衣裤、老头儿鞋,排练场上的倪大红正以最舒适的状态和角色共生。

他饰演的制作棺材的刻薄老人背着算盘上场,依旧是沙哑的嗓音、沧桑的身形,面对剧中即将死去的妻子和失去孩子的年轻母亲,他开始对自己过往的生命进行反思,也道出底层人民的悲伤。

用心、专注、深刻,正如他对待每一个饰演过的角色。

话剧《安魂曲》排练现场

表演需要忘记本来的自己,却又基于生活中每一次真实的感受与体验。在不同的角色塑造中,寻找最自然的表演。

感谢倪大红与“行走的力量”同行。

我是朴树。我知道真实是有代价的,我想我付得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